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脏象论篇. 5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上)
第九:六节脏象论篇
帝曰:何以知其胜?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黄帝问:怎么能知道是太过盛了呢?
岐伯回答:说起一年四时之气,都是从春气开始的。如果时令未到而气候先到,就是过盛了,过盛了就会轻薄它所不胜之气,进而又更加欺压它所胜之气,这种现象叫“气淫不分”,如果四时之气不分时令乱了规律,人体内就会生邪僻之气,也就会生bìng,即便是再好的yī生也治不了。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bìng,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节气到了,气候还没应时,就是不及,就好比春天到了,但是天气还没有转暖,就是至而不至,就是不及,当职的气运不到,它所胜之气,比如木气不至,它所胜之土气就会没有方向的乱动,生大木气的水气就是处在bìng态的,胜木气的金气就会更加轻薄木气,木气就会受到土气和金气的交相逼迫,这种情况叫气迫。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侯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侯,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所以说要想掌握四时之气的到来,就要搞懂四时之气的时令。严谨遵循春夏秋冬的时令,气就会如期而至。如果错过时令或违反气侯规律,五行所主气运不分,体内就会生bìng气,以至于无法yī治。
这段话用现在的语言表达就是:
一年四季的气候算起来,春天是开始,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但是如果气候乱了,春天还没来,天气早早就温暖起来了,那就会影响春天作物的萌芽,春天不正常,夏天也长不好,秋天就没有收成了,冬天也就没有可以储存的了。
有句话老话叫“靠天吃饭”,如果气候不正常,人种下去的农作物就没有收成,也就没有食物吃了。
这个季节的气候不正常,就会影响一年的其他季节,换上人也一样,如果人的一个脏腑不正常,比如春季对应木气,以肝木为例,肝木不好了,即影响肺金,是它所不胜的;又影响脾土,是它所胜的,肾水是生木气的。
肝脏不好会影响肺、脾和肾,而肺金会影响心火,以此类推,直到不治而亡。
人们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并遵循自然规律去做事,才会吉祥安康,否则生bìng了,再好的yī生也治不好的。
(尊重原著 敬畏经典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