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历史:20世纪英国感动
伦敦一家人 Ethel & Ernest (2016)
故事开始于1928年苏格兰民族党成立的那一年。此之前的1926年,英国发生了全国总罢工,而后保守党政府制定了《劳资冲突法》,“禁止再发动总罢工,也不允许进行声援性罢工”。1929年,议会大选,“工人把选票投向工党,报复大罢工和1927年《劳资冲突法》”。工党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尽管席位未过半。工党组阁,仍由麦克唐纳出任首相。
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展开了,主人公Ernest生活于伦敦东区,砖块街、红砖巷,出门便遇到的马粪,然而随着主人公跨上自行车飞驰的一句“Tata!”(再见)一切不适便风消云逝了。当抖抹布的Ethel爱上了考克尼口音(Cockney,伦敦工人阶级)的Ernest,似乎便注定了她拎着箱子结束自己Lady’s maid的生活。所以当她同意Ernest赴约一起去看《刽子手之家》(Hangman's House)的时候,我们也不难猜想事情的结局。
这是一部流水账一般的电影,但又好生舒服。影片中没有好莱坞式的惊险刺激,但实际上充斥着历史带来的真实情感。Ernest和Ethel经历了欧洲的两次大战,他们失去亲人。他们体味了战争和眼泪,却以平淡和真挚相对。一战将英国进一步推向群体主义的方向,政府的作用愈发增大。1929年,英国工党刚刚上台。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Ernest和Ethel贷款825英镑买下一栋大房子,他们只要努力工作,到1955年的时候便可还清贷款。这栋房子有法式落地窗、炉灶、冲水马桶,再也没必要11个孩子挤在一个屋子里,从此他们拥有了一处他们说了算的地方。尽管这个地方在我们看来是如此差强人意,新婚之夜没有像样的家具,但这里没有转身回家问父母要钱的囧情。两个英国年轻人靠自己的双手,书写了L-O-V-E。
Ernest为Royal Arsenal Co-operative Society工作,他热爱自由的空气,讨厌办公室里一行行的数字。Ethel关心Ernest是不是能升职。他们购置家具,起了新炉灶,可以听到了德国广播,孩子也呱呱落地。幸福来的仿佛太快,转眼间二战开始了。不列颠之战,纳粹把考恩锤炸烂了,孩子们被送往农村。(这个时候不禁佩服其时英国政府的运作能力)你看到不仅是Ernest、Ethel还有作者,你看到的是历史的B面,普通人的生活。当狂轰滥炸之时,孩子在农村平静的过着日子。Ethel不懂纳粹,她甚至听到《我的奋斗》这个名字都拍之叫好,她不懂国家福利,不懂原子弹,不懂登月,不懂消费主义。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国人,有一点保守,有一点务实,不说什么大道理,也不对未来指手画脚。
罗斯福是行动派,凯恩斯是理论家,新的理论超越了新自由主义,我们只有刺激消费才能带动生产。二战后,英国人认为凯恩斯主义是能够解决英国问题的,所以丘吉尔必须下台。战争期间的《贝弗里奇报告》要让所有英国人都过上体面的生活,丘吉尔不同意,那么就只能请他走了。工党上台,福利国家出现,每一个英国国民从摇篮到坟墓,国家保证人民幸福。理论不是计划而来,是实践出来的。
福利国家听起来不错,结果就在影片结束的前几年——1964年,英国出现了滞胀,被称为“英国病”。可是似乎我们的主人公有些不同?哦不,或许这就是英国人。纵使时代风云变化,英国人还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这种“平淡生活”,包含着对战争的恐惧、对经济衰退的抱怨、对国家大事的品论,但更多的是关于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个人。这种点点滴滴的细枝末节,都融化在电影里一句句的“I know, I know”。
Raymond Briggs在开头说:“我父母的一生异常平淡,毫无戏剧。”(There was nothing extraordinary about my mum and dad, nothing dramatic.)我想,他画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平凡的经历,亦如现在。
————————————
参考文献
①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② 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六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