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为什么我的深情学生常常不懂 ——基于心理
为什么我的深情学生常常不懂
——基于心理辅导会谈的解读视角
文/戴志梅
常常听我们教师感叹:“为什么我的深情学生常常不懂?”因为他们有时候和学生进行谈话,谈过后还不如不谈,甚至效果更差。
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教师看到所教班级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关系不错,看上去好像很亲近。班主任出于对女孩的关心,认为这个男生成绩不怎样,在一起久了,会对女生学习有影响,就单独找这个女生谈话,大意是不要和这男生走得太近。这个女生很乖巧,听进了老师的话,及时向男生表明的态度,也许补充了这是班主任的意思。第二天早上,英语老师进教室,看到这个男生突然跳出窗外,站到了窗外的空调上面,哭得特别伤心,教室在四楼,如果一不小心滑到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幸好,男孩被老师劝住了,男生最终平静了下来,返回了教室。男儿有泪不轻弹,男生当众哭得如此伤心,是遭遇了多大委屈啊!事后,班主任找女生有谈了一次,微笑着道:“我说的你怎么没听懂呢?”
案例中的班主任,在事情发生一段时间里,郁闷,想不通为何全心为学生好,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甚至怪学生素质太差,不能理解老师辛苦用心。
剖析案例中男生情绪失控的导火索,无非就是班主任和女生的谈话内容。初中学段,男女生之间可以正常交往,作为班主任是没有权利阻止他们交流和交往,也许,班主任是担心他们会早恋,更担心会影响女生学习。其实,班主任的用心是良苦的,但和女生谈话的内容太直接,直接到伤害到了男生的自尊心。这一点,班主任真是好心办了坏事。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中的会谈技巧很重要。在此,不妨借鉴一下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技术。
会谈。为达到预定目标的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是通过言语的和非言语的形式进行的。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形式和手段。
常见的会谈技巧有倾听、共情、询问、情感反应和澄清等。
在心理辅导的会谈中,为了和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咨询师要做到有效倾听,和来访者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让来访者以舒服的姿势坐好。用开放的态度,目光和来访者有呼应和接触,注意关注言语与非言语信息。要鼓励来访者真实表达,营造较好的氛围,让来访者能舒缓心理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心理治疗的效果。
共情,就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分,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有同情,更强调理解。充分的共情,能让来访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
询问,尽量少提封闭式的问题,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善于运用积极暗示的语言来提问,不但要问事实,还要问看法和感受。
情感反应,就是心理咨询师将受辅导的来访者想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协助来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可以修正和解释咨询师的解释。
澄清,能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新的认识自身问题的方式。当来访者处于困惑之中时,澄清可以引导来访者更深层次地分析自己的问题,把各种表面现象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实质,方便咨询师对症下药。
以上为心理辅导会谈中常用的一些技巧,如我们能熟练掌握,平时在学生的会谈中巧当运用,也许上面的那个案例,以后就会成为传说中的案例了。
总之,用心理学+的模式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会对我们有益处。
(草草写于2019年2月25日晚21:01,周一。查找资料,想起听说的这个案例,写一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