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难忘简书散文推首备选文青基地

村庄里的鸟儿

2017-12-25  本文已影响91人  林建明

《村庄里的鸟儿》

村庄的鸟儿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除了偶尔还能听到的喜鹊的几声叫声外,还有的就是那叽叽喳喳的麻雀了。

小时候鸟儿很多。春来的时候绿了树梢,青了大地,湿润了空气。躲过了寒冷首先归来的是春的精灵――燕子。精明干练的燕子比人还厚道,它选择了哪家就不会三心两意,就像是这家的成员,早上随着勤劳的女主人开门声,燕子便轻盈地飞出了门,树上,屋顶上,电线上都有它们俊美的身影。黄昏的余光覆盖了村庄,炊烟袅袅升起时,忙碌了一下午的人们回家吃饭了。燕子也觅完食飞回来了,呆在墙角的巢里静静的看着桌边的人吃饭,聊天,随着屋里的人喜而喜,也随着屋里的人忧而忧。

初夏的时候鸟最多,大清早的便听到布谷鸟不遗余力地叫着“大哥大哥,割麦发稞”。从村头叫到村尾。老人们便朝它们挥挥手“去去去,老汉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用你来教?来催”?啄木鸟总是在人们都下地的时候开始给村里的树木做体检,“空空空”地声音传得很远,那些蛀虫在树干里瑟瑟发抖,但躲的再深也逃不出啄木鸟坚硬的长嘴。最烦人的是傍晚才出来的蝙蝠,在村庄上空来回穿梭还“叽叽叽叽”地特吵,憋不住的鸟粪不巧就会落在纳凉人的身上。那吋候我们叫它“燕老鼠”,因为它长着像老鼠的头,也长有锋利的牙齿,飞的姿势却像燕子。翅膀是肉的,没有燕子那好看的羽毛,浑身长满了一层浅黑色的绒毛,其实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它们是在撵蚊虫吃。那时候我们不知道,嫌它烦时便在空地上竖根细竹子使劲地摇,一会便有一只撞到竹子上掉下来。胆子大的伙伴会拉开它的双翅,比燕子要大多了,双腿还拼命的直蹬。像乌鸦的八哥总是喜欢盯在牛背上,也不怕那甩来甩去的牛尾巴抽到它,牛下水了它们便飞起来在周围盘旋,等牛的头露出水面时,它又盯上去了,像个甩不开的蚂蝗。像鸽子但羽毛没鸽子灰亮的是鹁鹄,我们叫它“菩格子”一天到晚像是没吃饱似的,总在叫“咕咕咕――咕”,叫得我们肚子也“咕咕”地叫。

画眉鸟和白头翁总是喜欢在篱笆或麻地里筑巢,画眉鸟很小和麻雀差不多,有着多彩的羽毛,最明显的是头上一朵金黄色的标记,还有那清脆的总是叫过不停地声音。于是便有人给喜欢说话的女孩比作“画眉”,还有名字就叫“画眉”的。

深秋的时候树叶枯了,楝树上的青果也变黄变软了,成群的乌鸦便飞上树梢,边啄边叫,好开心的样子。这乌鸦其实也是老队长最恨的鸟,它们吃光了树上的果子就会飞到田里,用它那结实的爪子扒开刚刚下种的土地,去寻播种下的麦种,没办法,扎上草人吧,吓唬不了两天它们又飞来了,只好派人去地里去看,等麦苗长齐就没事了。

秋末冬初总是有南飞的大雁从村庄湛蓝的天空上飞过,一声声鸣叫会牵着我们的心,总要目送它们渐渐淡出自己的视现,心还随着它们的翅膀飞的很远很远。

那时麻雀还属于“四害”之一,冬天它们喜欢盯在屋后的竹园里,我们拿着电简,带上弹弓,一晚上总有不少收获。

后来我们也像长硬了翅膀的鸟儿一样,飞出了村庄,飞到了适宜自己立足的他乡。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我见到各种各样的鸟在动物园里,在老人手提的鸟笼里,在饭店的餐桌上,便为老家村庄里的鸟儿感到庆幸:尽管生活苦点但它们是自由的,快乐的,安全的。

时间长了,我们也像那候鸟,每年腊底回家匆匆忙忙地过完年又飞出去了,再也看不见鸟儿敏捷的身姿,也听不到它们熟悉的叫声了。

近年回家趟数多了,在村子里走动总感觉缺少了什么?直到有天在老丈人家吃饭,看到从天而降几只麻雀在啄晒场上的稻子,我不由自主地跑出来撵走了它的。老丈人笑着说,撵它们做么事?只要年成好,还在乎麻雀吃多少?现在鸟少了,麻雀也少了。听了老丈人的话我才明白:原来村庄里缺少的就是这些曾经和人一道和睦相处的各种鸟儿。

鸟儿啊,我们每年多少还回去一,二趟,你们的影子呢?也到外面闯世界、找生活去了?现在的孩子都不敢下水逮鱼、上树掏窝了,各地也都在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且努力在落实了。快点飞回来吧,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你们快乐的歌喉,家乡的天空需要你们优美的身姿来点缀。

你们就安心地飞回来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