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风云健康&养生

生病这件事

2018-07-21  本文已影响27人  1ab2820d3b8d

答网友提问: 疾病缠身时如何排解心理上的痛苦?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逃入疾病”,这么说会不会有点儿奇怪,好像是没有人愿意生病,但,不可否认,有一种说法叫“爱生病”,为什么有的人爱生病,有的人不爱生病……

最常见的例子,小孩子不愿上学就爱生病,老年人生病才更容易获得子女的照应,而作为中流砥柱的青壮年往往只能通过生病缓解压力、减轻责任……

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也就是个体在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可能会通过做梦虚拟被实现......

类似原理,生病也可能是愿望的达成,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可以理解为这是真实的自己在提醒你: 我现在的生活是否偏离了我的初衷、我的本意,我是否应该借此停下来想一想,我到底需要什么、我内心的声音是什么、我都在做什么样的梦,我有没有梦想,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

现在有句流行语: 斜杠青年欢乐多,从心理角度看它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为斜杠让我们有机会从事第一职业以外的兼职工作,兼职除了创收的考虑,更可能是弥补缺憾的机会,尤其对于那些第一职业不是自愿或第一志愿的人而言,斜杠的兼职或许才是他们的真心所爱、优势领域......

比如,在医疗机构工作的A女士,有一段时间老是生病,各种方式进行调整,买了很多心理书籍恶补学习,最后发现园林花艺是自己的最爱,从此把自家屋顶开辟成了小花园,每天除了上班家务老公孩子,业余时间都不亦乐乎经营屋顶上的一亩三分地,也就没什么时间生病了……

自我满足、自得其乐的人大致不会爱生病……

生病除了与个体愿望未实现、个体需要不满足有关,还与我们的家庭环境有关,家庭治疗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与家庭交流氛围、家庭结构等有关,因为躯体疾病而心理痛苦的情况也是如此,不少因躯体疾病来咨询的患者,他们的生病其实是一种撒娇行为,是在用生病的方式向不认同、不理解、观点不一致的家庭成员示威抗议......

比如,B君的岳母得了轻微心梗,积极治疗后病情平稳、看上去与健康者无异,但每次B君回去看望,询问岳母的病情时,岳母总是说还那样,跟好人没法比,言外之意是我还是病人、你们可得让着我点儿……

生活中除了有的人爱生病,还有一种情况正相反,是被“爱生病”,就是自己不觉得自己生病了,但家里人却认为Ta生病了,强烈要求和催促Ta去看病……

比如,妻子看不惯丈夫的某个特点,便认为他是不是有病,得赶紧去看、赶紧治……;

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家长就怀疑孩子是不是有病; 孩子则觉得自己没病,是父母有病;

还有一种情况,学校认为孩子有病,家长带孩子去检查后,医院也认为孩子有问题,但家长说我们孩子没病,我们不治......

是病不是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生病,对个体而言,它是一种表达方式、行为模式、是对环境的反应; 对群体而言,它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媒介……

假如生病了,作为患者不要全部注意都集中在病上,尤其不要只去想疾病的消极面,疾病有多难受、疾病有多难治、疾病有多可怕的后果……

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想想生病这件事能带给你什么好处,通过疾病提升自己……

假如身边人病了,无论病人或家属,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专业人士、服务人员,大家都要有意识: 通过生病这件事,在人际系统里传递支持和关爱,化解怨恨和不信任……

这条黄金律基本适合于任何类似生病的应激事件。

生病这件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