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 - Alex 2020-07-07
2020-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学渣小徐
Part 1 向量
标量:一个元素组成的变量
向量:多个元素组成的变量
x<- c(1,2,3) #常用的向量写法,意为将x定义为由元素1,2,3组成的向量。
x
x<- 1:10 #从1-10之间所有的整数
x
x<- seq(1,10,by = 0.5) #1-10之间每隔0.5取一个数(注意是逗号不是分号)
x
x<- rep(1:3,times=2) #1-3 重复2次
x
从向量中提取元素
根据元素位置
#这里的x是你刚才赋值的变量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修改
x[4] #x第4个元素
x[-4]#排除法,除了第4个元素之外剩余的元素
x[2:4]#第2到4个元素
x[-(2:4)]#除了第2-4个元素
x[c(1,5)] #第1个和第5个元素
根据值
x[x==10]#等于10的元素
x[x<0]
x[x %in% c(1,2,5)]#存在于向量c(1,2,5)中的元素
Part 2 数据框
读取本地数据
read.table(file, header = FALSE, sep = "", quote = ""'",
dec = ".", row.names, col.names,
as.is = !stringsAsFactors,
na.strings = "NA", colClasses = NA, nrows = -1,
skip = 0, check.names = TRUE, fill = !blank.lines.skip,
strip.white = FALSE, blank.lines.skip = TRUE,
comment.char = "#",
allowEscapes = FALSE, flush = FALSE,
stringsAsFactors = default.stringsAsFactors(),
fileEncoding = "", encoding = "unknown")
header:逻辑参数。指定是否文件第一行为变量名(列名)。
na.strings:指定缺失文字。
skip:指定读数据跳过的行数。
nrows:指定数据读入最大的行数。
dec:指定小数点记号。
sep:指定数据分割字符。
row.names与col.names:赋予数据行名和列名。
读入数据其他相关函数:
readLines():按行读入数据文件。类似perl读数据方式。
scan( ):将数据读作一行向量形式。
read.delim("educ_scores.txt"):读入文本文件(制表符分隔)。
read.csv("educ_scores1.csv"):读入CSV(逗号分割)。
readBin( ):读入二进制数据。
readChar( ):读入字符型数据。
attach( ): 把数据框的变量链接到内存中.
设置行名和列名
X<-read.csv('doudou.txt') #在示例数据里有doudou.txt 注意这里的变量X是一个数据框
colnames(X) #查看列名
rownames(X) #查看行名,默认值的行名就是行号,1.2.3.4...
colnames(X)[1]<-"bioplanet"#有的公司返回数据,左上角第一格为空,R会自动补为x,用这个命令来修改
X<-read.csv(file = "huahua.txt",sep = " ",header =T,row.names=1)#最后row.names的意思是修改第一列为行名
数据框的导出
write.table(X,file = "yu.txt",sep = ",",quote=F)#分隔符改为逗号,字符串不加双引号(默认格式带由双引号)
变量的保存与重新加载
#这次没有处理完的数据下次想接着用怎么办?--学会保存和重新加载。保存的格式是RData。
save.image(file="bioinfoplanet.RData")#保存当前所有变量
save(X,file="test.RData")#保存其中一个变量
load("test.RData")#再次使用RData时的加载命令
提取元素
- X[x,y]#第x行第y列
- X[x,]#第x行
- X[,y]#第y列
- X[y] #也是第y列
- X[a:b]#第a列到第b列
- X[c(a,b)]#第a列和第b列
- X$列名#也可以提取列(优秀写法,而且这个命令还优秀到不用写括号的地步,并且支持Tab自动补全哦,不过只能提取一列)
直接使用数据框中的变量
提取某两列作散点图:
(需要提示一下,这里的case和values是两个单纯的列名,没别的意思)
options(stringsAsFactors = T)
a <-data.frame(case=paste0("S",1:9),values=runif(9))
plot(a$case,a$values)
缺点:数据框名a在代码中重复出现(不符合懒惰(哦不,高效)的要求)
如何懒惰地实现?
方法1:attach
将数据框名添加到搜索环境中:attach(a),作图时就只需输入列名(连$都不用了)
attach(a)
plot(case,values)
做完后将a删除出搜索环境 detach(a)
局限性:两个以上数据框的列名有冲突时,同时attach会报错。
方法2:with
with(a,{
plot(case,values)
x<<-summary(values) #求和并赋值给x,<<的意思是作为全局变量,也就是出了大括号仍有效。
})
x #运行完后打印x
Question:
image.pngAnswer:
X不对,换正确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