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历史备考

2021-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身书生气

    中考脚步越来越近,天气炎热,学生心情浮躁,打开资料书似乎什么都会,合上书大脑一片空白,考前十几天该怎样复习才能更高效备战2021历史中考呢?

    (1)中考前的历史复习,要重视《解析与检测》,同时回归课本。回归课本并不是对课本知识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而是根据自己平时练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返璞归真”利用好目录。

    (2)重新梳理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阶段特征。

    (3)注意近几年的高频考点:

    中国古代史部分:河南地方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边疆治理)、中外交流、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近代史部分:近代化探索;中共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

    中国现代史部分:中共领导下的国家治理、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和外交成就;现代科技和文化。

    世界史部分:中外文明的对比和交流;大国史(俄国、美国、英国)及大国关系;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4)关注今年的热点及重要周年大事

    (5)加强做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重视开卷考试时间的分配和掌控。突出21~25题考题方向,设问方式,解题技巧。即明白每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

    二、审题方法

    1.选择题审题方法: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等关键词,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问题项,确定答题方向。三看材料整体意思,不能以偏概全。

    选项要三思:一思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最后还要坚持最优选项原则。

    题干和选项相结合最终确定一个正确选项,20道选择题应在15分钟左右完成。

    2.非选择题的审题:

    先泛读材料,了解大意、把握主题,知道本题考什么,因为每道大题都是围绕一个中心考点,一个主题思想设计的。

    先看问题(注意问题项的关键词,如分析材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问法来界定寻找答案的范围),后看材料,组织答案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看分值答题,根据分值把知识点条理化、序号化,细化四意识,三阅读,二思考。

    答题语言要规范,体现关键词,字迹工整。答相同之处的不要分开写。专有名词一定要准确,有书名号的要写书名号。意义影响类,书上有的尽量用书上的语言。

    3.小论文答题

    ①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答题(如是否需要拟定题目;是答联系还是比较或发展趋势等)。

    ②两幅图片,两件大事,三段行文。前两段分别有重点的写两件事的三要素,第三段旗帜鲜明地写出内在联系,或者比较得出的异同点,或者得出的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历史事件的三要素是指原因(或背景)、概况、影响。在写的时候不需要太多,原因一般写根本原因、背景一般写经济背景,1句话话即可,关键在于表达准确;概况可以写上2句话,影响一两句话。行文遵循“藏拙露巧”的原则,说不清的不写,或查阅资料搞清楚再写。

    ③年代尺形式呈现,历史发展趋势类小短文,前两段的写作思路与联系类、比较类小短文一样。第三段要旗帜鲜明地写,从中得出的关于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

  ④创新形式: 大事年表、关键词、论证观点等论文。写法大同小异,论证式小论文,题目即论点:依据材料先点明论点,论据:依据所学,列举相关史实做证据支撑论证:通过对相关史实结果或影响的论述,来论证所确定的观点。

    三、考前准备

    进考场前带齐开卷所用资料:专用年代尺、打印的2021 小论文集六本课本、《解析与检测》新增考点分析、整理的知识结构,总结资料。但考场上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审题和思考问题上,避免盲目翻书,减少无效翻书。尽量不要让翻书打乱自己的思路,合理安排时间。要明白带书是为了定心,而非翻阅。

    温馨提醒:纵览全卷,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审题,理清题目要求;先易后难,科学利用时间;关注分值,合理构思答案; 检查修改,查漏补缺完善。

      推荐用中科押题内参(7科7本32开小书)将中考必考点进行猜押预测,题后付答案,每本80页左右,3-5个小时可看完。是中考前十天,学生拿在手里的定心丸,是临考场复习必考点预测的特别资料,是针对待进生、不喜欢做卷子,背背记记就能再提分的快记手册,每年押题率58%以上,值得孩子拥有。中考前两天静心看完七科点题手册,中考考场无忧。

      中考最后十几天拼得是心态和坚持,拼过这十几天,你就是中考的黑马,拼过这十几天,你就是最亮的星。相信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中考加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