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卷一古代哲学~第二篇/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3

2023-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放下皆得

再回到裴多篇上来,希比斯对于死后灵魂的永存表示怀疑,并且要苏格拉底提出证据来,于是苏格拉底就进行了论证,但是我们必须说他的论证是非常的拙劣的

第一个论证是万物都具有对立面万物都是由它们的对立面产生出来的,这种表述使我们想到了阿那克西曼德关于宇宙正义的观点,既然生与死是对立面,所以生和死之中的每一个就必定会产生另一个,由此可知死者的灵魂是在某个地方存在着的,并且会按适当的顺序再回到地上来。圣保罗的话:“种子若不死去就不能新生”,似乎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种理论。

第二个论证是,知识就是回忆所以灵魂必定是在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支持知识就是回忆这一理论的主要事实是,我们具有像“完全相等”这样一些不能从经验中得出来的观念,我们有大致相等的经验,但是绝对相等却是永远不能在可感觉的对象之中找到的,然而我们又知道我们所说的绝对相等的意义是什么,既然这不是我们从经验里学到的,所以就一定是我们从生前的存在里带来了这种知识。他说类似的论据可以应用于其他一切的观念,这样本质的存在,以及我们对它的理解能力,就证明了预先存在着有知识的灵魂

一切知识都是回忆的说法,在美诺篇里得到了详尽的发挥。在那篇里苏格拉底说:“并没有什么教学,有的只不过是回忆罢了”。他声称能够证明他的论点,于是便要美诺叫过来一个小奴隶,由苏格拉底来问他几何学的问题,这个小奴隶的回答被他们认为表明了他的确是知道几何学的,尽管他一直没有察觉到自己具有这种知识。美诺篇和裴多篇都得出同样的结论:  知识是灵魂从生前的存在里带来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指出,首先是这一论据完全不能够应用于经验的知识,这个小奴隶是不能被引导到回忆起来金字塔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或者特洛伊战争是不是确实发生过,除非他恰好当时是亲身在场。唯有那种被称为先天的知识,尤其是逻辑和数学,才可能设想是与经验无关而且是人人都有的,而事实上这就是唯一被柏拉图所承认真正是知识的那种知识,让我们来看,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怎样对待这种论证。

例如相等这个概念,我们必须承认,在可感觉的对象里,我们并没有恰恰相等的经验,我们只是看到大致相等,那么我们是怎么达到绝对相等的观念呢?还是也许我们并不具有这样的观念呢?

让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公尺的定义就是现存于巴黎的某根棍子在一定温度之下的长度,如果我们提到别的一根棍子,说它的长度恰恰是一公尺,这又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我并不以为我们这句话有任何意义,我们可以说目前科学所已知的最精确的计量过程也无法指明我们的棍子比起巴黎的标准起来究竟是长些还是短些?如果我们足够大胆的话,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个预言,即未来的任何计量技术上的改进都不能够改变这一结果,就经验的证据可以随时对它加以反证的这种意义而论,则它仍然只是一种经验的表述,我并不以为我们真正具有柏拉图设想我们所具有的那种绝对相等的概念。

即使我们具有这种观念,很明显的小孩子在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前也是并不具有他的,这种观念显然是由经验所引导出来的,虽说它不是直接从经验里得出来的。此外,除非我们生前的存在并不是感官—知觉的存在,否则的话它便会像我们的现实生命一样的,不能够产生观念,如果可以假设我们现是以前的生存,有一部分是超感觉的,那么对于我们现世的生存为什么又不做同样的假设呢?所以根据这一切理由这种论证乃是不能成立的。

回忆说既被认为是已经成立,于是西比斯就说“关于所需的证明有一半是已经证明了:那就是在我们生前,我们的灵魂便已存在着,但是另有一半即灵魂在死后也像在生前一样的存在着,这还没有得到证明。”于是苏格拉底就自己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如上所述,万物都是由它自己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因此可见死必定产生生,正如生产生死一样,但是他又补充了另一个在哲学上有着更悠久的历史的论据。唯有复杂的才可以被分解,而灵魂也如理念一样乃是单一的,而并不是由许多部分所合成的,应该认为凡是单一的都不能有开始、或终结、或变化,本质是不变的。例如绝对的美永远是同一个,而美的事物则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凡被我们所看见的事物都是暂时的,但没有被我们所看见的事物这是永恒的

身体是看得见的,但是灵魂是看不见的,因此灵魂应该划归为是永恒的那一类的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