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里,太容易放弃

2020-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逗豆的功夫

  前段时间报了一个非虚构写作训练班,目标是让每个人都完成一篇自己身上或者身边发生的短故事。40多人的班级,在截稿日期完成的只有十二三篇。

  在开头两天确定主题的阶段,写作群里的气氛还是十分活跃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写的主题,因为可以去其他人的写作页面上“串门”,还经常会看到小伙伴们的“商业互吹”。而确定主题,进入大纲阶段之后,就有很多人陆续掉队了。

图片来自网络

大纲难为

  大纲涉及到开头、情节、高潮、结尾各个部分。每个部分所要体现的大致内容和素材都要罗列出来。虽说是非虚构写作,写的是真实经历过、或者是身边人的故事,但可能到写大纲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少素材去写好选定的主题。 

   比如有几个小伙伴想要写自己姥姥、姥爷或着某个亲人的一生,但是要把一个人的一生浓缩在一个故事里是十分考验作者的写作功力的。

  且不论我们是否有这份功力去完成“一生的故事”,光就故事的素材而言,我们所了解掌握的真的足够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么?更何况,就算是写“一生的故事”也需要一个主题,仅仅为了纪念亲人,就一定要写一个人的一生么?

  这时再回过头去看自己确定的主题,似乎已经不那么合适了。我原本是想写为了收藏耽美漫画去学习爬虫,但临到落笔才发现自己的笔力远不能将编程里种种枯燥的理论诠释的生动活泼。而仅仅只是将很多的理论讲解明白,又会使文章的趣味性大打折扣。

  这便是理想和实际之间的落差吧。之后我根据编辑老师的建议,选了一个自己不太喜欢但尚能驾驭的“家族遗产争夺”的题材去写。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部分小伙伴止步于此的理由了,想写的东西写不出来,能写的又不是自己想写的,不如不写。我能理解这种想法,但是写作确非一蹴而就,把自己能驾驭的题材写好也未尝不是一种提高。更何况,看在学费的份上,也不能半途而废呀!

图片来自网络

平衡难求

完成大纲之后,就开始填充文章的血肉了。这块会涉及到叙事、文笔、语感等等更具体的方面。非虚构写作对于文笔的要求不高,但是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在老师评语中:平衡。

比如有小伙伴写了自己从小到大如何省钱的经历。对自己月入3w却不会自己买衣服,一双鞋穿到掉底修补一番继续穿之类的细节描写的十分详尽,而对背后的原因却鲜有提及。仅以“大概是为了讨好父母”一语带过。没有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缺少表像背后的主题支撑,客观事实和主观意识之间失去了平衡,初看难免产生流水账一类的观感。

当然也有些小伙伴不免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我写的遗产之争,更多的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自己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对人物,尤其是与我家有过冲突的亲戚们的把握上难免有失偏颇,这一点也是被编辑老师犀利的指出后才慢慢改正了。

还有一些社会阅历比较丰富的小伙伴们,想要记录自己在职业生涯或是异国他乡接触到的一些特殊人群的案例,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难以平衡社会学的观察和故事的讲述。

在这里,很可惜的是看到很多有趣的题材,只写出了其中的部分情节就被搁置了。也许是因为工作太忙?也许是因为反复改稿却达不到期望而萌生退意,不管怎样,我们不会知道那个在印度生活的女生后续的经历,我们也无从得知那个法国小众品牌究竟是如何在上海旧法租界艰难存活至今的。希望如这些小伙伴们所说,“会有一天赶来补完”。

知难而进

忙,是编辑老师每次在群里催稿的时候,必然会出镜的回复。“我这两天不在国内”,“最近期末考”等等都是我们常见的挡箭牌。也许有朋友会说,一个人精力有限,哪怕真的赶出了稿子,质量也不会多高。但我想说的是,正因为精力有限,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做好预估。我相信很多小伙伴,报这个写作班的初心都是想要学习写作技巧,至少是有一篇成稿。那么在已知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写作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给自己布置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可能是我们太高估了自己,抑或是我们太低估了写作。

在写作训练营里,真正的写作和我们平常自己写着玩是完全不同的。面对自己文章种种的不完美,一次次被打回,我们的“忙”也许更像一个借口,用来充当心里安慰。让我们在遇到挫折和不完美的时候,能够安心做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告诉自己我并不是不会,我只是忙而已。

成长思维告诉我们技能如肌肉,唯有坚持锻炼,才能下笔如有神。不论是忙或是其他的什么借口,不断的错过和拖延,最终,只是辜负了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里,太容易放弃,而我们,太需要坚持。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