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局的修炼发现生活的小美好又想懈怠了?来这看看

你敢站在29岁的路口,潇洒不回头吗?

2019-06-04  本文已影响3人  莫非仙

有人说:这届90后的「中年危机」,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这里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焦虑。

你周围是否也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我的工资太少了」

「我的工作太无聊了」

「上班如上坟,没意思」

过了把嘴瘾,然后呢?工作依旧浑水摸鱼,整日沉迷游戏和追剧,生活还是那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给我这种感受最深刻的,是大学时的一个好朋友。

毕业后,她在一个三线城市的保险公司上班,每月拿着大约2500块的工资,抛去房租600和化妆品的日常开销,根本攒不下什么钱, 有时买个鸡腿,都要想很久。

她经常抱怨的一句话就是——毕业后,活得还不如大学自在。

在大学的时候,不用交房租,爸妈的生活费给足了,花钱怎么痛快怎么来,等到走出象牙塔才发现,钱真的很难赚。

翻翻这两年的聊天记录,她把迷茫和焦虑挂在嘴边,特别是今年,每次聊天的开场白,她几乎都是一句话——我又想辞职了。

问到原因,她总说:工资太少了,工作太无聊了。

我会小心翼翼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辞就辞吧,努努力,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每到这时候,她又犹豫了——太舒服了,不想跳出去。

一次两次,我帮她分析各种利弊,最后得到的答复,都是上面这句话,久而久之,先前的同情烟消云散,只剩一句感慨:人各有志吧。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那朋友口中的「太舒服了」是指什么呢?

每天早上8点上班,在办公室坐一天,处理几件琐事,剩下的时间,就是追电视剧,到了5点,准时下班。回到家,就是躺在床上,吃着垃圾食品,继续追泡沫剧。

一年365天,多少人和这位朋友一样,只活了1天,重复了364天罢了。

富兰克林说:有的人,25岁就死了,到了70岁才埋葬。

25岁那年,你早早认命,把自己困在几平米的格子间里,没有激情,行尸走肉般活着,这一困就是一辈子。

等到70岁,回顾这一生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难能可贵。

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一个人,如果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绩,需要7年的时间。

如果你能活到88岁,那你从11岁开始,有11次可以改变自己的机会。

有时候一件事坚持下来,根本不用7年,你就会发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坚持去做一件事,给你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一个20多岁的小姑娘,从13年到18年,整整5年,每周坚持学8个小时的外语。

在这个过程中,她考了雅思和托福。

人生之路,都是越走越宽的。

当你把大量追剧,看短视频,嘴上抱怨的时间拿出来,去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30岁以后的人生,或许就会宽广一点。

还是那句话:千万别挥霍你人生中最宝贵的20多岁,别在最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当你回忆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深以为然。

不要等站在29岁的路口,回头望,后悔莫及:那个内心波涛汹涌的20几岁,就像那个炎热的夏天,一去不复返了.......

你敢站在29岁的路口,潇洒不回头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