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破窗效应,真的有那么正确吗?

2019-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ca0717

原本想写关于《远见》这本书的第三篇读书笔记,但出差在外,又没带上这本书,所以想了想别的主题。下次有机会继续写《远见》的读后感。以后每读完一本书,都会分六七篇,从各个角度去写读书笔记,这样就不愁没题材可写了,哈哈哈。

言归正传,今天我要讲一讲所谓的“破窗效应”。这个理论是这么说的,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看似很有道理,而且还有些许的实验做支持,但这个理论也遭到很多人的驳斥,社会学家并没有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撑“破窗效应”。

最先提出破窗效应的两位作者凯林和威尔逊只是说一处房子被遗弃了,导致杂草丛生。可为什么会有房子被遗弃呢?这种事情发生在贫民区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富人区吧。真的是这所遗弃的房子导致了社区的衰败吗?还是,在这所房子被遗弃前,这一带就已经出现了种种问题呢?同样的,一个房子的玻璃被打碎,真的就能导致别人的破门而入吗?地上有了些许的纸屑,这个地方就一定变得垃圾成推吗?这似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吧。

当我在朋友圈发布这个观点时,我的一个朋友给我留言,她说,破窗效应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她说,比如身处在一片干净整洁的环境里,便不会轻易丢下一片纸屑,而在肮脏杂乱的环境里,随意丢垃圾也变得容易自然。安静的环境下,自发会压低嗓音,而嘈杂的环境里,不自觉会扯开嗓门。

我的回答是,她说的并不是“破窗效应”。大环境能影响小环境,这个没有错,但小事件未必能导致大事件。前者是大概率,后者是小概率。也就是说,“破窗效应”只是小概率事件罢啦,有这个可能性,但并非绝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