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50天跟踪@易仁永澄#观察永澄50天实验#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60人  风灵潇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1天#

1、永澄:打通的喜悦!我的自我管理系统升级简史

纵观全文,大大是一名持续精进,不断挖掘自我,同时有不断迭代自我认知,让自己不断的暴露在黑天鹅高发区。

那么,跟大大学习的话就从“慢慢来比较快”开始,持续的更新内在系统。

五十天的目的,我的假设是大大可能希望通过50天的活动发现一批愿意共同进步,共同扶持的有韧性的伙伴,以慢为快,因上努力,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路上寻找获取巨大收益的可能性,一群人一起暴露在高发区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2天#

2、永澄:最近很火的那个词“跃迁”,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以从本文挖掘到几个内容
跃迁是一种非连续性的结果,而从文章中可以获得大大对于跃迁和非连续性的心里表征
对于跃迁这个概念如何进行描述实践与关联自我的过程,可以学习到如何打造概念库的实操:概念解读-案例描述-实操练习-联系自我
作品声音一定要做,不断的让自己暴露出来的的前提是暴露出来,没来“作品”就如同赤身裸体的站出来,而且发声是微弱的;
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是重要的,从解读篇中可以看到如何正确使用(物理学渣的我有点哭晕,补课是在所难免,行动吧,学渣君)
昨天的假设是以慢为快的验证,今天扩充下,验证如何通过以慢为快和作品累积实现普通人的跃迁过程的验证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3天#

3、永澄:到底什么才是低水平的勤奋?

① 思想决定命运。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思想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而我们的视角也决定着我们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的。
② 站在上帝视角看待,也正如大大所言的跳出系统外或者从真实世界看现实世界。人事网书很多时候用来做分析,我从人事网书来分析下如何跳出系统外:【人】从他人的角度看待,或者借助导师的高视角来看待,这是两种不同的“外”人的角度;【事】经历一些类似的事,通过事情的类比来看到当前的事情是否有效;【网】关系是构成社会的一项指标,关系网、人脉网络、甚至真实的因特网等,都可以利用起来,从关系视角来看待;【书】书中自有解决之道,大部分时候我们并不是开创者,很多时候历史上的人物已经帮我们经历过处理过,从历史来看待也不失为一个角度。
③ 跃迁是不同角度的变换,可能是我们自发自觉的,也可能是被动的。自发自觉的跃迁,是让自己充分暴露在黑天鹅高发所引发的一种可能性或者一种必然性。
④ 低水平勤奋是相对的,当我们处于适当层级的时候,当下适合的处理方法有可能无法产生边际效益递减的可能,那是一种低水平勤奋的可能表现;而这种处理方法对于第一楼层的人来说,可能会产生黑天鹅高发,那就是一种有效动作;而如果从高一层次的人来说,那可能是一个坑。因此,发现底层规律,按照一定的规律做事,顺流处事,很大层度上能够让我们避免走人低水平勤奋的坑,因为我们处于自我意识察觉中,能够主动发现和调整,进而避免。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4天#

4、永澄:为啥我要去霸占整个机场?

① 我对秩序感的理解
秩序感,我曾对于这个词的解释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而后,随着自己的实践,我给秩序感加入了一层新的释义,【在内在动力驱使下按照一定法则行事并坚守执行的规矩】。
② 秩序感是高速前行的有效法则
开车的时候,我非常讨厌不遵守交通规矩的人,尤其是横冲直撞、左突右窜的。
我认为只要在一定规矩下行事,那是最高效率的行动,堵车或者车祸等等往往是不守规矩导致的。
试想下,在高速路上(我们每天的时间),行驶的车就是我们做的事情,当我们做事如行车,在指定的路线下前行,那么如果一切都是按照秩序来的话,我们可以以最高速度不断的处事,而逐步趋近于我们的目标(达成),而且中间对于油门的变换是很少的,油耗逐步降低(边际效益递减),这样的行事是最符合我们的设想的。而一旦我们左突右窜的话,那么事情可能一团乱麻,一会儿我们在120码下行进,一会儿在60码动动,那么内耗是极其大的。
③ 构建秩序感
秩序是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内在稳定构建的法则,不论是从一天一个俯卧撑,还是每天读点书来说,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完成一定的事项,是最容易构建自我内在秩序的方法。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5天#

5、永澄:你之所以那么慢,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慢过!

我对于【慢就是快】和【快就是慢】都有一点点体悟。

【快就是慢】学习编程的时候,对于模板(俗称套路)我认为不就是那样,相当快的就翻篇了。此后往往每次看到模板的使用,我就有若累赘,感觉十分疲乏。现如今回想起来,我根本就没有学会,只知道了皮毛而已。最好的行动就是,今天把这个概念和用法深深的重新温习一遍,不断的重复使用,直至打通。

【慢就是快】同样是编程,对于另外两个概念,我历经一整个月才整明白,那就是【抽象】与【封装】,如何具象化和如何概念化,如何…… 一步一步的拆解和充分的实践,直至最后打通。现在的工作中对于这一部分的使用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思考就能够反复利用。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6天#

6、永澄:怎么用脑图来积累思维模式?

在过往的经历中,能力习得这个想法一直没有被我所重视,貌似我喜欢临阵磨枪,需要什么能力的时候,不断的冲刺练习,快速上手并实践。
回想起来,其实这种能力背后,其实应该是有一个底层能力不断的积累才让我有这种底蕴。而我所得到的技能则是结构化。

通过行动力法则了解到,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所产生的效果。毕竟大家获知或者认可我们的能力,那并不是说我的脑袋中有多少想法,而是我确确实实做了点什么出来。

因此如果未来有一天会爆发,那么现在的我至少需要掌握一项基础能力,那就是输出能力,不断的打磨自己的写作和演进的技能,让自己的声音发出。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7天#

7、永澄:目标从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

今天的工具十分好用,只不过我用的是替代品,脑图用的是xmind,计划还是omniplan,gtd工具用的是omnifocus(todoist还没用起来,甚是可惜,回头研究下)。

作为一名带过n个软件项目的人,脑袋中总有一种固化思维,凡事皆为项目。看到什么事情,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罗列需要的关键事项与里程碑,写下来,流程一体化,重复的事件就固定下来,从脑袋中剥离,让自己在流中高速工作。

不清楚规划了什么鬼,因为大部分都会稍微规划,无规矩不成方圆,下一件要规划的事就是职业化梳理,开始做,但还没理清楚内中有多少坑,但还是必要的不断澄清和梳理。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8天#

8、永澄:请你说服我啊,我为啥要学目标管理?

知识在我看来都是有用的,但这个知识是否要学,有一个前提,与我何用,用处多大。

①首先思考,这个知识是否符合自己的规划所需,是否在自己的认知提升的价值体系中
②然后思考这个知识自己是否有兴趣去攻克他,如果自己都没有兴趣,那么行途中会有畏难而退的风险
③其次要判断这个知识自己学了是一时之需,还是能够在将来符合边际效应递减,以便判断资源投入


#观察永澄50天实验-09天#

9、 永澄:如何用极简的方式面对复杂的持续成长过程?

如果谈收获,你今天从文章里获得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你现在正在什么期?如果你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里,只做好一件事,你要做什么?

目前应该是处于维持期转下一个探索期的阶段。
当前的工作已经相当得心应手,但对于下一阶段做什么,如何发挥作用,仍然在不断的探索,寻找突破点。
下一阶段的探索期,我现在在做的是对目前的职业做梳理和复盘反思,同时通过不断的试错,期待能够找到下一个阶段的重点目标,并持续。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0天#

10、永澄:来,我帮你把思考的方法串成一个体系

“过往,你在思考上出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接下来你要开始培养思考能力,你希望从哪里开始才能做少得多?如果40天之后,我要招募一些思考力强的伙伴加入我的跃迁学习小分队,你要在40天里做哪些准备?”

理解力或者说独立思考的能力,我首先想到的是几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批判性思维》《提问的艺术》等,从如何识别论点、论据、论证、理由等属性入手,通过范式思考,套用模式思维(虽然一定时间内可能会造成自己的思维定式),不段的思考“为什么(不)”“怎么样”“是什么”等,来反思是否有陷阱,是否正确等等。

通过不断的从一个范式一个范式的锻炼自己的思考方法,让自己逐步形成自问的方法,这样就能够不断端锻炼自己的思考力。而是否能够跃迁,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和探索,让自己做好迎接爆发和机遇的准备。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1天#

11、永澄:范式,你必须了解的关键概念!

【WIKI解释】:范式(Paradigm)是指在科学领域和知识论行文中的思维的方式,是在某一个指定时间内一系列限定某一个科学学科的活动。

——“思维方式”“限定”“一系列活动”“指定时间”——

我的理解,范式应该是一系列能够自动执行的规范化的底层规律。用于类比,我认为,就好比编程模式(或者设计模式)应该属于一级范式,再则例如黑盒白盒可能是测试流程的一种范式,而A段架构和B段架构则是高一级的架构范式。

例如生活中的打水,从拿杯子,放杯子,打开水龙头,盛水,关闭水龙头等等一系列动作,这个可能是一种标准化的打水的流程范式。 而对于水龙头备好的自来水的水利工程,则不属于这个流程。

回归我们的学习模式,黄金思考圈可能是一种模型,GROW是一种模型,等等这些构成了认知思维的基础范式,基于这些模型的基础范式,架构的目标管理、或者个人管理等等是高一级的范式,内化操作系统则属于更高级的范式。

尚不清楚是否正确,且按当下的理解,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从编码-设计模式-编程模式-流程模型-架构模型等等一系列都是在范式提升的基础上提升能力,而从更高层次的范式去看,所有的底层模式细化下去就会有响应的下一级的范式支撑。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2天#

12、永澄:深夜反思,我又被自己的傲慢蠢哭了

“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蠢爆了呢?你有没有感觉自己蠢爆了的时候,如果有,那是件什么事?事后,你自己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蠢爆了和跃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觉得自己蠢爆的时候非常多,譬如做项目的时候,有人提出来一个思路,而这个思路在早期其实已经想到,并在方案中提及,只是后来自以为是的把这个内容从试错范围中去除,直到项目中期才发现其实这个思路更好,只是自己不清楚这个技术坑而已。

在譬如买房,在买房以前,总是朝三暮四,这个不错,那个也很好,甚至总跟别人宣传这里要扩建什么什么,那里政府公告要成立什么商业区规划,等等之类,就是自己迟迟不出手,知识与认知不协调导致自己的决策紊乱等等。

反思,升级决策体系,并让自己逐步养成了做事三思而后行,行动过程做到决策导向,不清楚是好是坏。

发觉自己的不足或者蠢爆了的时候,只有沉下心来反思和复盘,自我剖析,才能够逐步的走向跃迁的道路,虽然不一定能够实现跃迁,但能够踏出第一步,让自己暴露在黑天鹅高发区域内,至少提高了跃迁的概率。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3天#

13、永澄:没有“必要难度”,你再努力也没有用!

  1. 慢就是快,突然想到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路上实验了千来次,在必要的时候慢下来,不放过任何细节,面对未知的有难度的事项,这种“慢慢来”的笨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同时,这种方式也能为自己构建一定的护城河
  2. 难度系数或者必要难度,在舒适圈内,往往难度系数小于等于一,也就是毫不费力就能够让自己快速执行。只有当突破能力圈学习的知识,并付诸于行动,才能够把难度系数提高到大于一(但不要突破到噩梦圈),这样就能够让自己加深理解力
  3. 反复,在一定难度的基础上,深挖渠,高筑墙,不断的锤炼,就好比雕刻,一次可能只有划横,不断的划就可能深度的磨印,打造成可视的形状,形成印象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4天#

14、永澄:我要将系统改名,请你帮我投票选个名字

概念是对自我意识对认知的认定,我印象中最搞笑的一个概念的关于地域划分的一个认知,譬如某某省份眼中的各个省份的人,譬如对于北方的认知,有可能是“北方蛮子”,对于南方有可能是“南蛮入侵”,对于广东,有可能是“吃货世界”,对于新疆的,则可能是“切糕羊肉串”,诸如此类

那么这是一种标签,自我管理系统是一种标签,是对自我成长体系的一种认知,操作系统是一种标签,内在世界是一种标签,其实好多名词是一回事,而为什么我们要追求不同的概念认知,我想概念是自我对于认知的一种理清和沉淀。不同的概念范畴,会扩展边际,会存在自洽问题的不同等等。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5天#

永澄:改变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更需要温柔对待

坚持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这个词,总感觉有那么一股苦闷的感觉。
我更喜欢的词语是“挺进”。
我喜欢看点书,一直在看书,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总觉得看点书还是不错的。不过,我身边的人,从家人、朋友、到同事,都会持续不断的打击,“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哟,真勤奋啊,又在看书啦?”……
一开始,我的心情总是千万只草泥马不断的奔腾而过,老子看书,你们瞎比比个球。不过后来我也想透了,他们爱咋咋的,我只愿心中独留那一份看书的喜悦。

文中“世间永恒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这句话,我很早就知道,也很喜欢。不需多加言语,不吝奉上我最真挚的心,这句话是改变与不变的真淳朴的描述。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6天#

永澄:我又遇到了生命里的贵人

生命中匆匆过客很多,贵人亦如是。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如果说我的人生轨迹发生的第二次变化,那就是从初中开始(第一次是在小学三年级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时候,我哥让我发现我自己的能力)。
上初中以前我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即使在奥数中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成绩,面对老师的质疑(是不是抄的?好吧,能够把周围都排不上号的考卷抄到全县第二,我抄的能力也不错,自我安慰下-_-!!!),我仍然内心自卑,同学要去我家,怕他们觉得不好,诸如此类,所以一直扮演者一个坏孩子的角色,企图展示自己,又或者回避自己。
直到初中,班主任找到我,说让我当班长,我勒个去,我直接说,我不行,没当过班委,而且班上好多之前的各种班委(主要还是自卑)。他就给我激励,不试试看,怎么知道不行,我相信你。然后在我的6年中学生涯中,他从学习、管理、心理、技能等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指导我,带我走了一段不可思议的路程,即便高中以后不在是我的班主任,一直不变的支撑着我。
他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就是,相信自己,去试试,不行就让自己适配他直到行。

当然,路上风景依旧,已然过去十余年,贵人提携走的事情,我已觉得如是乎,大学的导师(好多个),实习的导师,上班后的导师、经理,师父,大大、各位师兄师姐等等知识圈的大神,数也数不清,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是目前我能够想到的回报,实在不知道其他的如何回报(只能拿个小本本记下来,默默记在心中,等到召唤)_~~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7天#

永澄:下一版本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构思

经过反思,我发现自己面对问题的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然后就是想要如何解决。

【路径】:根源是什么?-- 是否需要第一时间解决 (存档)-- 有没有解决方法?(存档)-- 如何解决? -- 得到什么 -- 反思

而我解决问题的时候存在两个瓶颈是无法解决的时候会焦虑或者失落(通过分身术搞定),陷入细节(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跳出问题,回归系统和根源看待问题),不过说实话,就目前而言,跳出系统这点我往往会忘记,这个需要我不断的锤炼。

而解题方法是一套固化的思路,今天看完以后,我觉得虽然自己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系统,却没有系统的整理和输出过自己的解题方法论。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8天#

[永澄:如何站在自组织的角度理解目标](http://mp.weixin.qq.com/s/W-mZEQ4kRIL2qxnRwz45tQ

说实话,此文是【坑】,必要难度的存在,导致需要不断的消化和理解。但是,此文亦是【梯】,一个从自组织角度深入理解目标的梯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默默的打印出来,回头慢慢体会,先不发表感言,先留言吧……)

我亦发现,在自己设定完目标以后,什么动机、驱动力、必要条件都会随之而来,(反之亦然,有了动机、驱动力去找目标确实是可能存在的)。不过,我的理解是以终为始,当设定目标以后,有了一种可能性(那东西是我的),所以就拼了老命去追逐。

目标我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持续性的给自己一定的目标去追逐(有时候不知道干嘛的时候,就定一个目标,然后就去做,做不对了就调整【试错】)。当然,有时候,目标我也会放弃,当我想要放松的时候,可能爬沙发看剧,当然这个如果以【娱乐】为目标,也说得过去吧_

目标的目标(元目标?),学而时习之,在目标中增加一定的可变量,是我最近在尝试的一个做法,目标一般要求SMART原则,清晰可视化,而我在尝试做的是,场景化,目标存在的多种可能,如何机动应变,让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或者说更具有突变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19天#

永澄:我就是自制力不够,有人监督的话我一定能干好!

【反思】
自制力或者自控力,当前的我觉得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果上求果的操作。本质上都是偷懒的,都是追逐利益的。偷懒的人靠自制力去追逐一项事情,除非这件事情是有利益的,不论这个利益是真金白银,还是内心的满足。
【如何自制】
我其实并没有很强的能耐去做到自制,我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制定目标,这个目标是我能够够得着,但是又有利益驱使我去追求,发自内在本能的去做。
而通过所谓的流程、规划等等技术,都是为了让自己变懒,自动化的成果就是保护好内心那一股火(利益)。
【标准】
做事情,一开始我总喜欢用神级标准来定,而最后发现我做不到,对,实际上是做不到,那么我只能退而求其次(定一个自己能够够得着的目标),譬如高手标准(高于最低门槛),确保自己能够持续不断的做下去,而不至于放弃。
通过最初阶段后,在逐步释放{神级标准}这只野兽出来施虐。
【收获】
因上努力很重要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0天#

[永澄:终于搞定了卡片积累系统选型工作] (http://mp.weixin.qq.com/s/9C452zjwy8wyPoiy0xm61A)

卡片我也是从开智听来的,然后按照6种开篇类型扩展了两三种其他类型,形成了自己的卡片收集包。
在Mweb+iCloud+Gist组成了自己的卡片系统,电子版本。
虽然我自己买了一堆的B5便签纸作为附属,但说实话,并没有多长时间实际用纸质版本的卡片。反而是电子版本的卡片收集了一堆。
收集完卡片,发现自己的思路和思绪会好很多,我终于确认了一件事情,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特别是我记性不大好的情况下,我更加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卡片系统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1天#

永澄:想变得优秀,有个很高级的套路

力争第一,这貌似是一条关于竞争的说法,其实这条理论是最朴实的真理,因为谁都记不住第二是谁。
就好比在学校里面,有人争当班委、学生会委员、团委、甚至不行就是社团第一,在职场上亦如是,优秀员工、领导、领导、领导(不是打错,是强调)。
每个人在自己的领域独领风骚才能冒头(宁为鸡头,不当凤尾),鸡头引领时尚,凤尾则是思维,何不当凤头呢?

第一的信念从未如此清晰的表达过,就好比励志为圣人的曾国藩,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投资家查理芒格。
我励志以他们为榜样,不断的探索,以他们作为对标。对标与实践,从当下做起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2天#

永澄:我想做个极高门槛的目标类社群

今天的文是一篇极佳的反思范例。通过目标目的反思、优劣、可能性以及行动等对标活动进行自我检查。
我最需要反思的是参加那么多活动,我的目标是什么,因为我已经有点忘记初衷,在追求数量,因参加而参加。
最大的感受是,彻底的打脸,我的人生标准之一是慎初,而参加活动不断的冲击着这一标准的底线,感觉非常不好。
而现下我已经开始反思自己,并开始规整自己的初心,归并需要实际参与的项目以及打造支撑的系统、落实输出内容,通过每周至少一反思,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路线,至少看起来能够朝着初心不断前行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3天#

永澄:有些错,犯了就犯了,闹情绪没用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记得,我有一段时间,很不喜欢【犯错】,或者追求完美(导致有时候不敢动)。那时候,我非常抵触听到程序不行、流程不好等等一系列负面信息,我曾认为我是team leader,有义务让整个团队处于完美的状态下运转,让团队开发出来的项目完美无缺。而这样的心态下,我活的非常累,或者说状态非常不好,情绪暴躁,乃至有一定时间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team leader。
而后,我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一句话“没有bug的程序不是好程序”(貌似是抄袭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程序没有完美的,人都会生病,更何况多人协作的团队。
改变了自己的思路以后,我开始接受mvp,逐步推进,对于bug或者流程问题、甚至其他管理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清楚这是否是一种成长中追求完美或者抵触心态的僵固型心智,甚至我都没有正面抵御过,抗不过去,换个心态,绕道而行,貌似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4天#

永澄:你的回顾里,重要的是缺少一个模式

【理解】
大道至简,简约不鸣。
小A的努力毋庸置疑是拼命的,如果能够在一定的框架内努力,那更加美好。
当所有努力如果能够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前进,那么这股力量是极其恐怖的,就好比复利模式。

【思考】
复利+边际递减
一次递增:通过让自己的价值不断的扩展,用模式、系统构建起自己的体系,打磨成可识别模式,就好比【1+1=2】一般简单
二次递增:通过大规模协作,二次复利模式递增。

【投资回答】
【广义】身边的贵人都是投资人,不论是家人,还是师友,凡愿意投资时间在自己身上的,皆可为投资人。
【筹建】自我增值模式,是一个好的预期,从固定范畴内的目标指引,诚信、靠谱、求真,不过我想第一个问题是去了解下【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网络是怎么识别模式的】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5天#

永澄:用最简单的逻辑看懂《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通过今天的文章,学到的最好的两个概念:升维后的降维打击、多领域后的跨界打击
这本书和这篇文章在一定的必要难度的基础上,将“降维打击”从不同角度不断的加深了我的理解。不论是深化对维度认知、非连续的认知,还是附能的认知,都在一定程度上说开了。
同时,多领域的跨界打击,在提升到底层思维逻辑或者高维度来看,多领域在更高维度下体现的往往只是同一个维度的不同体现。
这或许是维度认知最大的可怕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6天#

永澄:为什么完成一件事之后会懒惰?

战略的意义在于指导战术,战略在某种程度上简单的理解可以说是目标,我要做到什么,战术则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达成战略意义。

战略的核心在于其处于统筹全局,确保方向不会偏离。
战术则在于快准狠的达成目标

目前战略的套路,通过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管理,通过5个WHY,GROW(即目标达成术的一些工具)进行统一调控。但并没有完全形成固定化的套路模式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7天#

永澄:遇到Scalers就会被碾压

从文章中收获几个关键词:概念思维、系统思维(学科范式叠加)、少做多得。
跃迁活动已经跟完,我做的是最低目标(刚好碰上娃出生,没有做到更高标准)。给自己制定9月目标的时候,定下了跟着古典学习的同时,复读本次跃迁共读的内容,至少达成普通标准,输出跃迁笔记和读后感、形成跃迁方案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8天#

永澄:如何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跃迁实施方案?

研读了下8类25个问题,类似在目标达成术中的“PORT、GROW、Risk、8Can、达成路径”等的高级话术,而且这些问题,可以应用于目标达成领域。

类似于目标达成术的话术模板,非常高级,如果对于每个目标方案都能够按照类似的问题进行策问,形成心理表征,那么至少在目标应用领域可以跃迁到另一个层次


#观察永澄50天实验-29天#

永澄:为什么有的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降维打击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升维达成。
今天的问题没想清楚怎么回答,简单记录下自己的理解。
解决问题利用降维的思路,跳出当前的框架看待问题,抽离自己到系统外,站在更高层面来看待问题的时候,可能问题就已经不存在。
譬如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希望自己要早起锻炼身体(晨跑),可是跑到一段时间,就发现身体受不了,后来跳出自己晨跑这个维度来看,晨起+跑步可以拆分、跑步改成其他锻炼方式可以变更,只有跳出局限的晨跑某事维度,这个问题就不再存在。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0天#

永澄:万物互联是如何通过系统来影响我们的成长的?

【“请你通过任何方式去找寻到,当万物互联之后,会对我们有哪些影响?我希望你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思考,而不是随便找几条贴上来。请至少找到7条内容。"】

  1. 人与他人的关系
    1) 跨越了空间限制——视频
    2) 跨越了时间限制——留言
    3) 跨越了可能性限制 —— 撤销

  2. 人与自己的关系
    1) 历史对话 —— 两个微信
    2) 对外宣传

  3. 人与世界的关系
    1) 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引入(便利、实时、智能化)
    2) 维度了解:VR、AR等
    3) 信息不对称加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1天#

永澄:遵循这条规则写文章,让他人对你的好感翻倍

【你有没有在哪个细节点上会对自己特别高标准要求,并因此而受到意外惊喜?如果有,请讲讲这个标准是什么吧。如果没有,接下来,你准备将哪件事情的标准提起来,并且像我一样写下来呢?】

第一次看到数字结构的要求,【一、(一)、1.、(1), ① 】,一直习惯word里面的书序,1.a)*

细节点没有关注,有时候自己写完文章,总觉得有些别扭,发现自己在时序结构的这种细节没有深究过,或者这就是普通和高手之间的差异。

想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在细节的标准没有提出来过,很糟糕的感觉。那么就从自己在写邮件上作为第一个标准实践,记录下自己写邮件的细节规则开始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2天#

永澄:问题的唯一原因,用三层系统给出解释

【请使用三层系统的方式,按照套路分析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着找到问题发生的关键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如果依然解决不了的话,那给出你要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

【问题】
写内容要求自己一定要想清楚在写出来,而往往想到最后发现自己想不清楚,导致没有写

【三层思维】
【有效】每个文章都存在内部完整的逻辑,想清楚在写出来,会下笔如有神
【悖论】一次性将一个问题想清楚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自己被堵在某个端口是很正常的,甚至自己想到最后会忘记掉最初想什么
【解决】通过卡片式,想到一个问题,先把自己的思路记录下来,然后定期去回顾和整理思路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3天#

永澄:怎么样,这么有启发的游戏,是不是一看就会啊?

【如果今天的文章可以让你审视自己,你是否出现过高估自己能力的情况?是否因为高估能力而导致出现问题,自己逃避或者推卸责任?在未来的学习成长中,你怎么避免启发感带来的陷阱?在这次的《跃迁》共读活动中,你准备将自己的行为做出哪些调整?】

我经常性的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譬如高估自己能够在同一时间段内,高效的完成三四件事情。或者工作的时候,低估自己在架构方面的能力,不愿意跟别人争。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能够适应性的评估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和数据分析,记录自己的能力评测,不断的调优自己的评估能力,尽可能让自己避免在同一个坑或者类似的坑不断地跳入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4天#

永澄:如何用分形原理思考战略问题?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很努力地在做事情,后来发现,自己在做小分形里的事情?这件事是什么呢?如果让你对自己进行一次整体视角的规划,你会思考哪些事情?】

【反思】
我在做事的时候很经常的“懒惰”,掉入到“在战术上努力,在战略上麻痹”,譬如自己很努力的【读书】,读了多少书,而没有思考为什么读,读完想要收获什么
军队已动,粮草还没有。不死也得死。
调整到更高的视角来看,以终为始,想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职场目标、简单一点读书目标是什么,然后依据这个目标不断的拆分,按照需求,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清楚自己需要提升的能力,向对应的人事网书学习,或许会收获更多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5天#

永澄:不带金箍,无法救你,带上金箍,如何爱你

【在你眼中,永澄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次看到大大这么感性的分享一篇文章。
不论是从文章还是后宫团等的接触,我眼中的大大是一个理性对事,感性对人的这么一个人。而对标西游记的话,那么“唐僧”这个人设应该是一半以上能够符合的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6天#

永澄: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发现它不仅不对,还挡住了你的发展?当你突破之后带来了一段巨大的成长和提升?】

【思虑】
事务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变更他的状态。而当外部条件发生轻微的变化以后,就会导致事务的人设轰塌。
譬如地心说、日心说、天圆地方等就在一段时间内引发类似的经过。
对于个人而言,在我工作了两三年的时候,当时一开始快速成长的一些方法,在一段时间内让我感觉自己很牛,而在之后,我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继续成长,而且那种方法在我在带人的时候反而成为阻挡我发展的一条路。而后,转变为带人的方式后,才变得成长到另一个阶段。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7天#

永澄:茫然的时候,要重建你的意义感

【你认为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认为观察我的跃迁实验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跃迁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

很突兀,又很有价值的一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
大部分时间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有时候我们常常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曾经有过一个老年朋友,他在创业的路上一路拼搏,而当成功后,他找不到下一步的意义,同时又到了60岁,就自我退休了。当他退休后,我发现他人变的很颓然,一股“死气”穆然而生,没了有往昔的那股意气风发。

我的人生意义,其实,目前我并不清楚,这段时间有点放飞自己了,回头好好思考下。
观察的意义,在于近距离观看高手的跃迁的逻辑和方法,而同时也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秩序感和跃迁的蓄能。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8天#

永澄:成为幕布布道师

恭喜大大占道幕布和ProcessOn。

【如果你想要借助一个平台实现自己势能的拉升,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结合自己的能量,做作品声音的输出和分享。
通过连接点的放大作用,做能力跃迁的蓄能。

【你如何识别哪个平台有机会,可以去站位呢?】
平台,目前非常多,而平台是否有机会,有能力,首先会考率是否能够结合自我的发展来进行定位。
其次,判断这个平台是否在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符合发展趋势
再次,判断平台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自己的能力,判断是否能够及时介入获取到红利期

【如果你要通过幕布展现自己,你会怎么做呢?】
道器术用,工具就是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幕布最大的效用,当前对于我而言就是结构化思维以及系统思维的养成,通过幕布把自我结构化思维和系统思维的成果呈现


#观察永澄50天实验-39天#

永澄:为什么“做多”是一件高概率错误的事情?

做多,我有一个经验或者说教训是非常之重。
此前,有开发过一个软件系统,当时客户不断的提出需求,也就是需求边界不明确,当我们开发好第一个版本以后,由于不断的需求冲击,为了各种展示,各种个性化体验,不断的往软件里加入杂七杂八的东西,最后,维护这个软件的团队都快撂挑子不干了,因为连升级都已经无法准确的判断和圈定会涉及到哪些干系人。

最后的最后,我们把软件“推翻”,只留下核心业务,对系统进行了架构改造,使用了开放式的框架体系,保留核心业务的流程处理逻辑,通过定制化的流程插件进行管控定制,实现各个奇葩的需求和兼容性,而从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系统的【熵】的稳定性,避免迅速消亡。

同时,通过开放的插件简单的定制维护,使得维护人员和客户都能够逐步的参与到系统的自我个性定制中来,大量的减少了系统的运维投入。这就是做少开放的一次血的教训。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0天#

永澄:接下来,就是要一起实践跃迁了!

【这是我开始回补的第一天(往回补),此前十多天宝宝出生,没有及时回来跟文章解读。】

世界上大神很多,而自我内心的小我至少会有两,一个会如题所说,那是大神做的,你不可能;而另一个则会说,拼什么他是大神,你为什么不可能?要如何去做才能达到。

往往我会依据事情的本质,让几个小我打架,充分的进行自我认知的探讨。
如果真的超出自我能力价值到恐怖范围的话,就可能会退回来,思考如何逐步跨越,而不是一次性跟上。
而如果在自己的认知范畴或者能力体系能够够得着的话,那么就会充分思考,摒弃自我满足的可能性,分析如何达到,大神的体系如何处理,如何形成自我的行动计划,然后按照认知-目的-行动-反思等流程逐步做起来。

不过,有时候,自我评判会有误差,在反思环节会进行微调。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1天#

永澄:睡了40个小时的体验报告

【忙活了将近20天,养儿方知父母恩。】

回来第一天,就看到大大生病的文,还是希望大大能够好好休息。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产品上线。
当时全力拼杀了将近一年,终于到产品上线的时候,自己的身体突然扛不住,然后就生病发烧了。
可是,自己想想为了这个上线,已经和同事一起那么久,不可能在最后一刻放弃。所以就坚持的等到产品上线成功才过去医院。

不过现在回头想想,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时间发生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过去了就没了的。
生病的到来肯定是事先有预警的,身体会发出各种不好的告示,所以现在我每天都会注重休息,养好身体,其他的才有可能谈起,偶尔的几次超支,才有厚实的身板扛起。

当然,这是平时的准备,而这也是为了预防出现重大事情的时候,自己的身体第一时间不行,而是让自己的身体作为第一基调,成为自己冲锋的后援粮草。付出所有的基础是自己有。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2天#

永澄:意义、目的、目标、资源的关系

以爱之名的,记忆中好多。
父母的,老师的,上司的,同事的,朋友的,诸如此类,不胜繁举。
有时候,所谓的“这都是为了你的好”,站在某一个特定的价值体系或者某种观点之下,确实如此。
反之,若价值体系不同,或者所处位置不同,可能看到的又是不同的景象。
遇到这种情况,我通常之下都会表示感谢,这是他们的关心。然后站在多方位的角度独立思考,此事是否是对的,结合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自我选择。
不以摆脱为目的,而以事实和价值为考量。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3天#

永澄:目标,必须要像渴望呼吸一般?

【你有没有被某一句话、一个故事在激励,当自己没有能量的时候,这句话、这件事就会给你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往前去?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吗?】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说人话,那就是“勿忘初心”。
这句话对于经常精神飘忽不定(注意力缺失)的我,很有能量。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时不时就会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而不断的“开拓”,导致自己过了一段时间,会发现自己不知道偏离轨道有多远了,而“慎始敬终”则会提醒自己要关注自己一开始的初心,想想自己想要的内容,强行把自己拉回来继续前行。

而如果一定要给自己鼓鼓劲的话,或许“Come On,You Can. Just Do It ”说不定就是给自己鸡汤的另外一句话吧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4天#

永澄:当能量不足时,到底要怎么办?

【没有能量的时候,你都是怎么处理的?今天的内容给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你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没有能量的时候,自我安慰。
我并没有建立稳定的能量补充系统,当自己没有能量的时候,有时候会看看电影,或者找找鸡汤文,找朋友聊聊天,释放一下。
一方面找点刺激补充能量(激增),一方面放缓能量使用(储值)。

而今天的文中,从导师、圈助、密友,社会团队等几方面解析了如何构建自我的能级支撑系统。

下一步,就是先构建圈助。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5天#

永澄:想让自己停几天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然后一段时间的育儿压力,在回归到工作中来,感觉会有点不适应。
初步体会到【过犹不及】的感觉。
凡事能够适度最好,但是这个度又很难把握,不清楚如何控制,往往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拼了老命想整好,但有时候真正突破的时候是在准备放弃时候,放松下来的那一刻。
【度】这个字,或许会是我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不断钻研的一个奥义。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6天#

永澄:尝试写个小册子——如何生成知识专题

【你要不要写一个什么样的小的知识专题呢?如果你要写,你想写个什么呢?如果你要联机写作,你要怎么做呢?】

知识专题分享在于想分享什么。技术专题,目标类,等等。
我在公司内部做的技术分享和业务分享主要是通过word和github模式编写的文档
而对自己,则主要通过md(主要使用mweb和markeditor + gitbook),这两个工具可以自动生成静态网站和pdf格式,当然练级的话,我会推荐使用github,各传各家,很容易协作。
暂时目前没有特定的专题想起来要写。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7天#

永澄:积超送来了认知体系全新的破和立

【感叹】
破而后立,大大的体系又经历了什么鬼畜般的成长。

【文后反思】
我思故我在。我存在本身就是我思考的结果,而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如果我尚处迷茫,那么一定是有什么东西阻挡了我的视线,还没有让我一眼望穿的欲望。

佛说:去我执。我执,是我在寻找旅途上不愿抛弃的东西。而这种我执有可能就是存在的意义。去掉我执,有可能就把自己存在的可能性去除了。那么还是不要固执的去追逐所谓的意义,我存在就是我的意义。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哪里”,或许最好的回答就是“我是我,我来自厦门,将去上班”“我是我,我来自地球,将向死而生”……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8天#

永澄:每个人都可以快速上手的最小成长策略是什么?

【反思】
成果作为成长的最小策略,是一种不错的想法。以前一直把【应用】作为成长的一项指标。现在想想,应用也是一种成果,只是无法广泛流传,只是在自己的工作生活范围内进行实践和使用。
当我们自己看过去很努力的时候,很有可能只是在低水平勤奋,而成果的展示是对当下学习和工作的一项有效校验。
那么,最简单的成果输出,那就是展示,而写作就是最好的展示,用文字用语音等讲述清楚或许是不断学习的一种印记。当然,【应用】仍然会是当下我在实践理解的最好的表现,当能够应用的时候,至少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如果你给自己定一个3天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提前思考它的成果并推进完成,你会选择什么任务?你会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并向我反馈么?】
3天可完成的任务,那就把成果训练进行特训下。
a) 阅读文章,并留言 —— 成果:留言
b) 如何阅读和输出留言 —— 成果:一份最小的知识专题


#观察永澄50天实验-49天#

永澄:系统思维是什么-01?

【学习】
系统思维是一种很高级的思维,个人理解中,系统是一种稳定性的集合,通过输入和输出,是可预测范畴的。如果一个系统一致的输入得到不一致的输出,那就是存在不确定性(随机)。
而现有系统的升级,往往是由于bug或者说是异常粒子引入导致的进一步的更新。

【你所处的竞争环境中,你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中,你所拥有的白箱系统是什么?如果有竞争对手(或者领导)优于自己,那么他的白箱系统优于你的地方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不好回答,思考许久,在当前岗位上的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架构逻辑的流程化落地,而跟其他人相比,在成果展示或者说报告呈现的时候,在图示和语言表达上,比较弱鸡


永澄:系统思维是什么-02?

#观察永澄50天-50天大结局#

【这四个价值中,你对哪一条感受最深?你能举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吗?】

决策和改变。
① 多维度的系统思维的价值是无穷的,它会给决策者带来稳定的思维方式
② 输入可以通过系统驱动输出、输出可以倒逼系统来调整输入
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看,多维度的系统思维,能够让我们至少保持在一定的稳定时序内,统筹考虑,避免了自己的单向思考掉坑
其实,系统内部形成自系统的循环,输入输出元素之间形成相互的连接和联结,有可能引发质的改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