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建议每个青年都读一读许知远
—001—
几个月前“单读”出版的音频再次更新时,许知远将节目slogon由“单读”第一季的“我们一起阅读这个时代”改变成了“我们一起逃离这个时代”。
许知远说:“一直想通过另一个空间、另一个时间的音乐、作品胡思乱想,能把我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这也是很多人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这个世界已经过分拥挤,你不妨多到另一个世界里,我觉得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逃避,而是重新聚集能量,酝酿情绪,寻找情感的支持。”
显然,这样的言语是显著的“许知远体”,因为他的话语里始终提及关于“时代”的所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话语里表现出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思考和不安。
知道许知远作为一个作家的身份存在时,是从一档读书分享的音频节目里,在那期节目里主播分享了一本名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书,并介绍到这是一本年轻人写的,写给年轻人看的一本书。
就此,我开始由《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认识了这位毕业于北大,曾为《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等报刊撰稿,并出版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祖国的陌生人》...等等著作的著名作家许知远。
继而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我先后读完了他曾为专栏所写的一些文章,以及他于就读北大时期最早出版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以及后来的《祖国的陌生人》。
并由此见识了别人口中所谓的“许知远体”以及“许知远体”下包含的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理应对社会现状分析感受和种种不满。
看完他写下的许多文字后,我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对于时代具有敏感和警惕性的这样一个文人的存在,对年轻人而言究竟有什么作用?
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靠谱”的作家,可他能给予自己的读者什么?在任何公众场合与视野中他所宣扬言论和背后价值观的渗透,对于青年人而言又会有怎样的反思呢?
也许是因为在对他有过一段时间热枕的迷恋后,我开始想要以一个年轻人的身份认真思考这个为时代发声,用偏见看待生活的作家也好,政治评论家也好的,书店老板也好的这么一个多重身份的许知远。
—2—
忧虑的知识分子
首先,我必须要诚实的讨论到,许知远是一个让我觉得有焦虑特质于身上的知识分子。他从青年时期,在北大的校园里,在出租房的书桌上,在咖啡馆的暧昧的气氛里写下《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时,我就能从中窥探一番。
他以旁征博引的方式,洋洋洒洒地写下了数十万字,而这数十万字中他引用了无数的哲人,伟大作家自己伟大作家思想家的精彩言论,并由此作为依据开始用他所处社会产生的不满。
他谈文学,谈写作,谈教育以及他认为的无趣的乏味的思想流行的社会,大量的以历史与今日的对比,展现那个当下的让他觉得厌恶的情绪。
这样的文字读起来会让人觉得生僻和晦涩,大量的摘用伟大作家思想观的陈述,让人不免觉得他究竟是一个思考者?还是一个对思想进行转述和摘录的普通人?
当然这种顾虑在你对他进去深入的阅读和探讨时你会发现,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写下《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本书时,就已经先知般的预言了许多问题。
他在对互联网的焦虑中写道:
大多数网民每天习惯性地去新浪网上浏览几十条新闻,或在临睡前看几页畅销书以免与朋友缺乏谈资,我们靠咀嚼这些信息活着。
沉迷于资讯,让我们疏离了我们的本性。忧心忡忡的人文学者奉劝被现代传媒麻醉的人们去静下心思考自己,或者阅读一些经典著作。因为,对于我们来说真正有用的不是那些资讯,而是我们分析选择这些资讯的方式。
显然,互联网带来的这些问题依旧愈演愈烈,他二十多岁时所有的顾虑,在十多年后他依旧在顾虑着。
在流行文化中,一群肤浅的小女生们开始满口的“爱”,她们或者扭捏作态,或者乱蹦乱跳,她们的眼睛如卡通人物一样明亮。然而,我在那里面只看到了空洞。
无可厚非,这些写于当年的言论于现今而言,当他再次看到类似的面孔时,难道他的评价会有极大的改观?
于此,作为一个作家他内核深处的思想便也可令我们窥探一番。如果你读过他的第一本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后,那大概你就会知道什么叫所谓的“许知远体”,在他后续的几本书里这样的风格虽然并无太大的改变,可书本的可读性已然大有改变。
特别是在《祖国的陌生人》这本书中,他以冷静的笔触和视角,描写了一年的旅行当中他所记录下的中国社会。
当然许知远的文章最普遍出现的就是大量的旁征博引,但在这本书中,他以简洁以及冷静的方式写下了一个个他所看到的中国故事。
但许多时候他的文字中也会有比较性感和迷人的描写,特别的诚恳与坦露。他对中国社会中的许多文字描述时的冷静像极了贾樟柯导演镜头下的冷静。
似乎你可以听到工厂里轰鸣的噪音,看到蓝灰色的天空直直矗立着的烟囱,不断升起的浓烟,经历过疲惫转接班的工厂工人,一米一米下降深井的矿工.....
—3—
一个理想主义者,自由的追求者
和一些政治评论家不同,我在白岩松的书中也不断的看到他对社会问题的描述,对年轻人的劝诫,对年轻人的引导。
可不同的是,同为社会公知和写一些文字描述社会问题的作家,显而易见,许知远身上的斗争性更加强烈,跳跃感更十足,理想主义的色彩浓厚的无法言语。
在“单读”第一季的宣传语中他说“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个时代”,那时的我觉得他十分恰当的选择了这么一句话来告诉我们,他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于是每期节目里他用极富磁性的声音,为读者推荐一段音乐,讲述一篇文章,依旧以旁征博引的方式讲述他的认识和见解。
直到第二季当他把宣传语,改变成了“我们一起逃离这个时代”时,我猛然发觉似乎这个标语才是更加合适诠释他所做所为的一句话。
显然,他引导大家认识这个世界,但接下来要做的动作是什么呢?似乎他无力改变许多问题,所以短暂的逃避才是他能做的事。
由此,这样一个极具理想主义的作家就显得更加可爱了,他说道:
我在书籍里成长,这是个便捷却懒惰的方法,书本永远不会离你而去,但是一个姑娘,甚至一只小狗,都不那么容易把握。我怀疑自己选择在书本里成长,度过整个青春,是因为我太无能、太怯懦。
可能是这样的缘故,他对书的热爱促使他离不开书籍,也许如此才有了单向书店的存在,也才有他一个无法忍受一个人经过书架,而对书架上的书丝毫没有感觉的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他做了一档节目叫做《十三邀》,看上去似乎是冯唐《搜神记》的代替品,在《十三邀》还未出现时我甚至认为《搜神记》是所有访谈类节目中最好的一个。
直到《十三邀》的出现,我才想说这是所有访谈类节目里一个好的不得了的开始,套用了冯唐对王小波至高无上评价的句式。
节目中的许知远显现出的自由和毫无拘束在别处,或者在别的节目中我丝毫未见过。
他显示出的他是一个真实坦诚的自己,和他的文字与言论浑然一体,面对不同的嘉宾他明显表现出不同的感觉,但每种感觉都在表现其他人身上少有的纯粹和自由。
所以陈嘉映赞许许知远厉害时,我感受他是在赞许一个理想和自由并存的知识分子。
—4—
他不是焦虑的安抚者,是看似无力的匡正者
有人喜欢,就必然有人厌恶,对许知远厌恶的人我大概也能体会到他们厌恶的由来,但客观的讲,他的存在对社会的影响不在小数。
许多读者会因为许知远频繁出现的句式,出现的情绪和各种不满,忧国忧民致使自己觉得不舒服,而放弃阅读他。
当然,在初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时我甚至一度觉得晦涩难懂。
博尔赫兹在一场演讲中讲,任何一次我们读一本书,都不可能是读回同一本书的,或者读出同样的意思。因为就像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
所以我再次读许知远的第一本书时,面对这本写给年轻人看的书时,我重新认识了当时那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博学少年。
现在许知远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更多少强调的还是整个社会和国家,每个阶层与文化制度等等,似乎他嫉妒厌倦这个社会。
他习惯性的提出问题,并切切实实的指出问题所在,但唯一一点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如此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始终显示出一种无力感。
所以他不是问题的解决者也不是能我们的安抚者,他更大程度上给予我们的,能告诉每个青年的是什么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从而带给青年中审视自己和生活的思维,这种态度和思维才是他对我们而言最大的价值。
像公众对他的评价一样,他的文章中体现着一个知识分子对中国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充满忧患意识,如果你厌烦了每天阅读报纸看到形势一片大好的陈词滥调,那么许知远毫无疑问是最有可能给你浇冷水的那个人。
—5—
我们需要这种声音
许知远所代表的声音对于普遍存在的青年人而言似乎显得有些刺耳,他用反抗的言论渗入到你的生活时,可能会让自己觉得不适。
所有有许多声音表现出了对他的厌恶,存在即是合理的真理让人对这些不用再去理会过多。
但当你听到他的声音,认识到他的思想时,或许每个人的生活又多了一道景观。
他拥有一个每个读书人都想拥有的书店,这样对书表现出热爱的人,是幸福到让人羡慕的。
他的节目十三邀让每个人直观的看到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言论之中所关心的事物,以及我们也许永远都达不到的高度究竟是什么模样,更高的思想碰撞究竟如何。
除此之外,他的音频节目可以让你短暂的逃离精神的雾霾,你倒也无需去想更多,许知远磁性的声音里终归会给每个听众许多幻想。
当然,我始终知道许知远的存在对于每个青年的意义,他以独特的眼光和犀利的词句告诉别人,你能想到的更好的生活或许还能会是另外一个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