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泼墨浓转淡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影视曲漫

希区柯克系列之《讹诈》—欢迎来到有声片时代

2016-01-30  本文已影响230人  戒嗔
1929《讹诈》

希区柯克的早期作品对于技法的探索和运用胜于叙事,这部《讹诈》同样如此。就像他本身所说:“这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故事”——

年轻漂亮的爱丽丝因为她当警察的男友弗兰克约会迟到而生气拌嘴,弗兰克拂袖而去。这时,他看到艾丽丝同一个陌生男子携手离开了饭店。他邀请艾丽丝去看他的画室。在画室里,画家对艾丽丝起了邪念,艾丽丝拿桌上的餐刀把画家捅死。

弗兰克调查时发现了艾丽丝的手套,知道女友与本案有关,但他不动声色。此时,一个目击者出现,准备借此敲诈一笔钱财…但希区柯克的伟大之处在于总能把一个原本平凡简单的故事讲得扣人心悬。

有声终究胜无声

如果《讹诈》只是一部默片,也许它的命运是掩埋在希区柯克日后众多经典作品中而少有人问津。但希区柯克划时代地把《讹诈》做成有声片,角色的声音首次出现在电影里,一时间让当时的电影界同行和观众都为之疯狂。不仅如此,希区柯克对声音的处理也毫不“手软”,影片中多处新颖独特的处理手法至今仍被很多导演效仿。

影片最经典的一处运用是表现爱丽丝杀人后回家惊魂不定的一场戏。在这场戏中,爱丽丝坐在饭桌旁处于恍恍惚惚的状态中,这时邻居大妈还在絮絮叨叨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命案。其中大妈说到“如果换成我,我宁愿用石头而不是刀”。刀、刀、刀。。。这个单词的发音不断在爱丽丝脑中放大和重复,而父亲让她拿起餐刀则更让她双手颤抖,几乎彻底崩溃,餐刀也被失手扔到地上……

希区柯克在这场戏中对于声音的处理完全不像一名新手。今后,他将继续摸索“声音”这一把重要的武器,带着它在悬念电影领域中开疆拓土。

越发娴熟的德国表现主义技法

表现主义电影源于1920年的德国,“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表现主义的巨大成就在于首先形成了新的美学表现形式,利用高反差的戏剧性灯光作为创造明暗对比的工具,与主体或背景的光亮面组成一个对比强烈且不协调的画面,给影片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通过一些较为怪异的联想来表达情绪和心理状态。

希区柯克的电影风格明显深受表现主义的影响。从他第一部电影《房客》中略显刻意的运用,到三年后《讹诈》的游刃有余,不着痕迹,证明他确实也深谙其道。

希区柯克在影片中多处运用了表现主义的技法。如在画家对爱丽丝起了邪念之后,头上的灯具轮廓经过光线的反射照在脸上,使得原本看起来友善的画家变得如恶魔一般,通过光影使画家内心的邪念外化;还有在爱丽丝深受杀人后的内心煎熬决定自首,从椅子上站起的动作就像上吊,而窗户的一条横影犹如绳索正好落在她的脖子上。

恶魔般的脸 形如上吊

总的来说,作为希区柯克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加入人声后确实有利于增加电影情节的理解,也丰富了影片的表现手段。最重要的是,观众的耳朵终于不用再忍受默片时代持续聒噪的背景音乐了。因此,《讹诈》无疑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附彩蛋:希区柯克在本片中的客串

在看书的希区柯克遭熊孩子调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