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汇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一家独行

延安的窑洞风

2019-12-18  本文已影响0人  乔平_

文/乔平

一出火车站,映入眼帘的拱形门窗,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窑洞。

延安火车站的拱形门窗

到达下榻的地方,才发现入住的是窑洞式酒店,甚是喜欢。

我居住地窑洞式酒店

再看延安市,窑洞随处可见,有各式各样的形状,有传统的,也有经过现代化改装的。

位于宝塔山半山腰的日本工农学校

也许,窑洞民居的居住方式,承载了延安人民的精神依托?承载了延安人民的情感?否则,为何世代相传至今,融入社会和生活中方方面面呢?

半山腰的老窑洞

无论你站在哪里,往四周看,都是黄黄的山。直立的黄土,做边坡时需要有防护措施,远远看去,那些拱形护坡的形状与窑洞很相似,视觉上很是协调。

拱形护坡

资料显示,延安的窑洞分土窑洞,砖窑和石窑洞。石窑洞是用石条或砖做成的,坚固耐用。

大大下乡时住过的窑洞——土窑洞 我住的窑洞宾馆——延安大学的砖窑洞群

旧时的窑洞,是延安人民巧妙利用陕北自然环境的特性,依山而建的,是聪明与智慧的结晶。

对世世代代的延安人民来说,窑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累了歇脚,饿了吃饭。现在看来,窑洞留下了延安人民的日常起居样式,也留下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大大所住窑洞的内部土炕

如今,我们住在改造过的延安窑洞里,这种体验,别有一番风味。

窑洞宾馆内部

我想,延安窑洞,这种不一样的文化承载,承载的一定不是简单的生活居所。

延安人民之所以离不开它,不光是因为它冬暖夏凉的特性,更应该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吧,也许这就是一种坚持,一种传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