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环境日:“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呼吁和倡导积极的改变
202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2020年世界环境日确定以“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为主题,聚焦“生物多样性” 。
环境保护,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家园,已经被人类破坏得千疮百孔;而与此同时,大自然似乎也在将恶果带给人类。
我们当前所经历的这一特殊时期,正是大自然在向我们敲响警钟,一种起源于自然界的病毒就足以让我们处于崩溃的边缘。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到,人类该觉醒了,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重塑与自然的关系。是时候发声告诉自己和全世界,我们需要即刻行动起来,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不仅是在这个世界环境日,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都把环境保护纳入自己的生活实践之中。
事实上,我们要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没有了人类,地球照样自转;而没有了地球,人类只能流浪。保护环境,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水污染、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我们的地球母亲正被各种各样的“疾病”折磨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当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人类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危机不断逼近,无不表明环境恶化的苦果终将由人类自己吞食。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北极熊生存危机。疫情的来临,让人类被禁足在家,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反思机会,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所有一切让人类感到骄傲或自豪的成就,都源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攫取和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人类是该看看自己基石的时候了,我们总是野心勃勃地想要“征服大自然”,却不知敬畏自然,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我们才知道自己还有太多的未知。事实上,人类也是自然的“成员”之一,渺小的我们去“征服大自然”,其实是为“破坏”披上了外衣;何况,谈到“征服”一词,这是把自然看作是敌对的一方,认知出了偏差,就必然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大自然从未犯错误,犯错误的是人。”世界环境日设立的意义正是在于提醒全世界的人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我们应该时刻怀着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珍视与我们共处的生灵,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守卫“绿水青山”。
我们呼吁关爱自然,倡导做出改变,就无法不聚焦“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至关重要,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以多种方式维持人类的生活,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食物以及地球宜居的气候,都是自然的馈赠。各种各样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依靠食物链相互联系,推动地球上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贡献着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果物种减少,势必会导致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然而,人类城市化建设扩大圈地、农业发展导致土地利用改变、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气候紧急情况、污染以及工业文明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都驱动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遏制并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恢复和维持地球健康的直接途径之一,改变或删除生命网络的任一元素,都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甚至产生负面后果。自然生病,人类遭殃,因此关爱自然,就是关爱人类自己。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自然置于我们行为决策的核心。
人类对地球做了什么?未来地球,它的命运,在你我手中。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我们才可能让大自然逐渐复原,从而确保每个人拥有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特殊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未彻底消除,今年又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更显非凡。我们不能一边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却让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