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养,生下来,养下去

2019-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追梦的艳玲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进入“ 白热化” 的年代,我们都秉持着“ 生下来,活下去” 的信念生活着,即使再苦再难再无助,似乎总有满腔的热情去追逐,去克服;在物质追求越来越统一化,精神世界越来越迷茫空洞的岁月里,我们也总不乏追寻的动力,因为永远都有更富足,更吸引我们的房子,车子在等着我们;在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挤破脑袋上“ 早教”,家长为名校甚至不惜“ 豪掷千金” 的社会,却屡屡出现" 教育无能” 的悲剧。试问问,我们为什么只关注着“ 生下来,活下去”,却不好好想想“ 生养” 的问题呢?生养,生养,不就是生下来,养下去嘛,可现如今的现实又是怎样的呢?绝大部分父母生下孩子后,等于任务完成了,撇下孩子就出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在农村,遍地都是爷爷奶奶带着的孙子孙女,我常常在想,他们到底是在带女儿儿子,还是带孙子孙女?只是普遍并不代表着就应该被接受和认可,就应该继续下去,就是理所当然的,恰恰相反,这种“ 只生不养” 的社会现象,更应该引起我们为人父母的反思与觉悟,近而改正。

        以前觉得身为父母的我们更多的是因为迫于现实压力才把小孩丢在家里给爷爷奶奶带。可是通过和越来越多的宝妈聊天我才发现,更多的是根本没有“ 自己带孩子” 的意识,想偷懒,觉得爷爷奶奶带是理所当然造成的。 “我不会带孩子,我连尿布都不会换;不带过来,带过来要辅导她们的学习,吵死了;放家里都好,爷爷奶奶负责她的花销,自己也不用操心,大了还是和自己最亲的...... ”诸如此类的借口,在我听来是那么的刺耳,就如“ 我只负责生孩子,带孩子是爷爷奶奶的事情,现在不都丢在家里带的,挺好的” 般讽刺。孩子从萌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肩负了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如果不带,为什么还要生呢?孩子没有选择“ 花落谁家” 的能力,但至少我们有选择不生的自由,权力与义务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鲜活的生命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和理解,更不应该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真的是迫于现实压力,至少让我们保留着那一份最朴实的为人父母心;保留那份愧对孩子的心境;常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都需要我们。

    而事实上,我曾经在火车上见过这样一位单身母亲。她四十多岁,却显得有些苍老,带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一路上很平静的和我们谈笑风生,不是深入的了解,我们谁都不会知道,他的丈夫在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去世,从此她一个人肩负了赡养老人和两个孩子的重任;5年来,她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无论在家还是外出打工,现在孩子在她工作的地方上幼儿园,住的是只有150元一个月的简陋小平房(当地人的老房子),而她的月薪也只有三千左右;此刻她赶回家,是因为父亲住院的时候,母亲因忧虑操心过度也病倒了。但她始终是笑着的,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她说:" 孩子只要我能带到身边,比什么都好“,“ 家里人只要开心,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这种现实境遇的家庭应该偏少吧!更多的是我们自我欲望的膨胀,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美名其曰的想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想给她买房买车,却从来不曾问过孩子,“ 她现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2岁不到的女儿硬要拉正在和客人聊天的我出去玩,我拿了一系列他喜欢的玩具和她最喜欢的旅游来哄她等我聊完再出去玩,却都不济其事,于是我问她:“ 你想要什么呢?” 她很坚定的对我说:“ 我要妈妈陪我”。那一刻,我的内心是被触动的,我没想到一个2岁不到的孩子,会放弃她之前一直想要的东西,只为了要妈妈陪她,我想这也是普天下每一个浪漫天真的孩子,每一个天使的共同心愿吧!

很多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的父母,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解误区“ 反正她们现在小,什么都不懂,等她们懂事了,上幼儿园了,我们再接过来”。只是,那个时候你们已经不懂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了。你们不明白她们在想什么? 为什么和你们不亲近?为什么动不动就乱发脾气?为什么那么娇气?为什么学习跟不上?就如同她们不懂你们为什么要把她们和自己最爱的爷爷奶奶分开一样。而事实上,真正不懂的是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而不是孩子。曾经我和你们一样,觉得小孩不懂,那时还没真正长大的我,除了陪她玩,从不去打理她的生活,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半年,而女儿梓煊也用了一年多来回应我的不负责任。第二年有所醒悟,痛改前非的我,尽心尽力的去打理她的生活,陪伴她的成长,但总感觉我们之间隔着那么层纱,很薄却从无力穿透,她还是不亲近我,最亲的还是奶奶,直到我独自陪伴她成长5个月后,这种状态才有所改变。直到现在我心里最后悔的事情是因为找工作和她分开的那三个月,也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没有那三个月,我们之间的相处可能会变得更简单和愉悦,而我今生也不会错失一个嗷嗷待哺婴儿成长的每一个瞬间。三个月后,我们回家过年,她睡在摇篮里表情漠然的看着我们,不哭也不闹,完全像在看两个和自己没有丁点关系的陌生人;那天晚上,我们一抱,她却哭到了大半夜,怎么哄也哄不住,奶奶也哄不住;第二天我们骑着摩托车进门,奶奶抱着她迎面而来,而她似乎没看见一样,那定格在我脑海的眼神,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和女儿修复培养感情的那一年多,是我最痛苦最无助的一年,那种痛有着身为人母的本能,也有追忆悔恨的无助,更有蜕变的煎熬。我不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父母承受这种切肤的锥心之痛,更不希望看到“ 留守儿童” 远离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在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中长大。父母,永远都是爷爷奶奶无法代替的角色,永远。而“ 生养,生下来,养下去” 和“ 生下来,活下去” 一样,都是我们生存的准则和信念,缺一不可,竟然“ 活下去” 能让我们克服阻碍走得这么长远,那充满亲子之爱的“ 养下去” 一定能带我们走得更远,就看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取舍。有人说:“ 父母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总有一天她会一件件的加倍的从父母身上拿回来”,我相信,这是真的,你们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