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梦孔圣
轻轻合上书本,我长叹了一口气,每次读《论语》,总是有着莫名的感慨,感受着儒学的实践品格与儒者个人修养日益合一,但后世对原始儒家观念作了新的阐释并加以修改的新儒学产生了一些矛盾的想法,不过这确实与原始儒学的出发点发生了改变。当《论语》成为读书人“圣经”时,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时,成为世人不可不知的东西时就已经种下了因。从此朝代更替时,一些对儒学否认、蔑视的眼光来临就不可避免了。
倦意上涌,我轻笑一声。千年之前的事情流传至今,早已盖棺定论,又与我这后人有何关系,将书放回书架,人竟是伏在桌子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有了微许的温暖感觉。正想张开双臂,舒服的伸个懒腰,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一个相貌普通身着布衣的老者正端坐在上讲着什么,一群布衣青年围着老者,多而不乱。老者微微抬起头,见我站在旁边诧异的观看,命旁边一个青年便将我请了过去。老者皱纹满额,鼻翼高挺,颈后凸瘤,双眸中透露着睿智,仿佛能看穿一切。我上前一拜:“小生见过老先生,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老者抬起头,望了望我:“老叟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士。”我震惊不已,面前这位老者便是创立了辉煌历史的儒学创始人的大成圣至先师——孔子。
我拜了拜说“久闻先生之大名,今日有幸相见。小生有些许困惑,望先生为小生答疑解惑。”
“姑娘既然到此即便是缘,有何疑问可否告诉老叟,老叟定当洗耳恭听。”孔子声音柔和,但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威严。周围围着的学生尽数散去,只留下孔子与我。
“先生以为当今社会如何?”我问。
孔子说:“当今社会乃是‘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而已,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时代,当今社会矛盾的激化,世人的精神和信念也被得到摧残。”
我对曰:“先生以为国君当如何?”答曰:“为政以德。”我争辩道:“何之为德,吾认为国之强大在于兵刃之坚韧,国若强大,不战而屈人之兵,乱世中原必将一统。小生以为当世之所以有现在之局面,实与官职有莫大的关系啊!”“那姑娘,觉得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呢?”孔子答曰。“先生,这世上并没有尽善尽美的东西,不敢妄言。”“你先说来。”孔子看着我道,“今日你我只是讨论,不必藏着掖着。”“既然如此,小生以为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一个国家的国君的手段必须要强硬。当今天下饥荒四起,即便是富庶之地,百姓也多有而死者,加之战乱兵连祸结,农事荒废,小生以为天下还是各安其命,与百姓休养生息,国君还是统领全局为宜,以军养民,以法纪法制为纲,道德修养为辅,以至席卷八方,万姓归一,天下是以权势之取得,江山社稷也成于此,国乐民安,岂不美哉?”
孔子听了我的话语,久久陈言不语,作思考状。几何时,沉吟道:“王朝灭亡在于暴政与腐败,非在权势之上,统治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以权势欺压百姓,这就慢慢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粒种子。儒之仁术为之借鉴,国君为之动容,可解救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权势之道,可谓小道;为政以德,才是大道。”
经过孔子一说,到是让我感觉醍醐灌顶,历来国家兴盛是以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为标准,一直忽略掉的仁道才是最重要的。无善无德的国家迟早会在历史被淘汰,而做到国家宽仁,德治利民才能使国家兴旺昌盛。我抱拳向孔子恭敬的拜了拜曰:“先生所言极是,是小生眼界低了。”孔子指了指我又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说:“小生定会反复钻研儒学。”
我又问:“那先生以为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社会呢?”孔子答曰:“大同社会”。
“何为大同社会?”我追问。孔子曰:“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社会景象,也是当世人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
“天下若如此乃是天下之幸也。”我又说,“小生生活的时代,已达到先生所言之小康社会:国泰民安、地灵人杰、繁荣昌盛、人民爱国如家,国家一幅蒸蒸日上之景象,不久以后便能达到大同也。”“敢问姑娘哪方人士?”我坚定的回答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孔子拍着手,笑曰:如此甚好!”我再次拜了拜孔子说:“今日有幸相见先生,请教先生以国家之事,先生回答如同醍醐灌顶,让小生眼界大开。实对先生佩服,不过今日时辰以到,小生告退。”孔子点了点头,而我身边的一切都变得虚幻。
书桌上,我已伏在桌子上睡着,面颊粲然,表露出无边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