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连盛与景泰蓝
细思我国之所以没有百年企业的原因,是工匠精神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作为一门地位显赫的宫廷艺术,景泰蓝的发展却令人担忧。就拿目前从事景泰蓝创作的大师来说,国家级大师共有七位,在世的仅剩下五位。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的传承人--钟连盛,中国工艺美术师,在从事景泰蓝技艺传承的艺人中,钟连盛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师之一。他师承钱美华是位不仅专注于景泰蓝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更致力于景泰蓝工艺的发扬和传播,现担任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艺美术师。
钟连盛与景泰蓝
钟连盛景泰蓝新生代领军人,1962年生于北京,1978年进入技校学习,从走进技校大门的那天起,钟连盛就对绘画十分热爱,每天只要一有时间就马上和同学们一起去野外写生,这一画就是一整天,记得他在十三陵写生时,在他的笔下,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红彤彤的面庞。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他的画如同相机照下来一样,是那样的生动那样的富有诗意。
为了真正的学会景泰蓝这门技艺,也为了掌握掐丝技法,他不断的细心研究与观察,他发现花瓣最前方是略微嵌进去的,或是凸出的,弧度非常小,力度非常难以掌握,只要稍微用指甲尖使劲就能顶进去了。钟连盛为了学会这招,一手拿镊子,一手用指甲反复练,最后,大拇指都被磨出血来。钟连盛深知,只有在熟悉了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后才能更好的进行设计。他练习掐丝时镊子是专用的,市场上并无销售。而他实习时配备的是铁镊子,易裂并且不够细致,影响“掰活”的效果,他的掐丝师傅因为对他的作品很满意,便把自己用了很多年当做宝贝的钢镊子作为奖励送给了他。当他接过这把包涵师傅对他未来的期许的钢镊子时,这把纲镊子变得更加有份量,里面包涵着掐丝师傅对他未来的期许。钟连盛,用这钢镊子创作了自己生平第一个毕业作品。1984年,钟连盛进入北京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工艺美术系装饰绘画专业深造。他的作品清新细腻、风格典雅秀美,在开发创作中始终倡导简约、抽象、现代的设计理念,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钟连盛与景泰蓝
2000年一个夏末的傍晚,钟连盛路过龙潭湖荷塘。他偶然回头一望,两只野鸭在荷中亲密而行。夕阳西下,整个画面笼罩在金黄的色调中,充满了温馨的情调。这一瞬间的灵感,凝聚成了他的作品《荷梦》暖色系列。为了表达好这一感受,他一改传统景泰蓝几十年开光的单一形式,灵动的水波纹处理,大面积无丝地儿的突破,点蓝工艺气氛的渲染,丝毫不崩蓝的工艺实践,无不让人动容。他同掐丝和点蓝技师共同研讨,反复试验,使得工艺与主题紧密相连,将一个普通的传统题材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气息,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味,该作品也由此荣获第二届西博会金奖等多项大奖。他设计的《连年有余》题材。除了在创作上贴近生活外他还时时留心观察,把生活中的一些好的灵感,融入到景泰蓝的创作与构思之中。在图案方面的创新拓宽了景泰蓝的应用领域,尝试进行了室内大型建筑装饰和室外景观的定制,还成功完成了室内装修方面的工程,比如首都机场专机楼、APEC和地铁站,这些也都说明,珐琅工艺能够适用于更广阔的领域,也越来越适应新的题材,比如室外景观和室内设计,工艺上的创新也越来越成熟。
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因此在开发创作中始终倡导简约、抽象、现代的设计理念,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无论在题材内容的挖掘、表现、技艺的革新、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同现代环境装饰相结合这一新的领域中的发展应用上,均有所突破,取得了很大成绩,多次荣获国家和部、市级金奖。
钟连盛与景泰蓝
盛世欢歌景泰蓝作品是钟连盛和另外一位景泰蓝大师李静共同创作的作品,该作品被赠送于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从此该作品贴上了国礼的标签。盛世欢歌景泰蓝有六层纹饰,敞口镀金,刻一圈回形纹,下垂一周如意蝶纹,至瓶颈则饰宝相花纹,又以宝相花纹间隔开光,内饰双龙双凤吉祥纹,寓意龙腾盛世,天下太平;瓶肚饰一对神光华彩的孔雀顾盼相守,寓意前程似锦,吉祥幸福;象征友谊的玉兰与牡丹繁荣盛放,它以一国之礼,福祝世界,传承大国向礼的气质风度。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泰蓝技艺的传承人,钟连盛不仅注重自己的艺术创作、工艺创新,还能从掐丝工序的纹样形象、花卉、鸟兽的结构到点蓝工序的装饰色彩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组织讲座、产品评比、图纸图片、范画讲解等提高工人技师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最终提高京珐牌景泰蓝的内在质量和艺术水平。钟连盛创新工作室的团队不断开发不同档次的景泰蓝艺术精品、礼品和旅游纪念品,工作室培养出来的新人已成为景泰蓝制作领域内的高级技师,他还带有多名大学生学徒,均可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其产品在西博会和北京市工艺美术展获得过多项金、银、铜奖,使景泰蓝工艺后生艺人力量慢慢开始发展起来。
创新后的景泰蓝实用价值和延续性只能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因为历史文化的实用价值和严肃性是历史的自然流程。所以我们在兼容并蓄、广收博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反复选择、不断的更新才能使锦泰蓝新的文化得以发展流传。
钟连盛与景泰蓝
新的景泰蓝文化得以形成,得益于2013年来“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中国作为主办方,每年都会邀请各国嘉宾来中国一起讨论协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在此期间,极具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景泰蓝被誉为最佳的礼物被送给各国代表。2017年2月18日,“四海同心·一带一路”非遗文化国际交流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赠送了《四海同心》景泰蓝瓶。它以最具皇家气象的金色为主色调,瓶腹四面开光,融入古代丝绸路和“一带一路”元素,象征“四海同心”,寓意中国愿与沿线国家四海连心,共同发展从现古丝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见证“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现。
2014年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景泰蓝《四海升平》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当时在会的世界各经济体领导人。墨西哥总统夫人里韦拉和国母彭丽媛还曾携手为景泰蓝《繁花似锦》亲自点蓝,使其博得“夫人瓶”的最佳美誉!让景泰蓝在五洲四海名声远扬,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和收藏。同时现代的景泰蓝计艺的提高,纹饰品种的繁多,价格上的不断调整,让景泰蓝已经不局限于皇室独享如今已经成为我们与国际友人与亲朋好友之间增进情感的最佳礼品,走入到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景泰蓝是国外传入中国,但是经过六百年来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使这门技艺成为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融入了中国锦泰蓝艺人的智慧于汗水,不断的在改变于创新,在一带一路开放的思想中更快的得以发展于传承。
钟连盛与景泰蓝
其实每个时期景泰蓝都有自己的风格,它的创新都在传承和发展的框架内进行,而发展的新东西与旧东西没有彻底分开,是属于循序渐进。无论如何发展,要让同时代接受,这是艺术的时代作用,也是艺术的时代特点,同时也注定了它的艺术使命。这些规律性的事物是不能打破的,否则,艺术就无味、无任何意义,非遗传承也必须正视另一个问题在这场注意力的竞争中,谁能留下,谁能胜出恰是一道谜题让一代又一代锦泰蓝艺人在时光的轨迹中不停的追寻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