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天•云亭
2019-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卿若安
云亭
走马观花看西湖,觉得西湖景色很美,春夏秋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各有千秋,这只是衣裳的美。
慢慢走,细细看,西湖还是很美,晴西湖,雾西湖,雨西湖,雪西湖,就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所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只是西湖的肌肤之美。
停下来看,细细地挖掘,西湖就不只是美,而是有无限魅力。
孤山是西湖的宝藏,历时两个月,我天天在孤山上挖寻文化历史古籍,时不时会挖出宝来,令我大喜。
云亭在孤山的南段,沿着湖边走,路过一个六角亭,名曰:云亭。
在亭边不起眼的地方有云亭简介:云亭,六角方柱石亭,筑造于1920年,原为岭南金石书法名家,诗人许炳璈生圹,许氏字奏云,故以云名亭,其旁凿石贮山水,称云泉。
云亭简介 云泉许炳璈何许人也?为何在西湖边有一席之地?
许炳璈[清] 字奏云,清末民初岭南诗人、书法家。
浙江巡抚许应鑅子。
许广平叔叔,钦加五品衔。曾任江苏知县。民国后在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招商局暨上海广肇公所任职。
工书法,有《西湖百绝》传世。
这位来自广州高第街“许地”(羊城望族许氏聚居地)的岭南名士,祖籍钱塘。在西湖边买下这块地皮建“生圹”(生前预造的坟墓),并修建这座石亭,作为生圹的标识。
当年许炳璈将石亭命名为“云亭”有两层用意。其一,许炳璈字“奏云”(意为高奏一曲响遏行云),云亭,隐含亭子与亭主人同名之意。其二,云亭偏东不远处山坡上,有清康熙初始建的敬一书院,书院外墙上嵌有清嘉庆年间浙江布政使朱嶟题书的“孤山一片云”大字刻石。云亭旁的岩壁上,至今存有许氏自题的“一片云”三字。
云亭建成后,许炳璈又在亭旁凿石为槽以蓄山水,称之为“云泉”,并集北魏郑道昭《云峰山论经书诗》题刻中的此二字,刻于泉旁岩石上。泉后削石成壁,以供题刻。还在石壁一侧,就山岩自然斜坡之势,开凿一条上山石阶小径,以增游客游山、亲水之便。亭旁空地上,早先曾安放有石桌、石凳。石桌桌面一侧,刻有“云亭永用”篆书字样;石凳为鼓形,刻篆书“云亭”。
许炳璈与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以及康有为等名家有交往,云亭建成后,康有为题亭匾曰“梅花小寿一千年”。许氏的一些朋友或门生,也先后为云亭品题诗、联,其中就包括镌刻到亭柱上至今留存的那些作品。据说,西泠印社早期同人常在玛瑙坡、云亭雅集,切磋篆艺,共赏奇石。
路过云亭时稍稍留意,便可看到旁边岩壁上“玛瑙坡”三个大字。1922年,七十九岁的吴昌硕应许氏之请,题“玛瑙坡”三字,刻于亭旁的山石上。
在吴昌硕题书“玛瑙坡”的次年,许炳璈的哥哥许炳榛(曾任清廷驻美国“三藩市”即旧金山的总领事)也选择了西湖,他在湖西杨公堤卧龙桥畔造了一座私家园墅“西园”,作为自己的退隐之居,并在园里收藏了许多珍稀书画及古物。兄弟俩以“云亭”、“西园”对峙湖上,当年为时人称道,吴昌硕为此题书一副四字楹联云:“卧龙高卧;孤山不孤。”兄弟各据湖山一隅,且留下建造与人文的,这也算是西湖一段佳话。
全石结构的云亭,通透、简洁、素朴。我在石亭停留,看到亭子的六根方形石柱上,爬满青苔,四面用楷、隶、行、篆等各种字体,镌刻着一批耐人寻味的楹联,有些字体已经模糊不清。
青苔覆盖的方柱上有楹联据说有康有为、张权、陈辅臣、崔永安等名士所作,也有许炳璈自题的。
此处,东边有梅妻鹤子林和靖之墓,西侧是千古佳人苏小小之墓,是一个风水宝地。
但世事无常,许炳璈最终未能如愿葬于此地,生圹也已无踪影,只有云亭立在孤山侧,云泉相依,溶于西湖美景之中。
网上查许炳傲的《西湖百绝》,1928年线装版,2010年时报价5000元。
5000元是不是太便宜了?我不懂其中的行情,私以为这些文化的遗迹是十分宝贵,不好论价,也许在齐蘭斋主韦力看来就是一碟小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