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人生的伙伴》读书笔记

2024-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读书笔记汇

| 1 | 如何发现真正的自己

善于合作,不要孤立自己

在成长的路上,反复地“自我琢磨”或“自我反省”是不可或缺的,就算能得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或经历,光凭一己之力,想维持或更上一层楼都很困难吧。

那该如何是好呢?

为此,我认为应该把所有事物都变成伙伴,创造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命运共同体”。

让开心的事情成为自己的规则

| 2 | 让自己拥有的东西变成最棒的伙伴

健康就是有朝气

穿着打扮象征了对对方的尊敬程度

鞋子要保养看不见的地方

养成打招呼和写感谢信的习惯

写感谢信也是一样。要把感谢之意传达到对方心中,就必须勤于动笔。勤于动笔会招来福气。得到了什么帮助,务必要在当天写一封感谢信——这种礼节很了不起,我也时常希望自己能这么做。感谢信只要晚了一天,就等于错失送出的机会。例如你收到一样让你很高兴的礼物,我认为你要在当天写信给对方才叫感谢信,隔天才写就已经不是感谢信了,不会有人因而被打动。就算简单的内容也好,如果是在当天收到手写的感谢信,对方会觉得很感动,认为你很有心。我常常在想,这也是一种别人这么做,你就会感到特别开心的事情吧。

另外,我认为快速回信也是一种礼节。总结来说,在某件事情上成功的人,总是在思考遇到状况时,自己该如何应对才能让对方开心。

得到了什么帮助, 务必要在当天写一封感谢信—— 这种礼节很了不起, 我也时常希望自己能这么做。

机会往往不在正式场合

该如何应对才能让对方高兴——总是在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任何场面都会需要他。

我很尊敬一位中国人,他教了我许多道理,其中一项就是这句话:人总是在寻找人才。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某件事情上成功的人,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工作外,都会一直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人才。

培养“当事人意识”

生活要有节奏感

所有事物相互都是有关系的

帮助他人等于帮助自己

此外不只是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能这么思考:所有事物都是联结在一起的,而并非只是开始和结束的连续。自己的日常生活也一样,不是开始和结束的重复,而是一个巨大的联合体。

学到的知识要去实践才有价值

信息要亲自确认

一本书就是一个人

与作者聊天,听听他的话——对我来说,读书比较接近这种感觉。我认为这才是读书的乐趣。

永远不要停止思考答案

放轻松,亲切就会油然而生

刚才我也说了,你不用变成无所不知的人,也不用变成“聪明人”。没必要让别人觉得你很聪明,重要的是应该无限地坦诚。

因此,就算你和九位内在伙伴的感情不错,只要是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之中,你就不能像机器人一样冰冷。其实人类需要一个柔软的缓冲,也就是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方式,若缺少这个部分,就算你成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也会失去身为一个人的乐趣。

人类总是会聚集在能让自己开心的人身旁,总是会在意看起来过得快乐的人,因为自己也想受他影响。不停发出负面气息的人,没人会想接近。而人群聚集之所在,也是信息聚集之所在。

所以,不要自我意识过盛,应该坦诚展现原本的自己,然后放轻松。放轻松,亲切就会油然而生。当亲切的自己和社会及周围的人来往时,势必会产生各种变化。

每个人都会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让我们暂时忘掉这种想法,直率柔软地去思考如何才能与他人和社会建立更深度的关系吧。 我认为可爱和亲切从接纳软弱、不体面和愚蠢开始,应该去爱它们。必须变强、必须变聪明的想法,反而会让自己非常不自由。

| 3 | 在人际关系中创造伙伴

就算99%是为自己,那1%也要为他人保留

信赖和信用是日积月累产生的

不能因为是家人就忽视他们

你先主动敞开心扉,别人才会信任你

第三种是一起工作的同事和前辈。在工作上会和他们互相合作,也会受到他们的指导或教导。对同事,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到的,就是随时“报告”。

这么说听起来有些死板,不过自己现在在做什么,想什么,怎么了,有什么状况——这些事情不要等到别人问才回答,应该主动报告。这也是一种主动敞开心扉的做法。

这在工作上、职场上更是理所当然的。确实表达出自己在做、在想、在烦恼或想做什么,我认为这会让对方感到开心。就算事情和他们无关,他们也会听得很舒服吧。

主动开口和报告,可以让对方明白你很信任他。所以我常会主动问年长的前辈:“可以去找你稍微聊一下最近的事情吗?”然后详细报告自己的现况。

这不是因为对方想听我的近况。“最近如何?稍微让我听一下近况吧。”等到人家这么问你才说,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工作上也一样,“对了,那件事情之后怎样了?”等到别人问你才回答,我觉得已经太迟了。

重点在于“主动开口,不要等别人问”。总是“先发制人”,在别人问话之前,先报告对方应该或想事先知道的事情。为此必须事先观察和假设,对方想要听什么,这点很重要。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

就算对方听了没反应也无妨,不要紧。重要的是时常主动找对方说话。

报告加上联络,然后商量,这三种公司内部的沟通常被称为“菠菜法则”。不等人问就先向其报告他想知道的事情,总是据实联络,并坦诚地找人商量——能做到这三点的人,到任何地方都会被需要吧。

必须事先观察和假设, 对方想要听什么, 这点很重要。 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

长辈是一本需要主动翻阅的书

对交付工作的人,决不能让他们吃亏

努力维持办公环境清洁

要让一起工作的人获益且感到幸福,我认为其中一个方法是改善职场环境,让大家都健康,充满笑容,而且不会累积疲劳。

所以努力维持办公环境清洁,对方绝对不会吃亏吧。我们可以做的有:垃圾不乱丢,保持厕所和梳理台的清洁,排好散乱的伞架,整理工作道具,擦好窗户,维持作业台的清洁等。

我们在用完场地和道具之后,应该把它们整理得比使用前还干净。这可能不是你的工作,但如果能做到这种地步,当成自己的工作,公司肯定会很高兴吧。只要有你在,而且你越是工作,四周就越干净,那公司肯定会觉得获益吧。

不要怕人脉被抢走,尽量将人与人联系起来

对看不见的网友要“主动发信息”

真正的全球化是融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