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成长
舒适区---是一个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却又不被轻易发觉的粉色地带。为什么说是粉色,一方面它满足着我们的安全感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让我们不断的自我暗示“这样也挺好”“还不错吆”“你看还有不如我的人呢”。这种思维定势的节能模式,让我们在做很多的选择和行为的时候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就能被调动出来。像是从前的我,在投标前需要制作的标书文件一般,我是不需要每次按照不同的项目重新来写,而是直接拿出以前修改好格式、调整好字体、条理分明的模板,只需要把全新的项目名称,货物名称、数量、单价、总价进行修改就足以完成一本‘全新的’标书文件,这样的好处节省了时间成本,不容易在出现一些细小的差错,可是这样做的弊端也同时存在,让我对这一系列的工作出现了一种我已经如此熟悉了可还是要重复去做,好没新意啊的惰性,缺恰恰忽略了每个项目的不之处是需要标书文件来进行直接的反馈给招标现场的评委及最终的用户面前。这样的舒适区还让我不断的问自己,难道你就这样了吗?你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当提出这样的问题之后,行为带来的结果就还是待在原地,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一方面喜新厌旧,一方面不敢迈出一步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因为我担心啊,我迈出去之后会怎么样,也许会好,那万一还不如现在呢!
这就是四个月前的我真实写照,其实从辞职到现在再次登船,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不确定的声音在说,你这样的选择到底对呢?错呢?今天听完导读和学习完MVP课程,我坚定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更像是一次冒险,一脚踹出来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未知的状态中,虽然我现在还看不到有效的价值,但是这需要去验证不是吗,如果我还是待在之前的那个舒适区里,可能我不会犯错,但同时我也失去了看更美风景的机会,就算是我现在的选择真的错了,可我的心愿得到了满足,至少在我老去的时候回想起来不会觉得当初我怎么没有再勇敢一点点呢的这样的后悔。现在的我很感谢当时我的勇气,我想这就是自我成长,是一种自我的创新,也是一种不断试错的过程,就像古典老师在课程里说的,每个人平均有30年的职业生涯,其实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那么我还有机会还来得及,我们的成长和改变不会在当你做了一个决定的时候就立竿见影的呈现出来,需要时间过程,需要沉淀。
当我们不把当下的价值最大化做为行为准则的时候,会发现很享受当下的这个过程,虽然张力拉扯的让你有痛苦感,但是当你完成没次的输出,当日的任务,更多的是满足和富足感。从长期的角度看这其实也是一种确定的价值回报,这期间你收获到的眼界、技能、经验这些职场红利是无价的的财富。就像船长昨天的优卡点评中提到的“量子纠缠”,我想在这个平行的时空中,在不确定的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些财富就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收获。
1、挑一件自己的创新事件
我有过一段销售助理的岗位的经历,这个岗位有一项工作内容是要核算每位销售的业绩,公司之前的方法是每月由财务将核销过的销售清单整理出来之后交到我手上,我在一张一张的把每张单子手写在相对应的业绩本里。写了几个月的之后,我觉得这样的流程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书写的太慢,时间成本过高;第二,书写核算的过程中的出错率很大,直接造成了后续工作的反复,导致销售最终领取业绩的时间周期加长。我提出用Excel表格录入的方法这样节省时间同时出错率机会为零,在和部门经理沟通之后我尝试了两个月之后,也被其他销售人员接受并且反应都很好,这样他们再去财务核算业绩会方便很多,大大的减少了中间返工的情况。
2、谈谈自己认为的创新和成长之间的关系
在前面的内容输出里我说了一些,这里我做个总结:
1)面对问题,即使是相同的问题,在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来处理问题的同时,我们拓宽了自己的认知、思维边界,这就是一种成长;
2)用一种全新的不论是工作、环境、方式的时候,不急于最求眼下的价值受益,而更多的关注处理事件的时间成本是否节省,方法范式是否更精进,在面对不同的环境、人的时候我们自身的表现是否得体、恰当,每一个微小粒子的变化都会让我们产生新的感知上的变化,我想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创新和成长”的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