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写些东西,但是一直不知道能写些什么。
上中学时,文学社老师教写作首先要有情根,但似乎我缺少某种神经细胞,感知不到能让我想写的东西。
缺少的这些细胞,让我在少年时有幸没有因为父母的苛责和这个世界的恶意而变成抑郁症患者,却也不会轻易感动和快乐。
即使生活中常有出现过这样时刻...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为了显得合群而故意装出来的——我不希望因为自己无动于衷而伤害到其他人的感情,然后没办法为自己的冷血解释。
一直到长大后很多年,我才发现,这种心理缺失反而是一种保护。
每个人都会被这个社会苛待的时候,而太丰富的情感只会让人在艰难的时候选择跃向不归路。
因此,我从来不认为那些自杀的人有什么不对——他们只是比一般人的内心更丰富和敏感;
而能在这个世界好好活着的人,应该羡慕他们有那些丰富的感知能力,并为自己的麻木而惭愧。
比如我......不过也没什么关系。
情感感知上的缺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每次写作文,我很茫然,不知道该写什么。
我可以储存大量的好词好句,学习如何构建文章结构,学习精准的分析文题需要什么材料和主题,而从来不跑题(上学时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跑题)......
但我没有什么话想对这个世界说。
这个世界的每件事情,都自行其事的运作着,不需要我的在乎。
出太阳是正常的,下雨也是正常的;凡事顺利很正常,遇到挫折也没什么——拍拍灰爬起来不就行了?煽情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那时的我更愿意看看白云看看蓝天看看溪流与湖水,发呆。
但是作文总是要写的,虽然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一个平静的书香围城里按时起床吃饭运动上学写作业考试。只是每次写下符合学校标准的例行公式的套话时,我内心总想真正的写一些什么,写白云苍狗、岁月荒芜,写天高风急云涌大江阔。
而一旦下笔却又无所适从了,毕竟所知所见就是那一小潭水。
也不知道为什么,过了一个年龄后,好像大脑中有一个开关被打开了,经常为了一些曾经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动。记忆中的很多事很多人,当时觉得那样平淡无奇,以为会一直在那永远不会变,今天却变成了另一个时空无法触及的遥远故事,弥足珍贵。
于是,我终于有一些想要对这世界说的话,
也许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仍然会自顾自的运行着,
但是,那些人那些事,他们经过我的文字,能留下一个背景,
往事并不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