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村的天空(6)《亿钻箭队》
生有涯,知无涯!
简书村的天空很大,简书村的天空又很小。
昨天高中同学朋友圈又取了个交集,孔冬又把玩简书的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起了一个很牛逼的名字,叫作【亿钻箭队】!
成员:
孔冬:原解放日报副总编,现南山书院院长
钱智:银河无线总裁
秦帅:某市党委秘书长
潘文:中国民俗博物馆副馆长
吉恪:亚洲路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智稳:农民,网络写手,别号羊山耕夫
杨慧(女):秦岭国际学校教员
邱泉:西咸市委常委
宋涛:纺纱区街办主任
宗旨:内容平台新挑战
孔冬(主旨发言人/主持人):诸位,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共同商讨内容平台的新挑战,新机遇!
我提议每位的发言不要超过五分钟,捡干货说,然后自由谈论半小时。
吉恪:我认为必须流量为王,必须运用新媒体,每篇文章标题党,这样普罗大众才能入坑阅览。
潘文:我认为中国之所以文脉没断,还是要注重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人类发端之时并没有城市,都是从荒原走向城市,可以说没有城市人,如果硬要说城市人,那也是最早的一批荒原人,最早的泥腿子!所以说,荒原是根,乡村是魂!
钱智:刚才潘文谈到了荒原、乡村,我不敢苟同,既然荒原乡村那么重要,那为什么还要走向城市,说明城市是魂!城市更文明,更开放!所以平台内容还是以城市为主。
秦帅:我认为乡村为根,城市为魂!做到有机结合。
宋涛:我认为就我们社区目前的调查,了解到以下规律:现实的年轻人,为高房价所困,为小车所困,为结婚所困,为晋升渠道所困,内容平台必须尽可能多的反映这部分、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工作、婚恋等生存状况。
智稳:目前的乡村已经多年“有乡没有绅”,一个国家的文明富足,不要看城市,首先看乡村,现在的农村是一老一小,只见到老人和孩子,三十岁左右的壮劳力已经很少,二十岁左右年轻人几乎难见到!如果你见到,那也是休假出来,在城市呆腻了的年轻人。所以我认为要想国家长胜不衰,要在内容上多倡导年轻人到乡村去实践!内容也多反映年轻人在乡村的“二次开拓”!
吉恪:刚才智稳谈到了乡村,我有共鸣啊,想当年,我们简村的学生娃,上个学要走十几里山路,那时我们小伙伴们的奢望就是有一台手扶托拉机!要想“有乡又有绅”,我觉得还是那句“要想富,先修路”!我觉得是“好路”连接了乡村和城市,要修路,这是我们的强项,我愿为此尽绵薄之力!
杨慧:吉恪你要是把简村通往羊山生态公园的道路打通,这是绝佳的现实主义题材,我都要给你弄个大的,连续一周上头条!你信不信?!
吉恪:哈哈哈!我当然信,美女出马,一个顶俩!
孔冬:邱泉书记虚怀若谷,一直在那儿听,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邱书记讲话!
邱泉:谈不上讲话,我今天是带着两只耳朵听的!大家的发言见仁见智!非常精彩。我认为一个平台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内容为王!
1.要有海纳百川的气概:宽忍各方声音。
2.内容第一,商业第二,特别是目前的改革阶段,一定不能急功近利。
3.关于热文榜,一定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顾此失彼。要知道简书平台大多数写手还是喜欢纯文学的,商业化要不要?!当然要!但是一定要谨慎。我的发言讲完了。
孔冬:休息15分钟,接着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