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黄河号子
2018-08-30 本文已影响24人
有人找了个非洲男朋友
记得小时候应该是十来岁的时候吧,每逢黄河对面市集,到下午4、5点的时候,我们十几个小孩还有几个大小伙子去“接船绳”。那小木船一临近靠岸,船上的艄公把船绳用力甩到岸上,我们一群小孩和大人抓住船绳,用力把船拖到岸边。船上的艄公赶紧跳上岸,一块把船拖住,紧靠岸边,船沿和陆地上搭上供人行走的长木板,赶集的人陆续从木板上上岸。夏天有时候靠岸的地方河床浅,船不能完全靠岸,长木板也够不到岸边,赶集的人就要淌水上岸了。年轻人脱掉鞋和袜子,自己走上岸。老人、女人、小孩就要有人背着上岸了。青壮年男子穿上雨鞋,一个一个把老人、女人、孩子背上岸。
等船上的人都上岸后,要把船拉到岸上,以免船被水冲走,同时也减少木船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这时候需要很多青壮年男子同心协力拉船,我们小孩有时也滥竽充数帮着拉。有一位大伯父每次都是指挥者,一边指挥一边喊号子,大家跟着号子一起使力。只听大伯父喊到:“一二的三吆!”,拉船的人跟着喊:“嗨吆!”,“家伙套家伙吆!”,“嗨吆!” ,“这下没动弹吆!”,“嗨吆!”,“同志们都用劲吆!”,“嗨吆!”,“这下拉的好吆!”,“嗨吆!”,“月儿上来了吆!”,“嗨吆!” ,“同志们快用劲吆!”,“嗨吆!”,“这下拉的好吆!”, “嗨吆!”。一般经过半小时到1小时,船到硬质地上,大家一鼓作气,同时喊着“嚎…”,船就被拉到远离河水的岸上。
当时只觉得有一股热闹劲,还有对赶集回来的大人能带回烧饼的期盼。船拉上岸后还有一股胜利的兴奋劲。以后慢慢长大后去外地上学,就再也没有去“接船绳了”,也再没有听过大伯父唱黄河号子了。现在大伯父已不在了,小木船也换成了比汽艇大一些的电动铁船,就再也没有机会听到黄河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