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真正的读书高手
『 提升学习能力的五个底层方法』 讲的啥?
-
关键词:
本质、底层方法、写VS记录、更新假设、思考过程、认知失调、遗忘、总结VS反思、验证假设、回顾、优化假设、解决问题、思维模式、挖掘规律、刻意训练、以教为学、知识误区、思路/思维漏洞、高手/真实世界的心理表征、成本、认知数量、认知深度。 -
主题:
学习能力提升的5个底层方法(掌握本质、记录反思回顾、刻意训练、以教为学、付费购买) -
核心主题:
人通过假设看世界,记录、反思、回顾是对自己的假设保持觉察,并验证假设和优化假设的最重要的方法。
- 观点:
①学习的本质是更新假设,用更为合理的假设代替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合理的假设是指与现实更为吻合的假设。
②学习临界知识=深度思考。
③记录、反思、回顾是主动思考,优化假设的过程。
④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让自己的心理表征与高手的心理表征更为趋同,高手的心理表征相对小白会更趋近于真实世界的心理表征。
⑤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通过自己的假设。
怎么讲的,什么逻辑,什么思路
领读过程,是两种思路重构的体现,包括他读书时的思路,以及他讲解这本书时的思路。其中体现了,他读书时的思考过程,以及自己讲解这本书的思考过程。
永澄老师是怎么读书的?他的思路顺序是:
先看整体,再看细节。
-
这本书,整体怎么读?
-
先观察章节中,共几部分一级标题以及一级标题的顺序排布,即共分为几部分内容,以及这几部分的排布情况。
-
再根据一级标题,先推测内容之间的关系,带着自己的问题,再看作者书中阐释的具体内容,对比作者与自己在看之前的理解和疑惑。
-
然后用作者的原话来推导出一级标题中,哪些内容互为关联。
-
再将一级标题的顺序排布打乱,重构成新的排布顺序。
-
用页码分析读书法观察重构之后,哪几个一级标题所涵盖的页码最多,作者着墨最多的部分,意味着它是整个章节中的重点内容,是作者在整个章节中强调的主要观点,是要尤为重视的关键环节。
-
在关键环节中,以框架(或模型/流程图/图像化) 的方式将作者的重要思想的本质抽离出来。
-
按照重构之后的一级标题排布顺序,嵌套上一步中抽离出的框架(或模型/流程图/图像化) , 依次解读书中的内容,并验证自己的框架(或模型/流程图/图像化) 是否正确,最后再依验证结果来修定自己的框架(或模型/流程图/图像化) ,一方面用以确定框架(或模型/流程图/图像化) 能否完全解释的了作者的重要观点,一方面确定该框架(或模型/流程图/图像化) 能否为己所用,帮助未来指导自己的思考和行为。
-
-
读书的细节是什么?
-
在读的过程中,对书中将要讲解的概念,若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先思考自己对这个词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如果自己去讲给他人听,会讲哪些部分,会怎么讲;之后再来对比书中对概念的定义、作者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思路。
-
关注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多次出现的短语,尝试将这些关键词、概念、短语前后关联、替换,用作者的原话来推导结论。
-
对于书中关键概念里突然出现的某个词语,即使出现次数极少,也要重视,尝试将这个词语替换为书中反复强调的核心词去理解。
-
联系已知模型去印证、诠释、和演绎书中的观点。
-
对这几个词保持高度敏感性:
- 概念性标志词:“是”,“其实是”,“也就是”。
- 模型性标志词:管理、现状、目标、成本、快。但凡遇到这些词,一定要尝试去嵌套PORT、GROW、RSQC 这几个模型去推演。
- 在书中,保持觉察作者内心中对某一事物的心里画面,同理自己要对事物产生内心的认知,并跟作者的心里画面进行关联。
对吗?
- 永澄老师领读过程,其实是他对“理解力”的践行过程。
总结其方法为:理解力三步法。
- 先预测书中的概念会是讲什么,
- 再用书中的话去解释书中的观点。
- 最后再用自己的话去诠释书中的概念,包括印证自己的预测、用作者的诠释去调整、更新、修订自己的预测,或是自己和作者的观点解释两者互为补充。
-
对书中出现的概念,先进行定义,并辅助人们容易误解之处,再指出两者的本质差别。
-
对于方法的讲解,其一要讲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其二要给予明确的应用范围/对象,其三要剖析其理论、本质、目的、意义。
-
书中对于印象笔记的软广内容,永澄老师虽不太认同,但他对成甲老师推广印象的心也能理解。
这里值得学习的是,永澄老师始终对书中的内容保持着非常警觉和敏感的心,他读书从始至终都在主动思考,好像完全不会被作者的思路牵着走。
有不对的吗,哪里不对?
-
书中原文:“教学可以看做是把知识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
永澄老师对这句话进行了解读:“这是成甲老师心里对于“教学”的那副画面,由此关联到财富理论的类别之一,财富河流,河流里的水都是金钱,水源越高,势能就越高,它的流量就会很大,同一时间,往下落的速度就会很大。教学既然是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说明这件事是可以帮助你实现收益的。”
永澄老师表示,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对此进行了过度解读,但他内心关联到的画面的确是如此。
这段解读给了我一个提示:学习过程中,对内容的过度解读并不会对我们的学习有任何损伤;学习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够主动使用联想式学习法,去关联自己的认知,在内心形成面积更大,范围更广的心理表征,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而这种思考过程,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才是至关重要的。
跟我有啥关系
- 这篇文字领读资源,预计是用6小时完成阅读、梳理和输出,但实际上用时约有12小时左右。
-
用时远超过原计划时间,导致输出过程中曾有放弃的念头,但想到永澄老师解读以慢为快,就是要在关键点上慢下来,打通知识阻塞,这才能给你带来更快的成长。
-
原计划6小时,是基于我6小时就能完成对永澄老师公众文阅读的梳理和输出的假设,所以这篇领读文字,6小时也可以完成整个阅读、梳理和输出。事实用时12小时,验证了这个假设需要调整。
-
反思阅读和输出,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我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用时6小时完成,本身并不是目的,所以对超时有情绪,实属不必要。
用12小时完成了梳理和输出,我梳理出来了永澄老大的读书思路、收获了关键概念在我内心形成的准确的能指导我未来行为的心理表征,这些目的达到了,才是做了正确的事儿,而不是简单的表面上去追求把事儿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