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人类在生存的基础上,所要探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认识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所有的人用的是类似的探索思维和路线,就是往前溯源。
看上去,一切都在变化和运动。现在发生和存在的一切,在过去都是不存在的。过去存在和发生的一切,在更远的过去,也都是不存在的。一直往前推,很多人追溯到一个创世神,就没法再往前推了。
宇宙是怎么来的,万物是怎么来的,人又是怎么一回事?
愚昧的人认为,宇宙就是一块石头蹦出来的,这块石头就是万物的起源。这类人崇拜石头等类似的物体,这是他们心智的上限。
迷信的人认为,宇宙中存在创世神,是神创造了宇宙,创造了一切。所以他们崇拜迷信他们的神,认为他们的神无所不能,只要虔诚信仰,神就会赐福给他们,甚至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死后的世界。
目前相信创世神这个版本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总体分成三个派别,每个派别都说自己的神最厉害,都想要洗脑别人信奉自己的创世神。很明显,宇宙的起源不可能有三个,所以他们只是在玩过家家游戏,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稍理性的人认为,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神,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宇宙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要存有敬畏之心,对于未知的世界,都要敬畏。这类人不信神,不信宗教,他们只相信不可知论。
而那些把自己标榜为科学的人呢,他们说上面的这些人,都在胡说八道,信口开河。理解世界要用科学的方法,要有理有据。总之,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于是他们通过观察,看到宇宙在不断膨胀,进而推测宇宙一开始只是由很小的一个点爆炸而来。这个点被称为“奇点”。奇点的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爆炸后不断膨胀就形成了我们目前的宇宙。
然而,宇宙是大爆炸而来,那么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的能量从何而来?可见,奇点也并不是第一因。
科学宇宙观,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可以解释世界,但并不完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能够在局部合理的解释世界,但它们两者确实又存在矛盾。所以,科学宇宙观,还不是最终的解释世界的版本。
上面所说这些宇宙起源的版本,他们都追溯到一个“有”就结束了,不能再往前推。而道德经则不然,认为所有的事物,在开端的时候,都并不存在。那个开端,也不是最根本的第一因。
华夏文明里面的上帝,其他文明里面的创世神,在道德经里面,还可以往前推。创世神又是怎么来的呢,无中生有而来。象帝之先,说明在天地之创造者之前,还有更根本的第一因存在。
然而,追溯到无,也还没有结束,既然有无,就会存在有。那么无又是怎么来的呢,道生出来的。道之所在,既没有有,也没有无。未始有物,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认为,道,为宇宙的第一因。道生出无,无是一种虚漠鸿蒙之气,无质无象,不可描摹,所以无名。无生出有,有质有象,始可有名。有生出万物,万物并作,参差各态,各命其名。这就是道德经给出的宇宙观。
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是可以言说描述的,那就不是“常道”。
道是什么,在整本《道德经》中,不同的语境,具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有四重:
一、常道:常道为宇宙第一因,永恒不变。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常道,为万物之根源,万物之所以成也。
从道的象形字源分析可知,道起于“一”,这个一就是隐而不见的根基,为天地之根,万物之始。周流不息,循环往复,复而又始是道的运化形势。
常道里面的“常”字,如何理解呢?
《韩非子》说:“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有生死,有始终之物不能叫常,只有那个与天地的开辟一起产生,到天地消散而仍然不死亡不衰败的才叫做恒常。所以,恒常不变,不生不死的才叫常道。
常道,无质无象,无形无状,不可描摹,圣人只是勉强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道”,但却不能再细说它是什么。所以说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二、天道:天地万物被道生出来之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常理,为天道。通俗来说,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句中的“天道”,即为此意。
很多人读道德经,仅仅把“道”理解为自然规则,宇宙法则。他们所理解的道,实际上指的是天道。单纯强调道的宇宙法则自然规律一面,则会丢失其他层面的含义。
如果道只是指规律,那么道德经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难道是规律生了天地,规律生了万物吗?显然不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是谁制定的?是常道。
三、人道:人为所制立的道,就是人道。人道并非自然之常理,它只是人为的发明而已。人为了更好的和谐相处,所发明制定出来的言行规则,就是人道的一部分。“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讲的就是人道。
四、说道:这里的道,有言说、描述、执用之意。道可道,第二个道字,即为此意。
所以,在学习《道德经》的时候,要根据语境来区分,老子讲的是什么道。不明白道的多重含义,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与不足。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字,指的是人道,第二“道”字,指的是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为所制立的道,是可以言说描述的,但这样的道,并不是“常道”。
对于“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市面上出现了三种比较常见的断句法,分别是:
一、道可道,非常道
二、道,可道,非常道
三、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被阐述的,但可以阐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只要把道的四重含义弄明白,二跟一,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第三种,“道可,道非,常道”,有不少国学大师是这样断的。什么意思呢?道可以是这样,道也可以不是这样,这就是正常的道。
某国学大师解释得更浅显:你可以说是,他可以说不是,这才是正常的道理。放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确实很正常,对于同一个事物,有人说是,就会有人说非。强调的是一种相对性理论。
但我们结合整本《道德经》去理解,老子在后面的章节中,反复说道生万物,道为天地万物之根源。怎么可能开篇不说万物之源,而去说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呢?明显不通。
而且,道可道非常道这一章后面,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很明显起篇说的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首篇即为整本书的一个总纲,提纲挈领,简明扼要。
名可名,非常名。
万物被道造生出来之后,人也是万物之一。人要认识纷繁复杂的万物,就需要给万物以“名”,加以区分识别。这是人类认识万物的一种途径。
然而,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根据它的形质特性去给它命名。对于那些人类不可见不可听不可得的东西,比如那造化万物的虚漠鸿蒙之气,无形无象,无法描摹,只能把它叫无名,也就是常名。
名,在《道德经》一书,有三重含义:
一、无名:只表现为纯粹的鸿蒙之气,没有形状与物象,所以无法描摹。无名是永恒的冲虚之气,它不可见,创造并分化出万物而自己却无丝毫损耗。
万物皆有生有死,有变有化,而唯独无名之气,未有形质,无生无化,此为永恒之名,也就是常名。
二、有名:无生有,开始有了形质,形质继续分化,万物被演化出来。万物有质有象,有形有状,为有名。所以可以对其进行描述,为可名。
三、命名。万物被生出来之后,物与物之间,皆有差异。因为形命不同,事物的表达也各异,差异是彼此区隔的唯一身份认证。以不同的差异来分别万物,并对其进行识别和描述,这就是命名。
“无名”有三个特征:无质无形,无状无象,不可描摹,不可命名。
所以,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名,如果可以命名的,可以有质象、可以描摹的事物,那就不是常名,不是永恒的无名,不是永恒的大道之象。
关于“名”的这三重含义,我们可以对照《列子·天瑞》篇里面,“道造生天地万物”的一段论述来理解: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无名可以理解成太易与太初阶段,有名可以理解成太始与太素阶段,万物已成,根据万物的名实差异,给万物以命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道生无,无表现为虚漠鸿蒙之气,即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生有之后,太初之气,从未有形质,变成有形有质。有形质之气,衍生出万物。
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无名指的就是无,有名指的就是有。无和有,为一道所生,一体二用。
再看上面《列子》那段“道造生天地万物”的论述,无,对应的就是太易太初的造化阶段;有,对应的就是太始太素阶段。这两个阶段,皆为不可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无,无名,无质无象,故生无欲;有,有名,有生万物,有物有象,故生有欲。合道则生无欲,应物则生有欲。
欲望是怎么来的呢?有名,万物映射而来。
无欲,并不是说禁绝掉人的一切欲望,就是无欲。而是人在领会到无的时候,才会生出来无欲。体验无的玄妙,体验宇宙开始前未始有物的那种状态。
有欲,观察到万物,则生有欲。理解有生万物,审视和把握万物的名实与差异,并能了然于胸。
妙,说文注:急戾也。古文的妙字为“玅”,从糸从少。
糸,像蚕茧所抽之细丝。少,上小下丿,象有东西被牵引,而且越来越少。整个玅字,动于左成于右,就像蚕茧之细丝被不断的牵引、抽取、转动。
所以,玅者,急戾也。越转动越能察其本源之所在。
常无欲以观其妙,人领会到无,则生无欲,以体验造生天地万物的那个本源的那种玄妙状态。
徼,说文注:循也。从彳从敫。
彳,小步也,谨慎前行。敫,光景流也,天上群星运化之周流,是谓光景流。彳加上敫为徼,就像谨慎小步前行如同光景流一样,不断的周流循环。
所以,徼者,万物已成,则观其象,察其理。
常有欲以观其徼,人与物交应,则生有欲,以观察天地之象,洞察万物之理,把天地万物都装进自己的心里。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并不主张人和自然万物对立,更不主张人在万物面前刻意地追求蒙昧无知。以无观无,可以领会天地万物的本源;以有观有,可以体察天地万物的原理。
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欲望呢?
谋道,则用“以无观无”之法,虚静以合道,无欲观其妙;谋事,则用“以有观有”之法,察物以明理,用理以处事。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指无和有,它们都是从道中生出来的,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不一样。
玄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玄,说文注: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
古文的玄字,中间是两个日,上下都以丨相连。日者,太阳之精,永不亏损,凝而不散。日是太阳之真阴,两点真阴在一起形成微阴,两个微阴靠在一起就是微阴生。
微阴以丨相通,此刻是微阴生长相通的形势,但微阴生长难以察觉。如果结合到天象当中,那就是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的微光。所以玄者,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
因为太幽远了,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黑而幽深。无和有,这两者,都幽远的深不可见,故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是无生有,有生万物,道化生天地万物的神化之能。
我们可以结合上面《列子》的那段话,再次去体会,无生有,有生万物的那种幽深得不可想象的那种状态。那是一种孕育天地万物的初始状态,极其地玄妙,不可描摹,不可言说。
众妙之门,众妙,指万物生生不息之妙。门,大道玄牝之门。无与有两者,正是生育万物的造化之门。
《道德经》系列专题,解读道德经,为往圣继绝学,以经世济民。本文是第一章,下一篇解读第二章,敬请关注后续文章。
附《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