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好故事哲理美文飘香瓜田

总想轻声把你呼唤

2023-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默怡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恍惚间,童年已渐行渐远,在过去的日日夜夜里,有许多令我难以忘怀的故事,有不少使我感动的人们,还有给我以智慧启迪的书本。

也不知道我一岁的时候抓过周没有,但是母亲一直说我从小就喜欢书,看见其他的东西都漠不关心,但是只要看到了书就会两眼放光。

在其他小朋友都玩泥巴的时候,我总是捧着一本书沉浸其中,尽管那个时候我还不认得字,但是天性使然,我对于书本天生有着其乐无穷的兴趣。稍大些的时候,我便缠着母亲教我识字。

在我幼时的印象中,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普通人家辛苦一年,到头来也不过仅够裹腹,所以我在父母的脸上并不能常常看到笑容,更多的是因为生活的压迫而略显忧郁而无奈的神情。

但是,很奇怪,我缠着母亲教我认字的时候,母亲会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农活,显露出难得的喜悦,如同太阳冲破久久阴沉的天空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照耀着我小小的心灵。

哥哥比我大三岁,上学也比我早三年,所以,我刚开始接触到的大抵都是哥哥的教科书一类的书,自从母亲教我认得了几颗字,我每天便更加迫切的等待哥哥放学回来,因为在小小的我看来,他的书包里仿佛装着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

每天下午他一放下书包,我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疯狂阅读,之所以说“疯狂阅读”,是因为当时哥哥的书包里每学期就那么固定的几本书,我却翻来覆去的看,不厌其烦,连经常来家里串门的二婶都说,这小子将来定能中个秀才。

终于推到了我上学,可小学前三年的书本上所有的内容,我早都已经看了个遍,也看了个透,我上了半学期,竟然开始因为无书可读而烦恼,哥哥的教材也不能够满足我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好奇心了,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从哪本书上看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我知道“行万里路”或许对于彼时的我略显遥远,但竟在心里默默立志要读万卷书。

有一年,母亲因为积劳成疾,腰疼的厉害,需要住院,在数百公里的深山中挖煤的父亲经过同村人带话,大颠小簸地在一个星期之后终于赶回到家中。

彼时,母亲已经卧床不能起身,家中的牛羊都是哥哥和我在放学回来后照料,照料完牛羊再为母亲做饭,吃完饭收拾停妥,我们兄弟两便伏在案板柜上,顶着十五瓦的电灯泡写作业。

我记得极真切,父亲回家的那一晚在下雨,当冒雨而归的父亲推开门的一刹那,看到卧病在床的母亲,看到伏案而书的兄弟俩,满脸胡茬的父亲,他的眼中有亮闪闪的珠子滚落下来,我不敢再多看父亲一眼,低下头抄写当天学完的古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后来父亲带着母亲去医院治疗,因为探望母亲的缘故,我和哥哥也难得有机会进个城,偏偏在我们看完母亲出来的时候,医院门口有个推着架子车卖书的老大爷在出摊,其实在今天看来那不过是一个谋生的老人在卖几本不值钱的书而已,甚至其中还不乏夹杂着大量的盗版书,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如同发现新大陆,我登时就走不动路了,一眼扎在书里拔不出来,尤其是其中有一本叫《小故事大道理》的书深深吸引着我,我捧着书认真看起来,好一会儿,父亲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知道再不走就赶不上出城的班车了,于是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书….过了几天,母亲要出院了,消息传来,我和哥哥都兴奋的说不出话。

那天下午,我们一放学早早就等在村口,等着最后一班车经过,太阳要隐在山头的时候,余晖中隐隐约约的驶来了一辆客车.....吃过饭,父亲蹲在炕沿子抽起烟来,抽完了烟,他紧锁着的眉头渐渐舒缓,缓缓直起身来,一首扶着炕沿,一手从放在炕上的一个被煤浸染的黑而又皱皱巴巴的提包中掏着什么东西,忽而,父亲的脸上有一丝喜悦闪过,我看到了熟悉的封面的一角,那不正是我心心念念的那本《小故事大道理》吗,父亲伸手朝我递了过来,我紧接着书,一时一股热流涌上喉头,想说什么却已哽咽。

这以后,随着我渐渐长大,能接触到的书也渐渐多了起来,唯一不变的是:一有闲时间,我便一头扎在书中。读着读着,我渐渐悟到:学,然后果然能够知不足。

以前我自以为提前预习三年的课本就了不起了,可是在读了越来越多的书之后,我才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和渺小,在人类知识的海洋里,我或许连一滴水尚未撷到。再后来,书中的天地越来越广阔,我看到了古圣先贤、忠贞义士们用话语、文字、刀剑、牙齿、木车甚至是生命,去捍卫信念和正义——流芳百世;我看到了奸佞小人、蝇狗之辈醉心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趋炎附势、逆道乱常——遗臭万年;

我看到了金戈铁马、收取关山、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

我看到了兴亡百姓苦,荣辱身后名的无奈····…尤其是我看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那段“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书》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话时,感铭肺腑。

我曾经因为家境贫穷而自卑过,但是读到“圣贤发愤”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此生仅有两件事值得自卑:一是品德不如别人高尚,一是学识不较别人渊博。

除此二条,再无可菲薄。写至此处,百感交集,我为曾经“好读书”打开知识的大门而感恩,我为如今“好读书”得以继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而庆幸。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读书,让我梦开始的地方,总要用心把你思量,总想轻声把你呼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