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宋词里的唯美情思】蝶恋花·春景——多情却被无情恼
【正文】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
⑴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花褪残红青杏小:指杏花刚刚凋谢,青色的小杏正在成形。褪(tuì),萎谢。
⑶飞:一作“来”。
⑷绕:一作“晓”。
⑸柳绵:即柳絮。
⑹天涯何处无芳草:指春暖大地,处处长满了美美芳草。
⑺渐悄:渐渐没有声音。
⑻多情:指旅途行人过分多情。却被:反被。无情:指墙内荡秋千的佳人毫无觉察
【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难道天下之大,哪里会没有茂盛的芳草呢?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赏析】
《蝶恋花·春景》又是苏轼一首经典之作。特别是“天涯何处无芳草”与“多情却被无情恼”两句,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仅被广泛引用于各种情境之中,抒发了词人对生命、情感及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哲学思考。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开篇三句, 以“花褪残红”点明时节已至暮春,花朵虽凋,但青杏初现,预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燕子穿梭其间,绿水环绕人家,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春日画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柳絮随风飘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但紧接着以“天涯何处无芳草”反转,表达了词人对于生命无常的豁达态度。词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时,不必为眼前的失去而过分感伤,因为美好的事物总会在别处重新出现,体现了其随遇而安、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
“墙里秋千墙外道”一句,巧妙地将视线从自然景色转向人间情感,一堵墙分隔了两个世界,墙内是少女的欢笑与青春,墙外则是词人的孤独与遐想。
一堵墙,两个世界。墙里,秋千笑声;墙外,孤独行走,演绎着一段浪漫的爱恋。
这种空间上的分隔,实则隐喻了情感上的隔阂与无奈。
当那笑渐渐远去了,仿佛青春年华一样早晚要消失,那少女不知去做什么了,自己只是自寻烦恼而已,这样的多情最终要被无情打击。
最后“多情却被无情恼”一句,更是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推向高潮。这里的“多情”与“无情”,不仅指对佳人的相思之苦,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词人对人生、对理想、对现实的多重感慨,以及面对这些感慨时的无奈与自嘲。
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虽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多情却被无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