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首先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哲学?什么样的人会对哲学感兴趣?
双向选择的过程,哲学特质是确实存在的,你选择了哲学,但哲学不一定选择你,这也是很多人草草入门,却难以坚持下去的原因。
所以说,学好哲学=选择哲学的动机+自身的哲学特质
选择哲学的动机,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深入了解过哲学,更多是通过一些媒体的文章以及身边的喜欢哲学的朋友了解的,这种了解可能是比较片面的。哲学比较重视想象力,需要极强的抽象能力。所以,哲学喜欢用比喻来解释概念。下面我用一个比较贴合的比喻来解释学哲学的动机,我们为什么喝酒?有人拿来消遣助兴,有人用来排解苦闷,但总的来说,喝完之后,心里会舒服很多,会看开很多。我把哲学比作酒,那么就有有两种学哲学的人,第一种平常不喝酒,但是尝过一次之后,发现喝起来真不错,喝完之后,自我认识变清晰了,生活质量变高了,于是以后每天都会小酌几杯,把品酒鉴酒当作自己一生的爱好。当然他的酒量和酒品也会一直提升,很快度数低的酒和质量差的酒就满足不了他了,他会探索更烈的酒和品质更高的酒。
这里的度数低的酒就是心灵鸡汤,以及自己心中突发奇想的“生活哲学”,为什么度数低呢?不成体系,没法抽象成一个严谨的模型,甚至没法通用,但是喝过之后,会感觉有点飘飘欲仙。
这里的劣质酒指的就是迷蒙,营销号,物质主义,消费主义,金钱至上,宣扬焦虑的文章,你喝完之后也会感觉对生活有了动力,但实质上是畸形的,而且是不动脑子的,喝多伤身体,潜影默化地摧毁你这个人,所以我个人很痛恨写这些文章的人,也可怜喜欢这些东西的人,明明有好酒不喝,非要花大成本买劣质酒。
这里的烈酒就是哲学原著,强烈不推荐新手直接读原著,你是读不懂的,就算哲学博士也要花上几年才能消化的烈酒,酒量不行的小白就不要硬喝,会把你喝吐的。好消息就是,市面上有很多适合小白喝的气泡酒,鸡尾酒,小白可以先从这些读物入手,先喜欢上正规的气泡酒。注意这里的正规,因为小白没有太大的鉴别酒的能力,我很担心他们选到劣质酒,或者选到度数不对的酒,会直接影响自己学哲学的动力。我推荐的气泡酒,哲学家的背景故事,知乎上一些哲学大v,生活意义之类的文章,这些东西虽然度数不高,但我保证只会对身体有好处,不会喝坏脑子。关键就是自己多加实践,准确评估自己的水平,找到适合自己的酒。
下面继续讲哲学的流派,酒品类很多,高端酒主要是葡萄酒和白酒两大品类,因为我们下面主要讨论哲学大师的理论,所以只讲高端酒;那么哲学也有两大品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酒类品种繁多,每个时代都有其最受欢迎的酒,每个时代的酿酒师又会酿出全新的品种。哲学也是如此,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每个时代都有大师,都有对应的主流哲学和主要哲学问题。每个人都有一两种特别爱喝的酒,也有一口都喝不下去的酒,所以有时你感觉哲学无趣,可能只是没选对酒的品类。俄罗斯人就是喜欢伏特加,德国人就是喜欢黑啤,美国人喝酒花样更多,甚至可能还会有互相鄙视的情况,这在哲学上也是常见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就是二战之后兴起的一个流派--存在主义,把他比作龙舌兰吧,主要解决虚无主义的问题,人生既然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你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我现在活得很快乐,为什么说人生没有意义呢?我只能说你的思维还没进展到这一步,社会上的许多价值实际上是经不起评估的。
上面讲远了,现在我们论述下学哲学的第二种动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杯浇愁,人世间的诸多不如意瞬间就消退了不少,哲学是否有同样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人是否生而痛苦?人为什么存在?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的认识有极限吗?是否现实就是我做的一场梦?知识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我为什么要给老奶奶让座?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这些问题你不感兴趣吗?反正我对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探索的热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好奇心也是重要的哲学特质,你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宏观决定微观,当你的思维形成一个完整的,首尾相接的圆,那么你总能按照你的理论模型,对现实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当你能完美解释它的时候,它已经对你不成问题了。哲学家一般都活得极度坚定,极度通透,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理论模型有十足的自信。他们究其一生都在完善修正自己的模型。你想不想像哲学家一样活得通透点,活得洒脱点?那么哲学欢迎你。
下面讲哲学特质,没有它,你学不好哲学,简单地说,哲学拒绝了你;你对哲学提不起兴趣的最终原因可能是残酷的,你的人格特质不适合学哲学,你应该发挥你在其它领域的特长,而不是哲学领域。哲学需要什么样的人格呢?用MBTI来说,那就是INTP和INFP,历史上100%的哲学家都是这两大阵营的其中一大阵营的。我是典型的INTP,内向,直觉,思考,知觉;很显然的,性格外向的人不适合学哲学,因为哲学是非常清冷的专业,很多思考是一个人完成的,一个人要长时间安静地思考,把精力都放在了脑子里面,自然和周围人的社交就少了,这点对于外向者可能是痛不欲生的。还有就是哲学非常需要逻辑分析,比数学要求的低一点,这就又拒绝了一批不爱动脑袋的人。哲学就是爱智慧,哲学就是对语言的治疗,一个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人也是会被哲学拒绝的。聪明和智慧是第一要素,哲学喜欢爱动脑子又能坐得住的孩子。被哲学拒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一扇窗为你而开,你不能总是看着关上的门然后抱怨。
总而言之,哲学是少数人的智力游戏,代表人类文明在非科学领域的智慧最高峰。事实上,科学能解答的问题数量相比于哲学是九牛一毛的,在大是大非决定文明进程的方向上,哲学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
后半部分,我们用一个爬山的比喻解释学习哲学的过程,以及人生境界问题。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远处竖立着一座高山,山脚下坐落着许多村庄,村庄里小孩子们在嬉戏打闹。这时候村里的某个冒险者突发奇想,他想探索这座高山,他想爬到山的顶峰去看一看。于是,他开启了自己孤独的旅行,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他摸索出了一些攀登的要领,这让他爬的很快。但是相比于巍峨的高山,冒险者的生命是短暂的,在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他决定返程。回到村子之后,他把自己见到的风景,发现的事物和攀登的方法讲述给村子里面的人听,但村子里只有两三个人感兴趣,其他人说我现在过的幸福开心,为什么要做多余的工作呢?这两三个人认真地接受了初代冒险者的教导,他们很快就爬到了初代冒险者爬到的最高点,之后的旅程是一片空白,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依据自己的信念,三个人选择了不同的探索方向,但总的来说是向上攀登的,他们各自见到了不同的风景,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自己也总结出了不少的解决方法。同样的问题出现在他们眼前,寿命不够了,他们开始返航。这次回到村子,他们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这些孩子中又有一批被故事所吸引,认真接受了老师的指导。他们又很快爬到了老师达到过的地方,他们沿着不同的道路向上爬行。与此同时,村子里发生着一些特殊的改变,两代人之后,初代冒险者的思想被大家接受了,大家开始开发山麓的资源,甚至有些人直接住在了山麓,依托着初代冒险者的理论,他们生产力迅速提高,道德水平,伦理体系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这个时候大家就不再认为初代冒险者开拓是毫无意义的了。
最有意思的部分来了,在山上行走的那批冒险者中最有能力的一个,越走越远,最终爬到了山顶。由于他走得太远,回到村子后,讲述的东西和初代的理论比起来太奇怪,太抽象了,太不切实际了,村民都感觉难以理解,甚至觉得毫无意义。只有同期爬到靠近山顶处的几个冒险者能听懂,他们成了这个人的拥护者和传火者。这个顶级探索者在山顶生了一堆火后就去世了,只有靠近山顶的冒险者能看到火的亮光,其他人都看不到这堆火。于是浩浩荡荡的传火工程就开始了,靠近山顶的冒险者花了一辈子把火从山顶带到山坡。山坡的冒险者花了一辈子把火从山坡传到山麓,大家都看到了真正的火,相信了顶级冒险者的理论。可是,两代人过去了,我们花了两代人的时间把火种从无人的山顶传到众人居住的山脚。与此同时,爬到山顶的冒险者变多了,由于他们沿着不同的道路去爬,有些人发现这座山不至有一个顶峰,他们在不同的顶峰相遇,留下各自的火种,然后逝去。
然后我们解读一下这个故事,有三种人,造火者(S级冒险者),传火者(A,B,C,D级冒险者),村民;冒险者相比于村民是少数,顶级冒险者非常罕见,一百年才会有一个。冒险者有两种类型,兼职和全职;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关键的从来都不是村民能不能听懂,只是山顶有没有火种。只要有火种为之后的冒险者指路,不管多少年,这个火种总会被传火者带到山脚,被所有人真真切切的看到。但倘若没有火种,人类文明是危险的,没有未来的。虽然对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没有影响,但对爬的比较远的冒险者而言,他们真实地感受到山顶的黑暗,可能会陷入绝望。多年之后,这种绝望会渗透进所有人的内心。但庆幸的是,每当旧的火种熄灭,都会及时出现新的顶级冒险者去爬上去生火,然后开展新的传火工程,人类的未来也因此是总有亮光的。
终于,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爬山的方法很多,道路也很多,甚至走的人多的路上还会有提示牌,提醒你这个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首先,选择攀登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只是在山脚玩就很开心了。其次,因为爬山毕竟是一个技术加体力的活,过程是比较辛苦的,坚持到山顶的人更少,只有少数爬的非常不错的人才能窥见山巅。我们现在社会中的人有几类呢?首先是没爬过山的,没有受到良好的哲学教育,自己也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其次是爬过山的,为什么用“过”呢?已经见识过山上的风景了,自然山脚下的事情也想通了,没有了动力也就回去了。最后是还在攀爬的,追求超越和真理,不断地挑战,想切实地山顶的那团火,验证它是否真的有如爬上去的人描述的那么热烈。然后是爬山的方法问题,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爬山手册供你选择。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半路出家的野路子,可能凭着兴趣就去爬了,没有管具体哪条路的问题,你沿着自己的路越走越远,然后感觉自己探索到了全新的世界,人生的意义也得到了升华。可是因为你不去交流,你可能走的是别人的老路,甚至能力远胜于你的大师已经在这条路上达到了顶峰。你在自己独自摸索中遇到的麻烦,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我不赞成不去学习大师的知识,就自己整天在那边瞎想的理由。
人生境界和人生尺度问题,人生境界就是你在这座山上爬了多高,人生尺度就是选择居住地,住在山脚,还是住在山顶;人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演员,一种是观众;当你把人生尺度拉大,就会产生一种抽离感,虚无感,因为自己的生命相比于人类历史短暂如一瞬,自己的存在相比于宇宙星空渺小如一尘。这样的好处是让自己不受任何现实的情绪干扰,不受挫折干扰,做到绝对的客观冷静,产生一种豁达感。缺点就是疏离,虚无主义,会感觉万事万物都毫无意义。人生尺度拉大的时候,你倾向于当一个观众,当一个客观的见证者,静静的看着台面上的他们演戏,抿一口热茶,好似此刻与我无关。
当你把人生尺度缩小,缩小到小于正常尺度。你看事物会更加仔细,更加有参与感,佛陀的一花一世界就是这种感觉。细致入微的观察周围的一切,把自己当作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参与到生活中去,带着浓烈的主观情感,肆意地诠释自己这个角色。人生尺度缩小的好处就是参与感强烈,会有感激生活,感恩一切的幸福感。缺点就是容易陷入细节,转牛角尖,玻璃心,当你特别投入到一个角色中的时候,微小的挫折对你的伤害可能都是巨大的,容易矫情。
如何平衡这两个人生尺度?每个尺度都有其应用场景,一个人的时候,我偏向于呆在山上看风景,当一个观众,只是安静的看,思考一些宏观的问题,获取豁达感。需要社交的时候,必须把尺度缩小,从山上跑下来,当一个演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感恩生活,获取满足感。处理情感类问题时,必须把尺度缩小,做到细致入微;艺术创作时,把尺度放大,思维要跳跃开,以期获得灵感。这点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最常见的是该缩小的时候收不回来,冷漠违和;该放大的时候想不开,纠结矫情。
大多数普通人的尺度难以提上去,整天讨论一些柴米油盐的琐事,哪个朋友买了什么东西,哪个食堂好吃一点,哪个口红更好看。我不是说讨论这些不好,讨论这些可以,把尺度缩小,讨论这些“小确幸”会增加生活满足感。但是不要整天讨论这个,精力应该集中在爬山的过程,你要尽早爬山,爬的越高越好,人生尺度拓展大了可以缩小。可假如一辈子自己的尺度就那么大一点,真的很可惜,而自己爬山最好的年纪就是现在。当你越爬越高,你会时不时地遇到跟你一样想法的人,当你们交流各自爬山的经历以及看到的风景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很值得的。当你爬山的经验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你经常只身前往的观景地站着从不同路线来的人,你们欣赏着同一片风景,分享着各自的动机和经历。有时会结伴同行,但更多是分离,各自向着山顶的光芒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