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佛系人生(1) 《诗里特别有禅》解读
最近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力克北大硕士赢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爆红于网络,怕是又掀起了一波学习中国古诗词文化的浪潮了。今天咱们就趁热,推荐一本诗词解读类的作品《诗里特别有禅》。这本诗词解读类作品着眼于将诗词文化和佛禅精神相结合,阅读完此书之后,估计大家会对“佛系”人生有一个更好的领悟吧?
这本书的名字叫《诗里特别有禅》,作者是复旦大学的教授骆玉明先生。这个名字对于大众来说或许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在中国研究古典文学学者的圈子里面,骆玉明教授一直是以讲课受欢迎,文章漂亮著称的。他在复旦有讲过一门课叫《世说新语》,在学生之中非常火爆,每次上课都要提前很久去抢座位的,更有很多抢不到座位的同学,干脆就席地而坐。所以在他的课上,那是地上都坐满了人的。甚至连著名作家王安忆,也就是写《长恨歌》的那位,在04年调入复旦大学入职的时候,也专门去听过骆教授的这门《世说新语》,可见其受欢迎程度。(顺便提一嘴,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网上自行搜索,现在网上都有。)那骆教授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肯定不仅对《世说新语》有研究,他对中国古诗词也有很深的研究,今天介绍的这本《诗里特别有禅》就是一般古诗词解读类的作品。
该书是2013年由浙江文艺书版社的出版的,总共216页,全书大约六万六千字,豆瓣评分8.4分,算是诗词解读类的作品中较为出众的一本书了。跟其他的作品相比,这本书大致有三个特点:
特点一,角度选取有趣。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由诗入禅,专门选取了一些富有禅意的诗词,借由讲解这些诗词中和禅意相通的意境,来向读者阐明一些佛禅思想。所以,很多我们平时有所耳闻,或者说已经比较熟悉的诗句,比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或者是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等,中学生课本中的出现的经典之作,都被解读出了别样的深意。
那什么样的诗算是具有禅意的诗呢?本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不算是有禅意的诗句。而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则是禅。因为和后者相比,前者太“直”了,陆游有着一种明明白白的期望:虽然我怀疑没有路了,但是我相信前面就一定会柳暗花明的!这是一种直线的变化,对于未来的期盼有着明确的目标,可以说是不想接受任何其他结果。而王维,则十分随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沿着河边走着走着,走到了水的尽头了,没有路了,更不会有什么“又一村”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很多人这个时候可能会因为没有大成目的,或者迷失了方向而焦虑。诗人的答案却十分有意思:“那我干脆就坐下看看天上的云吧!”这个时候,个人的心境已经有了变化,诗人已经抛弃了最初沿着河岸行走的执念,选择了用一种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这,就是禅意。
但是说实话,将诗和禅相结合,解读的难度会陡然上升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诗和禅都是很抽象的。诗词很讲究意境,是需要读者有一些想象能力的。同时,禅呢,也是很抽象的。甚至禅宗是号称“不立文字”的。因为太玄妙,也是需要点想象力的。因此诗和禅这两者的叠加,会使得解读的难度高了不少。不过,有意思的是,或许就是因为诗和禅在抽象程度上的高度相似,诗又恰恰成为了表现和解读禅意的最好方式之一。所以偈(JI4)子大多是与诗的形式出现的,很难区分。而实际上本书第二个特点则是,作者多年的授课和文学功底可以保证他的语言生动易懂,具有鲜活之气。同时,作者又尽量忠实于诗句原文,更多的关注在诗的意境和语言呈现上,尽可能的还原了诗句的原貌,而避免了过度的解读。仿佛我们是跟着一位沉浸多年经验丰富又和蔼可亲的领路人,他带着读者打开了一座又一座诗词密境的大门。而在秘境之中,他会小心翼翼的带路,让读者尽可能的去感受一种诗词和禅意原生态的美。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则是系统性和专业性强。全书一共十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由一首相对流传较广的诗入手,作者会由此引伸出一个禅学中的思想,近而进一步的提出其他的诗句或是禅宗趣事作为印证。或许是因为作者本身学者出身,具有良好的学术习惯,书中对于资料的引用都有着比较可靠的学术基础,却也不无聊。十八个章节,每个章节对应禅学理念侧重点也都各有不同,相互串联,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读者读完之后对于禅的观念,禅宗的历史,以及重要的禅宗人物和典籍都会有一个大致完整的了解。说实话,作为一种非教材的书籍,怎么可以将这些知识性的内容像讲故事一样,都一一讲出,相互独立,又能隐约形成脉络,很不容易,很见水平。
至此,本书的大概特点也就大概介绍完了。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会挑选出我印象比较深的三个章节,为大家进行解读。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