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名誉权之构成要件1.1

2021-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神隐的时光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因此,在具体认定行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应从以下四方面来确定: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

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

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并支持新闻媒体继续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PS:引用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