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读后复盘(4)——目标感
目标感——你更有目标感,你就掌握主动权
我们的初始目标是想解决问题,但每次只要有人提出反对或质疑的声音,我们转眼间便会把初始目标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为什么会经常忘记初心,忘记自己的目标?因为在沟通的时候,有的时候沟通对象的信息会如排山倒海般的涌过来,事实中夹杂着情绪,情绪中有夹杂着评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要保证自己的主线任务不被干扰呢?
这个时候就要说到目标感。
目标感不等于强势。目标感也不是把“我要”挂在嘴边。它其实是一种想方设法的实现目标的能力。目标感的关键词是“实现”。
在正式说主要内容之前,这里有一个特别小的案例来形容目标感。比如给对方打电话的时候,目标要非常的确定——也就是电话号码不能错。否则拨错了电话号码,就找不到对的人,永远实现不了目标。
✔目标杆=方案力。
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人才是目标感强的人。
花姐的朋友杨天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明星经纪人。很多剧组和制片对于和她打交道都闻风丧胆,因为他总是会代表自己的艺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比如有一次杨天真代理的艺人参演了一部电影,杨天真就跟制片方提要求,希望她的艺人能站在海报的C位。
在众多明星云集的电影中,谁都想站C位,这太难做到了。但是她又给制片方提了一个方案,要求把这个艺人放到海外版海报的C位,这样她就愿意协调时间配合电影的海外发行,并多跑几个城市。
这就是目标感的威力。
李诞是这么评价杨天真的:
她在合作中拒绝了我们的很多要求,但每拒绝一个要求,她都会给出一个理由以及相应的替代方案。最终呢,按照她提出的方案落地后,节目效果果然不错,结果呢,是整个团队通过和杨天真的磨合都获得了成长。
在沟通中保持目标感,就是要把“我的目标”转化为“我们的方案”。
标准句式是“我们有一个目标要达成,对此我有一个方案”。
✔如何找到真正的目标?
在处理复杂的沟通时,怎样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又如何将目标感转化为方案力呢?
其实大部分的时候我们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太多,既要又要还要,以致不知道哪个才是靶心,这才会有目标模糊,甚至没有目标的感觉。
那么我们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即将要做的事和我最终要做的事是同一件事吗?
比如我们在学生时代,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好好学习这门课;在职场上呢,又因为跟上上司不对付,故意不好好配合工作;那么在这两个情境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是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呀。但我们的选择却是跟老师赌气,跟老板叫板,发泄一时的情绪。
那么这个时候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吧。如果你马上要做的事和你最终要做的事,不是同一件事就不要去做。在日常的繁琐任务中找到你最终要做的事,这才是你真正的目标。
✔上个台阶——6个月之后法。
花姐说在她在构建自己沟通中的目标感时,还会做一个思考的实验——6个月之后法。
6个月之后法顾名思义,它指沟通双方在当下无法拿出解决方案的情况下,想象来到6个月之后,并从这个时间节点回头去看,今天的我们到底需要做什么。
那为什么我们要定6个月这个时间点呢?
首先,6个月属于未来,可以脱离当下的很多现实的障碍,帮助双方打开思路。其次,他又没有特别的遥远,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想象和掌控的未来。
很多人强调三年展望五年计划,但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难估量未来三五年的样子。在这个意义上六个月这个时间最为适当。它是所有人都有感受,能想象,还有控制感的一个时间点。
✔本节重点内容回顾。
1、目标感的本质是方案力。具有目标感的沟通,不是抱着自己最初的立场不放,而是要把目标实现。
2、在沟通中展现目标感,可以使用以下句式,“我们有一个目标要达成,对此我有一个方案”。
3、当你觉得自己的目标没有那么清晰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一个句式问自己,“我马上要做的事和我最终要做的事是同一件事吗”?此时可使用6个月之后法。
所以,成功沟通需要极强的目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