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不重要,会学习才是关键

2021-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人人都能学习好

前言:

接触教育行业三年多时间,一直没有停止对学习的探索。以下是我这几年的思考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学习的经历

从我记事起,学习这两个字就跟我绑定在了一起。家里比较重视我的学习,我也听话,学习很用功成绩也数一数二,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家里也处处给我开绿灯,只要我在学习,他们什么都不让我干。

一个从村里出来的孩子,却很少做农活,总觉得怪怪的。后来上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我的世界里只有学习两个字。可悲的是,同时我也发现,我除了‘学习’之外,好像啥也不会。

可事实上,常常被我挂在嘴边的“学习”,到头来也只是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上了那么多年的学,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感觉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至于毕业很长一段时间,我特别讨厌学习这件事,“学习无用论”几次三番地涌上了我的心头,甚至我还一度反感父母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可后来的发生的事,让我对学习的认知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学习的本质

我对学习认知的改变是从我涉足教育行业开始的。

当我看到无数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任何后果时,我被触动了:

孩子是家族的希望,学习是希望的保障,其实,更准确的说成绩是希望的保障。

作为教育工作者,目的就是为了教书育人,重点在于育人。可是面对父母急切希望提升孩子成绩的心,又面对孩子被动学习的状态,我在思考,到底该怎么教学生?

学习是一项可以习得的技能

后来我想通了,在高考之前,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提分,不过并不是单纯的提分。

就好比打游戏,目的是为了通关。考过高考分数线,就是通关,但是要想通关,必须有一定的打法。那么这个打法,就是学习方法和技巧。但是与游戏不同的是,这个方法和技巧适用于所有的关于学习的领域。

也就是说,学生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学习的技巧,就好比绘画,书法一样,学习也是一个可以习得的技能。

可以想一下,对于学生来说,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了十几年的时间,如果毕业以后竟然不会学习,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

而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在学习这项技能上,并用十几年的时间打磨这项学习的技能,那么即使高中毕业,他也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因为他掌握了学习的技能。

这可不像你学习了绘画只能绘画,学习书法只能会书法,这可是学习技能,掌握以后凡是跟学习相关的,就不担心学不会。

学习的目的就是打磨学习这项技能

如果这样的话,对于学生来说,那么每一门科目的学习,就是打磨学习技能最好的途径。那么,老师的任务也就简单了。

就是通过这门科目,把学习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好教练的角色,而考核的方式就是考试,成绩就是检验成果。

这么说来,学生的任务也简单了,就是奔着学习技能去的,成绩仅仅是一个过程,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具备学习的技能。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技能练习十几年,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三、学习的方法论

如果学习是一门技能,就像学习书法,绘画一样,是可以习得的,那么学习的一招一式是什么呢?

去年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我专门开了一个‘人人都能学习好’的公众号,来思考总结学习的方法。一晃一年多过去了,现在我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学习方法论。

1、重复

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任何一门技能从入门到精通也是如此。无他,唯手熟尔。一语道破所有的成功秘密。

‘我记忆力不好,背了单词老是忘的快’,那忘了就再背一遍呗,还忘,还继续背呗。

‘每次做题总是粗心,不知道怎么克服’,其实,啥也不是,那就多做几遍呗,错了,再来一遍呗

‘语法太难了,老是学不会’,请问你学了多少遍,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呗

……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当重复到一定量的时候,天赋和智商人人平等。

2、总结

为什么一遍一遍重复了无数次,进步仍然很小。那是因为你没有好好总结,总结是进阶的开始,是升华的开始。

总结,就是把知识进行融汇贯通,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然后找到得失,继续重复。

如果说重复是习得一项技能的基本功,那么总结就是该项基本功的进阶。

一堂几十分钟的课,如果及时总结,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把课堂内容重新梳理一遍;困扰了某种类型的题,一遍一遍做仍不得其要领,那么静下心来花一两个小时,把该类型的题总结一下,它将不再那么神秘。

短短的几分钟,一两个小时,就能把效率提升如此之高。这就是总结的威力,能让我们主动出击,把知识真正装进自己的大脑。

3、问自己问题

对于孩子的学习教育,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可是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到底该怎样提升他们这个能力呢?

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压根儿就不知道思考到底是什么,更不要说有高质量的思考。后来在一次跟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突然明白了该怎么给他们解释什么是思考。

我带的一个学生,经常性的粗心,讲的知识点都能听懂,但是一做题就会出错,刚开始我以为是重复的太少,于是让他大量做题,发现并没有起作用。

然后,我让他写完以后好好检查,这时候我发现问题了,他根本不会检查,也检查不出来任何问题。最后,我才知道,他不具备像笑来老师说的元认知能力,其实也就是独立思考能力。直白一点说,他不会思考自己的思考。

越是抽象的概念,越需对其精准的定义。定义越精准,也越具备指导意义。

于是我给思考下了一个定义:思考产生于问自己问题的那一刻。

也就是说,问自己问题就是思考。大脑特别奇怪,它是不会主动思考的,除非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它才会开始思考。

有了这个定义,一切就解释通了:

如何克服粗心?

1、重复;

2、问自己问题(我这个答案到底对不对?我的理由是什么?)

那对于学习这个技能来说,平时该如何问自己问题呢?

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开始入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W1H(what,why,how)。

总结,以上学习方法,三个缺一不可。重复是基本功,总结可以让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问自己问题可以思考自己的行动方向是否需要调整,总结的是否到位,重复的够不够。它时刻监控指导着我们的做事的进度。

四、小结

当我们把学习当作一项技能的时候,我们才能切身体会到考试通关的快乐,分数不再是一种负担。

甚至会发现,学习这件事,跟智商和天赋都没太大关系,只要持续行动,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论打磨学习技能,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慢慢的孩子将会拥有一种自信,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从骨子里相信,自己就是能学习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