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当遇到新内容时就会排斥,焦虑!怎么办?
网友自述:我家孩子有一个毛病,学习新内容时身体记忆就会排斥,这不,今天收到老师的家庭作业信息要孩子背诵新学的两首古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40945/7411c9027a2612f4.jpg)
晚饭过后,豆豆坐在电视机前看《小猪佩奇》,妈妈收拾好厨房卫生走出来:“豆豆,老师说今天要背古诗两首,你会了吗?”
“不会。”豆豆沮丧的说。
“那就不要看电视了,去背书啊,不然明天老师查检就交不了作业。”妈妈一边关电视,一边把豆豆从沙发上拉起来。
“不要嘛,我不想背,太难了,我不想背!……”豆豆像是在回答妈妈的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被妈妈拉起来之后就做在书桌前生闷气,嘟着嘴巴,自我发泄5分钟后,豆豆还是慢慢地拿出书来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40945/8fb7207ced1c60fb.jpg)
一遍,两遍,三遍……半小时过后,豆豆结结巴巴也总算是会背了。
其实妈妈也很郁闷,孩子吧还算听话的,对于自己已掌握的内容吸收及消化的都很好,但就是不愿学习不熟悉,或是自我感觉很难的新的知识点。
起初,妈妈也会骂孩子,也会打孩子。打骂过后孩子还是会去学习,看着孩子进入学习状态之后,豆豆妈又会后悔自己的行为。所以她想如何能通过不打不骂,孩子也会欣然接受主动学习就好了。
1.处理过程痛苦,但结果还是正向的
豆豆处理新的学习内容,还算过得去。因为有些孩子是从根本上排斥,内心抵触,就是不去学。而豆豆虽然情绪焦虑,但是发泄发泄过后,还是拿起书来学习,接受了现实。算不上完美,但结果是正向的。
2.父母对于孩子发泄情绪的态度
首先我们要允许孩子的情绪发泄,对于自己陌生领域的知识,确实身体本能的会不接受,就会产生所谓的身体记忆的各种症状,如排斥,焦虑,紧张,抗拒,不开心。而对于我们熟悉地事情,愿意学、有兴趣做的事情,身体记忆就会产生愉悦、兴奋、惊喜、骄傲等等。
其实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孩子情绪好的时候,高兴的时候,我们是从来不会阻止;而当孩子发泄不好情绪的时候,就会马上制止。其实正当情绪的疏泄口我们还是要留给孩子的,不管好的,坏的都要发泄,不然会憋出病来。
3.怎么帮助孩子改变学习新知识的态度
学习态度改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改正的,父母得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慢慢去从各方面去纠正孩子的价值观,发现孩子学习过程的闪光点,检查评价系统的是否完善等等。
3.1帮助孩子发现学习中的可贵品质
孩子在自我发泄情绪之后还是会去学习,这种坚持就是一个闪光点,是值得我们单独把它拎出来让孩子发现的。在孩子负面情绪大于正面情绪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正向取值放大给他看,让他也了解自己的优点,接受并喜欢这个优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40945/b90a6e29b398db96.jpg)
3.2体验过程大于结果
在孩子学习过程,我们要去观察体会孩子的情绪变化,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后面的认可,再到最后战胜困难并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整个过程下来孩子的情绪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只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或是整理出来。那我们就去帮助孩子,把事情一点点地剖析出来,让他感知自己的身体的细微变化。
当然,父母自己要不能以成绩为结果导向,只要孩子付出努力,就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过程大结果,孩子付出的“汗水”才是真正的收获。
3.3改正不完善的评价系统
这里的改正不光指的是孩子,而首先要检查父母的评价系统有没有出问题,如果你的出问题了,那么孩子的一定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的评价系统一定是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完善体系。
小知识:身体记忆指的人体除了大脑外,其它部位也是有记忆能力或个性的特征,如伤口恢复原样,指纹脱落后还能长回来等,一般所讲的训练身体记忆是指锻炼负面情绪。不过身体记忆并没有得到科学根据。所以对于身体记忆我们称它是伪科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40945/108da85b58a4f87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