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值得看

别让你的理所应当,毁掉一个孩子

2020-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柠檬心理

01

很久之前微博上有个视频让柠檬至今记忆犹新,视频里说的是:

有一家三口正乘坐火车出行,妈妈给了她7岁大的儿子100元,让他去买饭吃,然后男孩买回了三份饭。

却不料被他的妈妈大声斥责:你听不懂人话吗,是不是存心和我过不去?我让你给自己买一份吃,你怎么买了三份,给你100元就非要把它花光吗?

视频中的孩子看起来很委屈,柠檬也很替他感到委屈。

也许妈妈的本意是担心孩子饿,让孩子去买点东西吃,但最终造成这样的结果能怪孩子吗?

柠檬觉得这是身为大人的妈妈没把话说清楚,就理所应当的认为孩子明白了她的意思,并且在事情结果与预期不符后,又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不但歪曲了孩子的本意,还给孩子贴上了错误的标签。

这位妈妈可能压根不会意识到,在她看来再正常不过的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很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她这个“贴标签”的行为。

其实“贴标签”这个行为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就比如,你反复教孩子一道数学题,孩子就是不会做,你很着急又无可奈何,这时候你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笨?我都教你几遍了,态度认真点行不行?”

就这短短一句话,就给孩子贴上“笨孩子”、“态度不认真”、“教不好”的标签。

可事实上可能是你解题的方法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孩子不习惯,也可能是他真的不理解而不是态度不认真。

而你的这个“贴标签”的坏习惯并不会只出现一次两次,一般来说会反复出现,把它当作一个非常平常的行为。

但是孩子听了你的话,他会觉得:

我是不是真的很笨,我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久而久之,孩子在你的标签下慢慢就成了你口中的“笨孩子”,你却完全不觉得有自己的原因,还在一个劲的埋怨孩子不争气。

02

此外,视频中的妈妈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带着情绪去看问题,根本没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也没和孩子正确的沟通。

这会让孩子内心很混乱,他不知道妈妈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不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也会让孩子变得遇事犹豫不决,不敢行动。

就像这条微博下有个网友的评论:

孩子买三份饭,你会说他乱花钱;孩子买一份饭,你会说他不关心父母;孩子不去买饭,你又会说他懒……孩子怎么做都是错的,妈妈总是有理由说他做的不对。

这让柠檬想起了表妹曾对她妈妈的吐槽:

表妹她每次出门都喜欢带奶茶回家慢慢喝,可是她的妈妈总是喝她的奶茶,一口半杯就下去了。

她觉得妈妈也喜欢喝,自己只买一杯没考虑妈妈的感受,于是后来出门就带回家两杯奶茶。

可她的妈妈却不高兴了,还说她浪费钱,这让她很委屈。

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

父母让你拿个东西,你问他们拿什么,他们会说,你是不是傻,没看见我在干什么吗,这会能需要什么东西你看不出来吗?

这时候也许你会很懵,想了下,也许你能猜到父母要你拿的东西,但也可能会猜错,然后父母又不高兴了。

其实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沟通不畅,父母是自以为自己表达到位了,但实际上并没有。

那么该怎么表达才能不让这件事在我们孩子身上重蹈覆辙?柠檬这里简单的说三点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首先要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家长的责任是监护、教育,而不是命令、指责。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你应该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这是家长们必须认清的关键点。

其次是沟通的态度。

简单来说,就是爱、尊重和信任,同时要避免“踢猫效应”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无辜的替罪羊。

第三是沟通的内容,这也是重中之重。

既然是沟通就一定要言之有物,要明确自己想传答给孩子的信息,千万不能模棱两可的。

此外柠檬在这里再强调两点,沟通一不要“贪多”,二不要“说废话”。

要记住,行之有效的方法性指导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柠檬心理课堂】在里面回复关键字:【亲子沟通】就可以查看更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