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语法备忘录

2019-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wjv

list.sort()

列表排序,list.sort(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

说明:

cmp -- 可选参数, 如果指定了该参数会使用该参数的方法进行排序。

key -- 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只有一个参数,具体的函数的参数就是取自于可迭代对象中,指定可迭代对象中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排序。

reverse -- 排序规则,reverse = True 降序, reverse = False 升序(默认)。

"""

len(list)

列表的长度,len(list)

range循环

# range循环一般和len一块用,如下所示:

fruits = ['banana', 'apple', 'mango']

for index in range(len(fruits)):

    print ('当前水果 :', fruits[index]) 

    print ("Good bye!")

关键字in

python中判断元素是否在list或者key是否在dict中可以用关键字in,返回值为bool型的True或者False

is和==的区别

python中is和==的区别

目前,最常使用 is 的地方是判断对象是不是 None:

b is None

b is not None

1、is 比较两个对象的 id 值是否相等,是否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

2、== 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值是否相等;

3、小整数对象[-5,256]在全局解释器范围内被放入缓存供重复使用;

4、is 运算符比 == 效率高,在变量和None进行比较时,应该使用 is。

C语言的'.'和'->'的区别

.和->都用于结构体,不同的是,一个用于声明好的结构体变量中,一个用于结构体指针。

.用于声明好的结构体变量,已经开辟好一块内存,意思为“的”,

struct A

{

    string name;

    int age;

    ...

}

A a;

a.name = "xiaoming";

a.age = 18;

而->则针对结构体指针,指向一个地址,需要对结构体手动开辟内存。

A &b;

b->name = "xiaohong";

b->age = 20;

也可以(*b).name = "xiaohong"

一般情况下用“.”,只需要声明一个结构体。格式是,结构体类型名+结构体名。然后用结构体名加“.”加域名就可以引用域 了。因为自动分配了结构体的内存。如同 int a;一样。

!!!重要!!!

而用“->”,则要声明一个结构体的指针,还要手动开辟一个该结构体的内存,然后把返回的指针给声明的结构体指针,才能用“->”正确引用。否则内存中只分配了指针的内存,没有分配结构体的内存,导致想要的结构体实际上是不存在。这时候用“->”引用自然出错了,因为没有结构体,自然没有结构体的域了。

此外,(*a).b 等价于 a->b。

"."一般情况下读作"的”。

“->”一般读作"指向的结构体的"。

python数据结构 链表

python数据结构 链表

python类定义中__init__()函数作用

__init__方法和self变量

私有变量

一般类内私有属性,变量名前面加上“__”,例如__a,只能在类内访问,类外无法访问,不能通过实例.__a的形式访问。一般提供一个方法如get_a()来进行获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