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 : 预解释

2017-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Dream_丹丹

为什么要学预解释?

预解释概念

函数分为定义和调用两部

  1. 函数定义 3 步骤
    • 开辟一个空间内存
      • 堆内存
        • JS代码以字符串的形式存储
        • 对象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
    • 将函数体中的JS代码,作为字符串存储在这个空间
    • 把空间地址赋值给函数名
  2. 函数调用 4 步骤
    • 形成一个私有作用域
      • 棧内存
        • 提过一个供JS代码执行的环境
    • 形参赋值
    • 预解释
    • 将内存中的字符串,作为JS代码从上到下执行

内存包含:堆内存和棧内存

作用域链

当函数被调用的时候,会形成一个私有作用域,我们查看是否有私有变量n;

  1. 如果有,说明当前函数中,所有的n都是私有变量
  2. 如果没有,则往上一级查找,找不到,继续找,一直找到window全局作用域还没有的话,报错!

预解释无节操

1)只对等号左边儿带var的声明,但不定义
2)条件判断语句,无论是否成立,都会进行预解释

函数的几种写法,写法不同,导致预解释就不同

  1. 函数常规写法
function fn(){} // 按照function进行预解释,声明+定义
  1. 把函数赋值给变量
var fn = function(){} // 表达式的写法:按照变量的规则,进行预解释
  1. 把函数作为值,赋值给 对象.属性名
oDiv.onclick = function(){}  //类似于 window.f = function(){},不会进行预解释
  1. 自执行函数
(function(){})()  // 按照预解释中之执行函数的规定:不会进行预解释,执行到的时候,声明+定义+调用  同步完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