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那点事儿第三部 14
北大的咖啡馆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特别是一到晚上,往来学生络绎不绝。
虽然咖啡馆的装修很是简陋,不过在照华的用心经营下,那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极具特色。照华当时在校内招了不少女大学生作为咖啡馆的临时服务员,他让这些小女生穿着统一的围裙,系上统一的白色发带,装扮得如同三十年代咖啡厅侍女的模样。每当夜幕降临,咖啡馆的窗玻璃就会透出暖暖的灯光,当你步入咖啡厅,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三十年代旧上海十里洋行的某一咖啡馆里一般,扑面而来的是咖啡那独特的香味,整个咖啡厅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小资情调。
由于我和照华是"铁磁",知道一些内幕。这里不妨爆爆料,他买的那种看似挺高大上的咖啡,其实就是一种速溶咖啡。
加工的工艺十分简单,当时照华用了个看上去比较上档次的大白瓷桶,里面装上开水,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把速溶咖啡在里面调配好,味道必须得调得不浓不淡,然后再准备一些杯子(那时候没有一次性水杯),大白瓷桶下面有个小龙头,拧开以后,冲调好的咖啡液缓缓流出,就这么一杯一杯地卖给学生。
当然,咖啡厅仅仅卖这种挺"扯淡"的咖啡是不足以吸引如此众多的学生的,它还有多种经营品类,比如说果盘、甜点啥的,基本能满足学生们的小资情怀。
对于具有小资情怀的顾客来说,咖啡厅的背景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咖啡馆里配置有一台四个喇叭的收录机,每天都会播放一些古典型优雅浪漫的音乐磁带,伴着满屋咖啡的香郁,外加上漂亮的服务员穿梭其间,还是颇有“小资”情调的,如此有特色的咖啡馆在校园内的吸引力自然不小。
这个照华,你说他土,他还挺会玩;你说他不土,他骨子里其实土的掉渣。为什么这么说,此处暂且不表,您接着往下看也许就明白了。
我们83社会学系出美女,就我目睹,好几个同班女生就曾经在那里当过服务员。
咖啡的利润率我估计高得惊人,好像我们班晓冬也曾送给我一包大约500克的这种咖啡让我尝鲜,我给他钱他死活不收,说不过就是几块的破东西。
然而这几块钱的"破东西"到了照华那里,卖的并不便宜,“加糖”、“不加糖”价格都小有差别,但都不低于3、2毛钱(具体我记不住了),其它商品稍微加一点价格,也卖得很快。
我估计仅咖啡的利润率就不会低于10倍20倍,或许还要高。
由于生意特别好,照华一天到晚也算是忙得昏头转向,特别是晚上,北大夜猫子多,男生和女研宿舍夜不锁门,所以夜里两三点以后,咖啡馆仍然热闹。
服务员还好,按照小时工资计价取酬,晚了就下班睡觉去了,但照华作为承包经理,必须彻头彻尾在那里叮班,没日没夜是肯定的,忙前忙后、忙里忙外是必须的。
这段时间,他基本没有时间上课或者读书,如果参加考试,“挂科”是肯定。北大规定,期末三门考试不及格——留级。
那时候照华本身就是一脸菜色,外加上身体消瘦,跑到校医院,托个熟人,干脆来了个因病休学一年,专心经营他的咖啡馆。
一年下来,他彻底实现了个人在校读书的“财务自由”。
当时我试着问了问他,你丫这一年赚了多少,他假装谦虚,诡异地说,赚了有4、5千块。
不过说实话,我还真不信,我估计他休学一年,净赚万八千应该差不多,这比我1981年为了四年工资,放弃上大学要划算得多,他晚毕业一年,并不妨碍毕业后的个人发展。
不过我这里算的仅仅是经济账,很是片面。
这种社会实践,对他本人能力的提升是全面的,他应该是当时北大在校生市场经济实践中的一个标杆式人物。
他是我们那时代校园市场经济的“先锋”,也是让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真谛的探路者,让我们真实领略到市场经济的很多微妙和魅力。
1985年暑假,我和照华一起去湖北宜昌做市场物价的一个社会调查(这是社会学系和有关部委合作的一个调查项目),一路上,我对这个家伙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俩从北京搭火车到襄樊,然后从襄樊搭火车到宜昌。记得到了襄樊火车站已经是半夜,我们在候车室等了4、5个小时,这小子困得不行,一猛子钻到长椅下呼呼大睡,我当时很是晕菜,这家伙怎么就这么“睡死鬼”托身,咋说睡就睡着了呢?
85年,商品经济开始席卷全中国,在湖北宜昌,市场经济也活跃起来,经济活了,人的观念也就活泛了,从曲阳出来2年多的照华,虽然仍然保持着曲阳人老实本分的特色,但“一年土,二年洋”,在外混了两年多的照华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甚至在宜昌和我这个又熊又屌的京城大院子弟,干起挺扯淡的活泛事儿来了。
我们住在当地一个不错的政府官员的招待所里,他开始对人家漂亮的女前台有点直眉楞眼,随后我们发现,宜昌大街上咋这么多漂亮女孩,得,晚上没事的时候,哥俩满大街看美女追美眉,使劲和宜昌美女套近乎。
宜昌那地方普通话似乎不大普及,我这嘴京油子腔调,和人家乱套半天,人家就是听不出个乐子来,由于这“鸡同鸭讲”,好几次都闹得挺无趣,照华也很无奈,其实并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巧妙、精彩,而是我们实在还没有摸清在宜昌马路上“拍婆子”的套路,也没有来得及学会几句当地的语音语调,所以很难得手。不过,在这次“拍婆子”的过程中,我发现照华比我还屌,他真实的演绎了什么叫“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精神,令我着实对他刮目相看。
那一趟,我们一起上三峡,走白帝,爬万县(万州),进重庆,在解放碑一带目睹了开放火辣的川妹子,遇到不少新鲜事,应该说,那是一次印象深刻的“背包”游。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在湖北、重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当地社会那种强悍的冲击力。
这次社会调研,我们最深的体会是这个世界确实变化太快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718111/74f211f49043eb83.jpg)
北大第一家咖啡馆,门口翘着二郎腿的男子就是照华,几个头戴白色头花的服务员,都是北大在校女生(资料照华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