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小罗导1:听说骆宾王辅导宋之问写了首《灵隐寺》
“灵隐寺一日游”的团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西湖小罗导”,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赏咱们杭州灵隐寺。
灵隐寺
01
说到灵隐寺呀,不知大家脑海中对一首诗名就叫《灵隐寺》的唐诗有没有印象?
啊?没有印象呀?脑库存里竟然没有?
提醒一下哈,作者是宋之问,有没有想起来呀?
什么,宋之问是谁?
来来来,小罗导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哈: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听过的吧、最后一句会背的吧,作者就是宋之问。
说回咱们这首《灵隐寺》哈,小罗导也先来诵读一下帮大家回忆回忆!
鹫岭郁岧峣[tiáo yáo],龙宫锁寂寥。
想起来没?
没有??我猜你们也想不起来,别急,听听看下一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众游客】:噢噢,这句听过听过,有点印象。
有点想起来了吧?接着朗诵哈: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kū]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朗诵完毕,怎么样,大家把整首诗想起来了吗?
什么?!还是只记得“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一句?
你们呐!啧啧啧。
记住这句这就对啦!
为什么小罗导要说记得“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句就对了呢?
因为很简单,这一句是《灵隐寺》这首诗的诗眼嘛。
问什么叫“诗眼”?望文生义,就是点睛之笔、最醒目最抓人的那一句。
听说呀,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最好的这一句呢,却还不是他自己写的,那么是谁写的呢?是骆宾王帮他写的。
02
骆宾王大家都听说过吧!有没有团友会背他的代表作呀?
【众团友】:哎呦,肯定是背过的,就在嘴边,怎么一时说不出来呢?
【此时一位4岁小妹妹先是有些怯生生地举手,然后脆生生地琅琅背诵道】:
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众团友感慨且羞赧着大笑鼓掌】
给这位小妹妹点赞!
骆宾王跟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那么骆宾王怎么会帮宋之问写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句诗眼的呢?
他们俩是好朋友吗?像咱们团友们一样抱团相邀一起游赏灵隐寺吗?
才不是呢,骆宾王可看不上宋之问这号人。且听小罗导为大家细细道来。
03
灵隐寺
话说呀某天来到杭州的宋之问也像大家一样慕名游赏礼拜灵隐寺,望着层岩叠翠的飞来峰和殿宇高耸的灵隐寺不由诗兴大发,脱口而出:
鹫岭郁岧峣[tiáo yáo],龙宫锁寂寥。
鹫岭是指灵鹫峰,也就是飞来峰,岧(tiáo)峣(yáo)描绘山高且险峻;龙宫呢就是指灵隐寺中的殿宇,佛殿肃穆庄重。
可是刚写完第一句就卡壳了,反反复复念叨着却挤不出下一句。
这时一位老和尚淡定踱步到他跟前吟出下一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吟罢一甩僧袍,翩然离去。
经老和尚提点诗眼,宋之问才醍醐灌顶般接着写完整首诗。
他抓紧向人打听那位高僧何许人也,
知情人道:那便是骆宾王呀!
04
团友们,如果骆宾王知道这苦苦写不出诗来的家伙,是趋炎附势、常常写些歌功颂德的诗来谄媚武则天的宋之问,肯定不会提点、辅导他写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有没有这么个疑惑:骆宾王不是“初唐四杰”之一、是位大诗人吗?怎么又成了灵隐寺的僧人?
因为武则天篡夺帝位时,骆宾王不仅坚定地拥护李敬业起兵讨伐,还写出慷慨激昂层层揭露武后累累罪行的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由于檄文写得太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气吞山河,被大骂“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的武则天都忍不住责问宰相怎么没抢先招揽如此才子。
但是呢,李敬业讨伐失败,骆宾王下落不明,据传,便是剃发为僧,来到了灵隐寺,于是有了这段辅导宋之问写诗的典故。
所以啊,幸亏因骆宾王不知这宋之问对武媚娘竭力谄媚,才为我们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千古绝句。
05
这宋之问呢,如果说奉承武媚娘只是职场需求巴结领导的不得已,那么他为了抢夺好诗不惜杀人灭口、还杀的是外甥刘希夷,就足以揭露人品了。
那首招来杀生之祸的诗到底有多好呢?
待小罗导给大家朗读诗眼便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不过啊,小罗导给大家念的《灵隐寺》不假,但《灵隐寺》这首诗的诗眼究竟是不是出自骆宾王,以及刘希夷到底是不是被宋之问为夺诗而杀,历史真相早已烟消云散,或许宋之问为其才华和人品背了千年黑锅也未可知。
给团友们介绍《灵隐寺》这首诗和它背后的传奇典故,只是选取杭州灵隐寺深厚文化底蕴的一角展开,以加深大家的印象。接下来,请跟着小罗导一起身临其境地游赏东晋古刹灵隐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