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导论体会报告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黄土仔

一场意外,让我在还没了解什么是工商管理的情况下,阴差阳错地来到广 学习工商管理,刚来不久,就听到身边的前辈说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相当没有前途的专业。我愕然,刚来到大学就被泼上一盆冷水,心就这样凉了半截,不过木已成舟,既来之,则安之吧。带着这种不情愿的心情开始了所谓的专业导论的学习。不经意间发现,时间过得这么快,刚走完高考,才步入大学,一眨眼的功夫,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过了八分之一了。要写工商管理专业导论了,才不情愿地翻开昨天的笔记,在散落的字迹间,寻找一些关于专业导论的碎片。

遥想第一节专业导论课,仿佛还在昨天,老师大谈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大学规划,看她意气风发,讲的那么投入,我就默默想,刚经历黑色七月高考,才步入大学“天堂”,你就给我们这么沉重的包袱,太不近人情了吧,规划嘛,就业嘛,离我还远着呢?呵呵。。。就这样我开始自己的潇洒大学路,转眼间,要面对现实了,论文在即,我总要写点什么吧,这写日子里,我又学到了什么呢?

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本想到了大学就可以脱胎换骨,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进入一个大学就意味着一个光明的前途,那大学里我们可以纵情疯玩。当面对半社会的大学生活,又一次听到老师说起作为工商管理人,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又该谋求那个方向发展?

我的思绪飞到昨天,老师说:工商管理设有管理学、运筹学、营销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经济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我这才意思到原来工行管理竟要求为我建立起一整套的运作管理体系,只有在各个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知识,才鞥呢高瞻远瞩。我开始意思到在大学四年里要学好这么多东西有多难,任务有多重。

我曾向老师请教:

进入大学,您能告诉我工商管理到底学的是什么?您能解释一下吗?现在我总感觉工商管理学习的知识太泛了,不像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那么专业, 更何况几年后,我们又将面临各高校同专业共同竞争,我们又能在哪方面有优势呢?

教授曰:工商管理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类知识体系,像你说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我们学校呢则是宽口径、大批量培养人才,这就决定我们学校注重对大众的培养,主要为中小企业培养人才。而个性化发展及自己对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则是由你们自己选择。

我开始意识到大学四年我要在获得各方面各领域里知识真正找到我未来事业的突破点。就要靠自学充分利用大学里的各种资源。厚度决定高度,怎么说呢,一个人的阅历越丰富,发展的后劲也就越充足。一个人要想在多方面得心应手,就必须拥有雄厚的基础来托着。

有人说“年轻曾可贵”,现在的我们却又为何在生命最宝贵的时间里去学那些貌视没有太大现实意义的理论知识呢?为何不从现在就下海打拼呢?不是说“创业要趁早”吗?

静下心来,细想自古及今“不谋万世者,不足以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苏秦之所以能够身挂六国帅印连横斗秦,不正是由于其锥刺股,三年不下楼寒窗苦读、若无浑厚的理论知识,诸葛孔明也不过是一皓首匹夫,刘备岂能三顾求贤,我们今天学的理论知识,可无数前辈们经验的结晶,“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在未来的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今天的学习会让我们最短的时间内带领企业走向正规,用我们四年时间去学习企业家们用40年甚至400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也才会少走弯路,千万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那就可怕了。

其实作为学管理的人,就是不断解决问题,走向美好的明天,正如老师说的,现在企业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

1、老员工排斥新员工,作为管理者你会怎么办?

2、企业中员工普遍浪费严重,不能像老板一样节约利用?

3、企业内部各部门不协调,出现为题相互推卸责任?

4、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

面对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确立工作机制呢?

这就是管理的必要性,所谓“有道者,一线藕丝牵大象”四两拨千斤,我们又该怎样让周围的生活,有序运转起来,加入明天我们作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者时,我们又该怎样让自己的下属公司有序高效的运转起来呢?想着、想着、w我就开始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从修身开始。首先,让自己的生活处于一种有规律有计划的状态,从安排自己的日常形成开始。我开始每天写日记,理清工作思路,规划生活。不觉间已初见成效,我开始讲学习,班务、社团机构事物、分析整理,在忙碌中渐感游刃有余,不在像以前如无头苍蝇乱冲了。

“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质量管理课上,老师掷地有声的说出。细想来,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立足,没有过硬的质量就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那就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持久作战的资本,一个没有基石的企业,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虽然我们现在对现金的六西格玛管理法,PDCA循环模式,还不是很清楚,但就一切企业以质量为纲的生产理念是不会怀疑的。

战略资源管理课上,老师将迈克尔波特提出自己的战略理念后,经过不断完善,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企业核心人士进行战略决策的必修课程了。我想既然战略是一种长远性的决策,那我从农村十几年寒窗苦读一路走来算不算是一种战略呢,我决定制定自己的十年计划,把本来已经铁定要在流水线一辈子,用汗水把自己送到  读大学算不算是一种战略,面对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游戏人生,“今早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态度,我指定我的四年规划,这又算不算是一种战略?如果说战略是一个人的高瞻远瞩,面对着纷乱的现实世界,而找到并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未来事业的突破点,那我今天的决定对未来造成巨大的影响,也是一种战略。

“世界上最难的事,是把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这是老师在讲生产运作管理时很经典的一句话。由进来的原材料在我们的生产运作下变成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产品。推而广之,服务业中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个人而言,我们又怎样接收到周围的信息资源之后,我们的工作,变为大家想要的结果。

“得人心者得天下”,人说“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战略”,正如蒙牛牛根生说的: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也不是有权人的,而是有心人的。“人心”的力量是无限的,既可以推起一个企业,也可以覆灭一个企业。“得人心者得市场”。所谓“自助者,天助之;助人者,人助之”成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金钱,而在于你能成就多少人的梦想。这就是所谓“以事业聚人,用感情系人,靠机制励人”,还是通过“爱”突破小我,无不让我们感到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企业,集大众力量的重要性。

专业导论课上完了,几位老师如同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个大厦,我们考到几根擎天巨柱。然老师教鞭一挥指向一片荒地,让我们耕耘自己的世界。然后拂袖而去,说两年看到我们的成果,了解到整体结构,我明白剩下的事需要我一桩一碗建设自己的房子,四年后我的房子能否买个好价钱,就看我今天怎么搭建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既然是学生,以学习为前提绝不动摇。一心想去创业的我,又具备怎样的其他条件呢?带着太多的疑问。我在想怎样面对多重压力,让自己的生活有计划起来,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连家都整理不好,生活都杂乱无章,我又怎么能奢望,以后能整理好公司呢。

我决定在大一把数学上超越进度完成任务,并在图书馆三楼就线性代数应用达到一定深度,由于英语差距太大,在大一结束要让自己的英语达到中等水平。在读上40本课外书,每周一本,背500篇古文。大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大学课程的扫尾工作中,完成大三、大四课程适当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拿奖学金,把电脑学会,大三去当助班,去联系兼职工作,考研,参加社会实践。大四考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在生活上,自给自足,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