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利好出尽是利空?
利空出尽是利好,利好出尽是利空。价格在争议中成长,在一致性中到顶,在兴奋中衰落。量在价先,重势不重价。
你发现没有,不管是币市还是股市,行情交易的主界面都是由价格与交易量构成呢,为什么呢?
因为投资决策时,观察价格与交易量的关系特别重要,这满足了大多数人的需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怎样利用价格和交易量的关系来把握买进卖出的时机。
传统金融学认为价格是价值的体现,均衡价格不会受交易量的影响,所以,他们不屑于研究“交易量”这个问题。但是行为金融学发现,很多聪明人都会关注交易量,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来进行投资操作。
交易量反应什么信息?
行为金融学这个发现有点意思,成交反映的是意见分歧,卖出的,觉得价格高估了,买入的,认为价格低估了,这种行为相遇,买卖就成交。
所以,交易量反映的是投资者的意见分歧程度,交易量越大,则意见分歧越大。
意见分歧是怎么产生的呢?
意见分歧产生的原因是,投资者情绪。大量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受新闻报道和舆论的影响。
我们通过预测投资者的情绪,可以预测交易量,从而选择好的交易方向和时机。币圈投资,也有很多这样的实证,在2018年就有不少的机会。比如EOS主网上线、比特币ETF被拒事件、稳定币的风波等,都有套利的机会。
要搞清楚价格与成交量的关系,必须搞清楚一个经典的理论:米勒假说。
米勒假说是研究价量关系中最有效也最有影响力的。
米勒假说认为,市场最终达到平衡的时候,价格一定是高估的,它反映的是乐观者的情绪,而不会反应投资者的平均预期。投资者意见分歧越大,价格高估越严重;越是难卖空,价格高估也越严重。
价量关系理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1、投资市场价格有泡沫是常态
2、越是交易量变大,越要警惕泡沫的存在
3、卖空约束降低投资者收益
研究发现,卖空成本最高的股票年均收益低于卖空成本最低的股票收益。
为什么利好出尽是利空?
有这样一句英语谚语:谣言起则买,新闻起则卖。
这句谚语并不简单,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它是Berkman等人从实证从得来的。他们根据米勒假说,在上市公司年报、季报发布的时间窗口,按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和卖空约束指标来构建对冲组合,买入股价最高估组并卖出最低估组,观察该组合在公告日前后共21天的收益,发现该组合在盈余公告日之前,对冲投资组合的买入并持有收益逐步提高,到公告日前一天,收益达到顶点,公告日当天,收益率迅速回落,随后逐步降低。
这个结果说明,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盈余公告最为关注,在公告发布之前,大家都是猜测,投资者意见分歧达到最大,股价被极度高估,随着公告的发布,谣言变成新闻,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迅速消失,股价回落,所以,新闻一出就要卖。
所以,到现在我们理解了这句谚语后,要利用交易价格理论来预测买进卖出的时机,我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就只需要关注换手率,即交易量除以流通量的比值,换手率是最为稳健且简单的度量投资者意见分歧的指标。
操作办法是,当换手率下降之前,你可以买入,当换手率快速下降的时候,你则应该果断卖出。
行为金融学,对指导投资实战确实有实操价值,我们都要学一点。
当然,投资是一个实操性极强的地方,任何单一理论或现象都不足以支撑有效判断,只通过几个大原则进行投资的话,长期战略上可能没问题,但是短期战术层面不一定能赚钱。
记住,让你以为的真相,永远不可能是真相,而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真相。
划重点:
投资市场有泡沫是常态,泡沫的大小与投资者的交易量有关,交易量是投资者意见分歧的体现,卖空限制越严重,价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明显。
新闻、舆论对投资者的情绪影响很大,这是交易量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利好出尽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