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决定我们是否走得更远的人是爸爸

一
上面的图片,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字还是图?你觉得你是画中的哪位?让你想起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故事分享?
这是简书心理专题定期玩的“卡不卡”游戏。这是一个心理游戏,虽然是同一张图片,但是每个人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这个就是它有意思的地方。
而且看到的内容一定跟每个人的经历有关,经历不同,投射出来的内容就不同。
关于上图,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图,不是字,图中红衣服的女子是我,旁边站着的是我的儿子。当我看到这张图的第一眼我就在问“爸爸去哪儿了?”因为我们家这个孩子恰好是一个严重缺乏父亲陪伴的孩子。
但是主编转发了隔壁群里另外一个小伙伴的发言,她说她看到的那个小孩却是她自己。紧接着就看到了围绕四周的“父亲”二字。
她说她感觉她自己是爸爸养大的。虽然妈妈也养了,而且照顾得比较多,但已被她选择性忽视了。虽然爸爸在生活上照顾她比较少,但她崇拜他,认可他,喜欢跟他玩,所以在孩子的心中,陪伴质量比陪伴的时间的长短更令她印象深刻。

二
确实如此,从一个人长远的一生来看,对其影响最深的往往是爸爸,而不是妈妈。
对我来说,我也觉得爸爸在我成长过程中起到的是举足轻重的作用。
说到我的爸爸,我首先要提一下最近刷屏的热点新闻,那就是榆林产妇跳楼身亡事件,据说是产妇生产前阵痛难忍,强烈要求剖腹手术,但遭到家人拒绝,一边是没人签字,一边是忍无可忍,于是选择了轻生,酿成了悲剧。
我想起了九年前我在医院生我儿子的那一幕。由于老公在千里之外执行特殊任务,不能回来。陪伴我住院生产的只有我的爸爸和妈妈。
我记得当时阵痛开始没多久,我就跟妈妈进产房了,爸爸一个人留在外面等。我以为进去之后我很快就能生了。
谁知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痛而已。疼痛的尽头遥遥无期,而且强度越来越大。我哭着喊着不知如何是好。妈妈在一旁看着,实在不忍心,她说,刚才进来之前,你爸爸特意悄悄叮嘱我,如果等一下女儿实在忍受不了疼痛,自己要求剖腹产,你千万不要拦着她。顺产也好,剖腹产也好,都让她自己做主。
好在我的儿子贴心,没让我疼太久,两个小时左右就勇敢地钻出来了。我被推出产房的那一霎那,焦急等在外面的爸爸一个箭步冲上来,欣喜若狂地看着我说,女儿啊,你总算出来了,谢天谢地!
那样子好像等了我一个世纪!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去关心我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有多大?像谁?而是第一时间关心他自己的女儿好不好,有没有受罪。
这就是一个父亲的爱。在爸爸的眼里,即使女儿长得再大那也还是他的孩子,是他的心头肉,是他最疼爱的宝贝。

三
前几天,我打电话告诉爸爸我换了新车,并且一个人把它从青岛开到了东北时,他也不是立即问我车子什么牌子,花了多少钱。而是第一时间关心我在路上顺不顺利,有没有太辛苦,有没有及时休息。而且似乎还有点责备的口气对我说你怎么这么大胆?
对他来说女儿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比女儿有多少钱,开什么车重要。
受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到大也是一个不认为金钱有多么重要的人。
作家闫红说过这样一句话,她说长大后对金钱看得很重的人,往往小时候都很缺爱,因为他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金钱更值钱的东西。
而我,就是一个十足的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有妈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更有爸爸深谋远虑地教导和陪伴。
都说在我们那个年代,尤其在农村,家长们都忙着抓生产,讨生活,根本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孩子们都是自己长大的。可是我们家却根本不是这样。
我的爸爸不但管,而且还管得很严。记得刚上小学二年级,爸爸就要求我每天写日记。他每天都要检查,有时候是第二天检查前一天的。
虽然长大点以后慢慢变成了不定时地抽查,但我也完全不敢怠慢,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直到初中毕业,我的日记本大大小小累积了十来本。
也许正是因为小时候被逼写了那么多日记,培养了兴趣,打下了基础,我才得以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拿起笔时,想写就可以写。
爸爸不但注重培养我的写作水平,鼓励我参加作文竞赛,还特别重视培养我的演讲与朗读水平,他带着我听广播,要求我多看课外书。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让我多长见识。
记得我的第一本课外读物就是爸爸买给我的。还有在我老家的大门上,恐怕现在还留有小时候爸爸给我分析数学题的痕迹。爸爸经常用门板当黑板,在上面写字给我一遍又一遍分析讲解数学难题,还举一反三举例子,直到我弄懂为止。
因为听写不出来生字,写字姿势不正确等原因而被爸爸教训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还有,第一次去医院是爸爸陪伴的,第一次六一上台表演节目,是爸爸抽空去学校看的......
甚至后来长大了,第一次谈恋爱(虽然到目前为止,总共也就谈过一次)当家里听说我找了一个当兵的后,也是爸爸站出来帮我说话的,他说谈恋爱,谈恋爱,那就要认真地谈,好好地谈,多了解,多沟通。找个什么样职业的人反倒并不重要。
我相信,他的这一席话,我将受用一辈子,因为把它用到婚姻里,也是刚刚好。

四
文品即人品。为什么我的读者会私底下给我留言说,我的文章很实在,不忽悠人。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受了爸爸的教诲,他一直教导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管做人做事都不要弄虚作假,不要投机取巧。他说日久见人心,到最后真正过得好的都是善良正直的人。
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因为他自己的晚年就过得很好。
好爸爸还有很多,最近扎克伯格给他刚出生的女儿写了一封信,非常美好,满满的父爱爆棚。他对女儿说“童年很奇妙,每个人只有一次,请好好享受你的童年。不要为未来焦虑......等你长大了一定会很忙,那么趁现在赶紧疯玩吧,疯跑吧,呼呼大睡吧……”
其实现在很多爸爸也像小扎一样,希望小孩能有时间多玩耍,多接触大自然。但是很无奈,孩子们的时间已全部被妈妈们霸占了,被妈妈们报的各种课外班霸占了。
于是爸爸们只能像文章开头的图片中那样,他们无能为力,插不上手,他们只能化作一个若有若无的隐形人,围绕在、包裹在这个家的四周。
爸爸一直都在,爸爸的爱一直都在。有时候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或者缺乏一颗信任和包容的心。相信爸爸们吧,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一起参与到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来。
我始终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爸爸的引导和陪伴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教会我们往前走的是妈妈,但爸爸往往决定了我们是否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