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原创//切肤之痛中妥妥的小确幸
总是写些软文,不受待见。连警官都给我说,“我们是讲实打实的,不像你,写这些软文有什么用”。就是啊,在监狱之外就是自由;手铐一上,不自由就是不自由。
前面写了篇文章给种菜群的菜友,有人说是鸡汤,呵...好吧,只要喝了鸡汤能安眠,也自有它的功效,我慢慢的学着阿Q精神。写作是高风险的行业,我是后来慢慢认识到的,看看我喜欢的、但凡像个作家的,要么坐牢要么流亡,甚者自杀。文字深邃和诚实到一定程度,偌大的、貌似固若金汤的城堡也会颤抖或是羞愧难当。
在意识到那些高风险后,我开始偏向于阉割自己,认真的阉割,一刀一刀的,肌肤切痛,我自己一个人享受着痛着的快感。
一个一直在思想、一直在感受的人,生活对于我来说,有时是过于严肃了,尤其面对大多数人的时候,我没办法疯疯叉叉、自在随意,我常常选择缩在一个小圈子里,总觉得只有面对那些对社会现状有清醒认识的人,我才可以全全的把我的随性状态托付出去。
当最初我在推广种菜的时候,需要隐匿一些严肃和思考,用邋邋遢遢鸡毛蒜皮的感觉来装备自己,“做客户真正需要的东西”,这个忠告对我来说高深有含金量,但常常也置若惘闻。
当我真正开始试着慢慢的生活化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获得了那么大的惊喜:我养的鸡生蛋了、养的菌子出菇了、养的豆芽冒芽了、冬天种的土豆眼见可以收成了、养的蜜蜂已经收蜜了......每一件事都记录在我的日子里,原来的严肃感慢慢的褪去,当然,这不是放弃了关于带上手铐和自由不自由的思考,而..是,生活化的乐趣与切肤之痛的快感交揉在一起,让我的日子装的满满的,每天晚上都倒头就睡。
![](https://img.haomeiwen.com/i676992/3e7554fb030a2ea4.jpg)
前两天朋友晓星来看我,给我带了两个喝剩下的奶茶塑料杯子,里面装了他自己培育的土壤,杯子下面的托盘是一个装月饼的塑料盒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椰子壳,椰肉已经干净的刮走了,留下的壳也就很干净;椰子壳的上部还据下了一个帽子,他说,如果有线把帽子和地步栓在一起,可以当收纳容器,也可以种菜,需要的时候把帽子盖上就好......我当下就在塑料杯子里播下了几颗菜种,然后又认真的培土,放在椰子壳里,也播下几颗种子,之后把几个玩意儿摆放在窗台上。我本来就没有嫌弃那个塑料的饮料杯子寒碜,听他唠叨“这个塑料最安全,是食品级的,塑料有5个等级,改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塑料的知识......”,我嘴里虽然调侃了他两句,但心里却甚是欢喜和温暖。
![](https://img.haomeiwen.com/i676992/69be4ef4761ebea5.jpg)
种菜群里阿海晒了她屋顶的照片,有个葡萄架,一边有几件晾晒的衣服——我想起我小时候在院子的绳上晾晒衣服,裤子中折着横挂在绳子上,没用衣架,两个裤腿叉下来,等裤子干了后,大腿处的地方常常有折痕。看了照片后,我就心想要去她的地方看看,大致是出于对那样一幅画面的向往。
凑巧的机会正好去阿海的区域,也特意搭上公交车行至有点偏郊区的阿海的家。有点像多年前见网友的感觉,不过少了些担忧多了些从容,话题已经有了,就是种菜,至于能不能心心相印,就看缘分了。
我到的时候,阿海还没有到,她打电话说让我等会儿,她马上回来。那是我第一次听她的声音,很和蔼细腻。很快她回来了,开了辆面包车,她说车龄有13年了,我坐上了车,副驾驶的座位----最近常常坐上很多菜友的车,各种车,高档的,普通的,拉货的,还有电摩托.....我坐着他们的车,以前是陌生的、要戒备的,怎么一下子,就变的这么的靠近,我心里常常想这事很奇妙----至少对我来说真奇妙的体验。
到阿海家时,我们下车,发现阿海是温柔可人的小女子样子,和开面包车的强悍感觉有点差别。我把给她带的种子给她,她就带着我去楼顶,拿着铲子,一起把种子埋下去。我一眼看到那个葡萄架,葡萄藤在慢慢的爬满架,架下是许多的花草,旁边是一个小菜园,她说她的丝瓜去年结的特别的好,今年又下种了,已经长出了好多苗......后来说到我们是怎么加微信成为好友的,是在一次给脑瘫儿童的募捐中,我们作为共同的捐赠者互加了微信,之后我们又聊聊了孩子、教育,发现我们的孩子都没有上体制内学校,对孩子的态度都是“他/她自己不放弃自己就可以了”......哈哈.....我们说到相似之处都会开怀大笑。回到房间,她沏了功夫茶给我,我一杯一杯的牛饮,话说多了,是很口干的。
离开的时候,她给我装了丝瓜苗,还有发了芽的红薯种子,很夯实的一袋,她帮我拿袋子开车送我.....我就那样被照顾得妥妥的......分开后,彼此微信说“期待再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676992/711e94477045c5e7.jpg)
就这样的,经常收到慢慢的生活化的幸福——这,好像又在煨一罐鸡汤,我其实是不喜欢鸡汤的。这只是一个自我表达:走出了自己的小圈子,切入到别人的生活里,慢慢的感受所有可能的妥妥的小确幸;又或许是,那曾经过于严肃的生活、那些过于严肃的话题,我已经厌倦了,需要更多平淡的生活,材米油盐加八卦和唠叨......
推广城市生产不是一个环保或公益,更不是那种“试图为了改善人们的境遇而剥夺人们自由的尝试”——"自由的选择"永远是第一位的,要不要种菜,要不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要不要一边疼痛着一边乐趣着.....都是每个人的选择,而我,是在说我自己的状态,描述那种高墙之内也有自由的感觉。
如果你对阳台种菜、养鸡养蘑菇生豆芽、养蜜蜂等城市生产感兴趣,或是你已经是一名城市农夫,愿意和我交流,请加我微信:fangmei-jin
![](https://img.haomeiwen.com/i676992/79fe6c04cd87996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