曾国藩家书之为政之三【383】2023-7-23
曾国藩家书之为政之三【383】2023-7-23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弟弟:
四月初三发了一封家信,以后送信的人很久没有来,所以一个多月没有接到家信,五月十二日送信的人来了,才接到你们四月一日发的信。植弟完全好了,这最使人欢喜!京中一切平安,癣疾也全好了,比去年六月更好,没有一点行迹。去年六月的情况是五年来没有过的,今年比以前更好,或且从此以后不再给我找麻烦了。皮毛上的病不值得发愁,久了会自己好,这种说法看来是可信的。
四月十四日考差,题目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经文题是“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赋“得濂溪乐处”得“焉”字。二十六日我又进一谏疏,敬陈圣德的三端。预防流弊,话说的太激太直,幸好圣量如海,还能容纳,这是汉唐以来的英明人主赶不上的,我的意思是说我得到的恩惠已经很深重,官至二品,已很尊贵了,家中诰封三代,儿子也得到了荫庇,做了六品官,已经很荣耀了,这时再不尽忠直言,还等什么时候才说处心里话呢?皇上圣德的美处,出于天性诚信厚实,满庭的臣工都不敢有半句不中听的话,就怕一旦有了点自以为是的想法,就会变成讨厌直言而喜欢奉承,这时候,臣工们就不免要获罪。所以趁现在新政治开始的时候,把自以为是的起因说穿,使圣心能注意根绝自以为是的想法,这是我小小的愿望。目前人才不振奋,都是些只注意小事而忽略大事的人,而且养成了吃好的、穿好的、只会阿谀奉承的风起,我想用这篇奏疏挽回这种不良风气,希望今天在朝廷的人都变得正直起来,遇到有事不退缩不前,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折子刚呈上去的时候,我真害怕犯了圣上想不到的尊严,曾把得失祸福不放在心上,没想到得到了圣上爱伶包容,让我得以保全。从此以后,我要更加尽忠报国,不能只顾我个人和家中的利益,虽然以后我的奏折不少,再没有像这次的激切率直。这次的奏折都能得到包容,以后再上奏折恐怕就不会引起皇上恼怒了,你们可以把我的意思详细地告诉家中长辈,别让他们认为我不谨慎,或因憨直干犯了天威,使他们为此忧虑不安。
父亲每次的来信,教我尽忠报国,不要挂念家中,我按照父亲的的教导为公忘私,为国忘家。我准备以后寄银几百两回家还清旧债之后,一心以国家的事情为重,一切升官得差的念头,丝毫也不记在心中。所以五月初七日大京堂考差,我都没去参加。本来做侍郎的得不得差和考试没有关系,去年己酉年侍郎考试得差的只有瑞常、花沙纳、张芾三人。没有考试得差也有灵桂、福济、王广荫三人。今年的侍郎考差得有五人,不考的有三人。当天的题目是:“以义制事,以礼制心论”诗题是:“楼观沧海日”得“涛”字。
五月初一日放云贵差,十二日放两广、福建三省,名字都在京报上,不另外抄给你们了。
袁漱六考差很得意,诗也工整妥帖,这次应该得一差,解救他已积了很久的困难。
朱石翘明府初政很好,这是我县的福气,我下次再写信给他。霞仙得了县首,也见他还能拨取真士,刘继振即是水口的近邻,又送钱到我家来请求封典,这不好推辞。但他在三十年四月选授训导,已在正月二十六日的恩诏之后了,不知还能不能办?我想再去吏部查清楚,如不可以办,只能等到明年四月的“升祔”(是指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恩诏,(升级补缺的文件公布),才可以呈请。如赶上“升祔”(祔,古代祭名。送死 者的神主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的时候,推恩不能达到外官,那就是只好退给他了。你们最近要把情况告诉刘家,说明目前不能呈请了,要等到明年六月才有信。
澄弟从河南、汉口寄的信都已经收到。行路困难难到这样程度,到汉口了以后会顺利的。刘午峰,张星垣,陈谷堂的钱都可以收,刘和陈的更要收,不收反而显得拘泥。交际这东西,与其太滥,不如狭隘一些好,你能这样,真是家里的幸事。西垣四月二十九日到京,住在我家,大约八月可以离开京城。这次寄的折底,如欧阳家,汪家和诸亲族都可以抄给他们看,见我得此高位,也想忠直图报,不敢靠阿谀奉承取荣,唯恐玷辱宗族,辜负了期望就好了。别的不谈了。
兄国藩手草 咸丰元年(1851)五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