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
初二那年,他遇见了她。她十五岁这年,她遇到了他,她曾经喜欢过的男生。
初二那年她第一次见到他,他是转学来到212班的。他今年应该上初三,他的父母担心他跟不上学校的进度,所以让他跟着初二,就这样他来到了她就读的班级。不仅如此,他们还阴差阳错的成了同桌。212班是整个年级最好的班级,气氛也比较紧张,虽然才是初二上学期的寒假,但已经在上下学期的课程。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位新来的廖先生也是学霸一枚,以及之后他们之间将发生的事。
第一天,她只是知道了他的名字。她是个很内向的人,不喜欢主动跟不熟悉的人搭话。他们彼此熟悉起来还是在数学课上,他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个特别严厉的人,这天她被点名,上黑板做题,这下她没辙了。这些内容数学老师还没讲过,她在黑板上,写下题目,只做到一半就没法写不下去。她此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就这样呆呆地站在黑板前。突然他站起来走到黑板前,亲自教她做题,他说道:“你的思路是对的,只是下面的等式错了,是X的三次方,不是X的二次方次方,这样答案就出来了,其实你是会做的,只是太紧张。”他指导完她就潇洒的走下讲台,同学们都嘘声一阵,她还一脸茫然地看着他。直到数学老师的声音:“他们做得很好,廖同学是学过的,一下子做出来很容易,而叶同学是自学的,能做到这里,非常不错。”她走到座位上坐下,专心的听老师讲题,这时他的目光转移到她身上,他正仔细打量着这个小女生。她觉得他与其他的女孩不一样,具体是哪里不同,他也说不上来。
下课后,她对他说:“今天谢谢你,你很厉害,真让人佩服。”他说:"是你太谦虚了,这些都是我学过,你更棒,自己看都会。"此时她的脸红了。就这样他开始有事没事都会逗逗她,她和他的互动也多了起来。一天早上,她很早就到教室看书。他到教室第一眼便看到她娇小的身影,她默写完单词,正擦着黑板。他走到她身旁,拿起身旁的抹布,帮她擦黑板上的英语单词。她顿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说什么,羞涩的低下了头。他说:“我没有其他意思,今天不是要听写英语单词,我也要默写。”他说完,故意把刚刚擦黑板的抹布扔向她,上面的粉笔灰弄在她的衣服上,他只是跟她开个玩笑,没想到她当真了。她生气了,抬起脚就踹了他一下,然后便坐到位置上,继续背英语单词。他很无奈的皱了皱眉,在黑板上写着英语单词。她看起来很生气,但她心里却有点暗自欢喜。至于她为什么感到开心,她自己也不懂是出于何种原因。
时间是最美的见证,长达两周的补课生涯快结束了。她不知不觉中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她还是很害羞在他面前。一天下午的物理课,她发现了一些端倪,是关于她和他的。在物理老师这个巫婆的催眠下,她恍恍惚惚中听了一节课。她是个物理白痴,物理是她最头疼的一门科目,而物理老师又很可恶,看不起物理不好的学生,尤其是女同学。所以,她才叫她巫婆。伴随着上课的铃声,她开始第二节课的煎熬。上课后,她突然收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她的名字,还有一些要对她说的话,但她还没来得急看上面的内容,纸条就被他拿走。她当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最后,她得知其实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一直都是他,写纸条的人是他,把纸条给她的人是他,最终不让她看的人也是他。她一直都不明白这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也没有解释过这件事,他就把此事当成是一场玩笑。
自从那件事情之后,他和她之间的关系没有从前那么亲密。新学期开始,一学期一次的分组活动将要进行,她和他走得越来越远。这次他们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没有被分到一个组,他们彻底分开了。让他们之间关系降到冰点的事件是楼梯间发生的事,那日正值计算机课下课期间,她走在楼道里,一个男同学,把她推到了走在前面的他的怀里,后面的同学都纷纷吆喝着,而他则说了句:“你们的玩笑开过了,适可而止。”就这样一句话,让她非常生气,他不但不解释这几天发生的事,甚至连句抱歉的话都没有,她很不理解他的做法,她也不想去深究其中的缘由。
她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喜欢,她不懂为什么他明明喜欢她,却不告诉她。既然如此,当初又为何要这样来招惹她。她和他的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其实后来她一直喜欢他,只是他不知道。转眼间,他们初中毕业,他在她的同学录上留下了"勿忘我"三字,他还希望她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是这样又能改变什么,一切都早结束了。她很想知道她有没有喜欢过自己,在毕业后两个人去了同一所高中,她知道他在的班级,还加了他的QQ号,但她始终都没问过他,关于他们之间的事,她只是默默的关注着他,她有她的矜持,她也有她的骄傲,即便再喜欢他,她也不会告诉他。长大后,她明白她其实不是喜欢他,只是忘不了教她做数学题的那个少年。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她在日记中写到:“廖,也许那年我是真的喜欢过你,而且是很长一段时间,从初二到高二,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日数学课上你的笑。直到我决定放下你,今天,删除与你唯一的联系方式。希望你不会忘记我,喜欢过你的女孩。廖,你的名字是我深埋心底的秘密,自今我从未告诉过任何人我喜欢过你初二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