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的交流(133)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明空如月

问:有的人很主动地去传播优秀文化,有的人则随缘地传播。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很被动,我觉得缘分没到,好像产生不了效果。在这方面具体如何去对待?

答:这取决于你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比如说送书,我们所送出去的书,除非你知道他很想修行,他很向往这种文化,这个时候你送给他的书能够对他有很大的帮助,他也愿意去读,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效果。除此之外,很多时候我们送出去的书大部分是在沉睡。但即使是如此,也没关系,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送不送是你自己的选择,通过送书,这也是一种做事,是在修自己,我愿意把这种文化通过书传出去,至于传出去之后,它到底怎么样,那不是我们决定的。第二,一本书即使短期内没有遇到机缘能让它产生作用,也并不代表这本书就一直不会起作用。我们说远一点,假如你今天送出去的这本书,在50年后,100年后,现在你送书的这个人,他可能都没读过,就放在他家里面。但是某一天可能等到他孙子那一代,突然他的孙子就看到这本书,从此走上了生命觉醒之路。这难道不是从你现在种下的这个因结出的那个果吗?所以我们不需要去执着,你现在送出去的这本书到底能怎么样。比如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在客户的公司里面,平时接触的人,我就每人送了他们一套《爱不落下》。其实很多人我连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没关系,这本书我觉得他们有的人会看,我自己大概也会有一个预计,比如说送出去十本书,有一个人能真正地去翻开这个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我觉得没关系,这个书只要放在他这里,一般他至少不会把它扔掉,把它撕掉,不会把它当废品卖掉,这种情况是很少的。至少他知道别人把这本书作为新年的礼物送给他,他即使自己不看,也会放在书架上,终究会有人去看的。每一本书,终究会遇到与它有缘的人。很多的读者之所以能够认识雪师,都是因为雪师之前送给各大高校图书馆很多书籍,然后大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里的书架上遇到了雪师的书,从而有这种机缘走进雪师传承的文化。所以说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可以做、应该做、愿意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剩下的一切交给缘分。

问:在做反省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够有效,因为现在我在打卡群发的那些反省,我觉得是一个比较粗线条的,后知后觉,我的反省可能比较流于表面。很多东西也知道,但是写不出来,当然也有个原因,没有勇气在大家面前剖析自己。但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自己写不出来。那么我要怎么去做,才会让我的反省更加有效提升?才能产生一个警觉力?

答:你可以借助一些方法,比如说有种方法叫做鱼骨图法。就是说基于你要反省的某一件事,先提炼出来其中最重要的点,也就是你最需要反省的点。然后基于这个点往下延伸,它有哪些因素,因素一、因素二、因素三、因素四,然后再针对这些因素,继续往下分析,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些因素产生的呢?然后尽你所能进行深入地分析。比如说能分析到两层或者三层,那么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就会比较深刻了。这是一个梳理的过程,也是反思反省的过程,也是深化对这件事情认知的过程。最后导致这个结果的这么多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哪些是自己的因素,然后以分析自己的因素为主。因为你在分析的时候,刚开始可能没有这种意识,可能会觉得,是因为某个外在的事情,然后导致了自己的问题,你要把所有外在的、自己不可控的因素给划掉,然后去看看哪些是属于自己的问题,把它留下来。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怎么去改变?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去调整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就能够反省得比较深刻,比较深入,能够触到你的内心,也能让你知道怎么去改变。除了鱼骨图外,你还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