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关于阅读的思考

2018-10-06  本文已影响14人  luvletterr

        读书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是再稀松平常的事了,大多数人都能完成从小学至高中的学习生涯,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就读大学也不是什么稀罕之事了。但是我所讨论的“读书”并非通常意义尤其是长辈口中的读书,那是接受一种标准化教育————一样的教科书、紧凑的课程安排、大同小异的施教。而是“阅读”,内容上是所谓的“课外书”。

        为什么要阅读课外书?以我的观察角度来解释是因为校园教育知识的供给不完整。这首先体现在标准化教育下校园供给的知识,大多是难以结合具体实际,常常面临与脱轨的境地(比如教学内容几乎并不涉及该如何系统思考),这样的知识通常是夹生的,难以灵活运用。这是知识内容的不完整。

        另一个角度是知识类型的不完整,从小学至高中,一个学生能接触到的主要课程除了语数英之外还有文、理的六科(物化生、政史地),此外如音乐、体育、美术等大多不被重视,从心理学激励引起偏见的角度解释,是因为它们不是高考的主旋律。(当然也存在社会客观观念的普遍偏见)。加总以上所有课程,大约十几科,而且到高中二还将分化文、理,此外,面临大考之际副科音体美便常常成为牺牲品。因此整体知识类型的供给也较为狭隘,我们被限定于中、高考既定的范围内摩拳擦掌。走出教育体制这一结界之外,是卷帙浩繁的的书海,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人类学等等,也就意味着,在我们接触的各级教育体系也包括大学中,它所提供的知识类型并不完全(“不完全”不能推导出必须使之完备),学校或许能在未来逐渐改善,但教育环境的改善需要注入时间,非一朝一夕之事,诚然,对于我们个人,在学习规划中可以适当分流一部分时间于课外学科,选择以兴趣为前提,这样操作性更强。

        胡适在讨论读书这个话题曾抛出三个问题,分别是 :  一、要读什么书;二、读书的功用;三、读书的方法。

      这里保留他的三分法,我认为读书最值得注意的三点,分别是  : 批判性阅读、博学守约、自适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其实并不该录入到“最值得”的一项,因为批判性阅读的本质是质疑、怀疑,而怀疑是作为人从事任何一项活动都应保持的基本态度,如同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不可分割。

        那为什么还要录入呢?因为怀疑指向的思考并不是人的天性,简单地自动接纳信息并表现固定的行为模式是常态。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在其所著书《思考,快与慢》当中指出  :  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出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作者所说的“系统1”就是我们最常用到的简陋版“思考方式”,这是天性,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而定性的。而另一种是“系统2”,这是更有意识、更主动、也更费力的另一种思考方式,比起“系统1”它更贴近于由后天教养的习得,而“怀疑”也在它的管辖之内。天性的“思考方式”是信手拈来的,并不费吹灰之力,所以我们会经常会不自觉地顺从惯性,而不选择怀疑,因为它具有易被忽略性所以我才决定将它录入“最值得”的第一点。托尔斯泰说:“如果世界上还有比痛苦更坏的事,那么,它就是怀疑了。

        博学守约是一个成语,由孟子提出,它的意思是,读书要先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然后再有选择性地挑一些书来读。博学守约这一种阅读倾向通常能提供知识面宽度与特定类别知识深度二者之间的一个较好“收益率”。最初宽泛式的阅读有利于拓宽个人视野,而主动的选择则为知识深度提供了条件。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不预先封闭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会大有裨益,两个学科甚至多个学科重叠应用是普遍的,举例若要建立对金融中人性的认识,从社会心理学、生物进化学切入要比直接在金融学中更为高效、深刻。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在其书《穷查理宝典》中力荐的“多学科主要理论”模型是对博学守约最好注脚。

        在宽泛之后是逐步趋向于针对性阅读,这是专,追求的是深度。深度的追求是必然的,在现代指数性增长的知识下,站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需要有所取舍,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新知、扩大能力圈、标榜终身学习,但应该认识到的是即使能排除万难而一以贯之,我们个人所积累的知识也不过是人类知识文明的冰山一角,沧海一粟。由此,另一点启示是,应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

        那在阅读的宽度和深度之间哪一个更重要呢?这个问题大概就像问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取决于长度还是宽度,答案是共同决定。

      最后一点是自适性阅读,自适性的缘由是什么?我认为是个体的差异化。市面上教我们“如何阅读”的书不甚繁多,涉及了大量的方法、技巧,从我们阅读者的角度来说,他们提供方法的选项,我们该做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技巧。比如在阅读的速度上的取舍,有的人即使读得很快他也不妨碍他很好地吸收内容,但也有人的充分吸收是以放慢阅读速度的思考为代价的,若后者以简单地对标别人的阅读速度而不考虑自身的差异,那有可能会面临两难的处境——既不能真正内化知识又消耗了时间、精力。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阅读速度取舍的一点启发 :  读书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

        关于自适性阅读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差异,但阅读这一件事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态度同样是举足轻重。

        首先要选好书。木心曾说:“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那么反过来思考,若在书籍质量上不加以区分地选择,那么最终结果可能无异于为自己挖坑。再退一步说,即使不能每每选择好书,但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态度——尽量不去沾染坏书。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二八定律移植到这里也是适用,即绝大多数书籍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而真正有价值的书占据一定是凤毛麟角。作为阅读的态度而言,这一点倒是可以奉为圭臬。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注入足额的思考。思考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这里就思考对记忆的影响以及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做一些简要探讨。

        对于阅读,我们经常面临的苦恼是看过的书很多,可是事后记得的内容却寥寥无几,即使记得也仅仅是十分碎片化、模糊化的内容,不能针织成整体,这样的情况随时间推进愈加明显,有时到最后甚至避免不了记忆上的沦陷,什么也不记得了。回到现实中,偶尔与朋友谈起这本书时,若要将书籍重要内容进行口头复述则更是难上加难了,为什么会这样,只是我记忆力差吗?还是所有人都这样呢?

        丹尼尔·T·威林厄姆在其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中给出了答案——“你的记忆系统是这样估量的:如果你仔细思考过一件事情,你就有可能再度想起它,所以它应该被储存。因此你的记忆不是你想要记住或你尝试记住的事情,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

        论断简洁,思考影响你的记忆,如何记忆取决你如何思考以及多大程度上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

        另一个方面是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在阅读以外的任何领域都是被人们大规模所强调和实践的,这显然是一个并不新鲜的概念,甚至有些老调了。但要指明的一点是,独立思考不能保证任何东西。它不能保证你独立思考了就能正确、能客观、能不偏不倚,它只一种态度倾向而不会由此附带任何奖励承诺。

        应用到阅读中也是如此,即使经过你独立思考了,那么思考的结果也很可能是谬误或者片面的真理,因此对自己独立思考结果的反省也不容忽视。在这里独立思考永远只是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

        哲学家叔本华有一段关于独立思考的见解,或许能对我们有所启示 :  阅读只是我们思考的替代品。阅读时,我们的思想常常是被别人牵引着的。除此之外,大部分书本的用途只在为我们指明错误的道路竟有如此之多,一旦我们让自己的思想听之任之,就会拐入无法预想的迷途。而听从自己守护神的指引,懂得自发、独立、正确思考的人,却牢牢地掌握着能够找到正确方向的罗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