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精日”分子,中国人的败类社会热点

全民行动!和“精日”分子死磕到底!

2018-03-08  本文已影响162人  九犀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亵渎英烈着实可恶!

3月8日上午,外交部部长王毅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记者会从上午10点开始,到中午12点多结束,外长回答了中外记者的22个提问。在准备起身离场时,大家仍然争先恐后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提问机会。有记者大声喊话:“外长,对近来‘精日’分子不断挑衅民族底线的行为,您怎么看?”现场很嘈杂,但是王毅仍驻足倾听提问,听清问题后,严肃地手一挥,怒斥部分 “精日”分子的行径:“中国人的败类!”

王毅部长怒斥精日分子

事情要回到上月,2月20日晚,有网友曝光,两名男子身着日军军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战碉堡前摆造型拍照。警方很快抓获了这两名“精日”(精神上把自己視同日本人)分子,并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根据警方的通报,二人明知拍照的碉堡是抗战遗址,但为了寻求刺激,仍然身着日本军服拍照合影,并把照片上传至网络,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在警方的教育下,涉案的唐某、宗谋表示反省悔过。

2018年2月,两名“精日”分子亵渎 南京紫金山抗战碉堡

然而,类似事件并非个案,仅仅几个月前,上海就发生过4个身穿二战日军制服中国青年,乘夜在著名抗日遗址、爱国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拍照,恶毒亵渎烈士英灵的事件。事后,上海警方对涉案的五人进行查处,三人被处以行政拘留,其他两人被教育训诫。

2017年8月,4名“精日”分子亵渎抗战遗迹上海四行仓库

时隔几个月发生的两起案件,相关涉案人也都受到了相应的惩处,事情好像也已尘埃落定。但是,冷静思考一下,为什么类似事件会频频发生?如何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些问题应该也必须引起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深思。

首先,类似事件屡屡发生,说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位严重。多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要么课程流于形式,只为应付相应的检查,要么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这使得一些年轻人对民族的苦难史很难感同身受,难以达到真正的效果。个别糊涂蛋遭受一些歪理邪说蛊惑后,甚至以“精日”为傲。此次亵渎事件中的两个涉案人员,一个22岁,另一个25岁,都是刚刚走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如此年轻就走上了歪道,丧失了最基本的是非观,真正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

其次,类似事件屡屡发生,与近年来社会舆论空气污染严重不无关系。曾几何时,为了追求所谓的“娱乐感”,国内荧屏上出现了不少的抗战神剧,把本来非常严肃残酷的抗日战争无底线地娱乐化、虚无化。个别自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就标新立异,以所谓的探求历史真实为名在网络上泼污抗日战争,恶毒攻击为国家民族流血牺牲的抗战英雄。净化社会舆论空气,文化监管部门应该负起责任,不让精神垃圾污染我们的舆论空气,对恶意亵渎民族感情的有组织的行为依法严厉处分。

最后,类似事件屡屡发生,与缺少惩治此类行为专项立法密不可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在1994年5月就通过并生效了《反纳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对使用纳粹标志、口号和敬礼姿势,使用具有纳粹象征意义的标记符号、标语和徽章,呼唤纳粹口号等行为进行严厉惩处!而我国却至今没有一部专门法律对相关行为进行惩处。警方只能硬套《治安处罚法》中的寻衅滋事相关条款对相关涉案者进行处罚,涉案者违法犯罪成本实在太低。有一个好消息是,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已经提出了专门立法,我们期待这一目标能够尽快实现。

王毅外长怒斥其是“中国人的败类!”说明官方态度对此类行为是非常明确的。而要想真正铲除“精日”分子滋生的土地,必须全民动员,大家一起行动,打一场人民战争。2月份亵渎事件中的两个“精日”分子最终受到相应的惩处,主要原因就是网友的举报。这说明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对于亵渎民族感情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我们和“精日”分子的斗争注定是一场长期的“战争”。只有全民发动,不给“精日”分子留下任何活动的空间,类似事件才会销声匿迹,社会舆论、网络空间才能迎来真正的安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