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台(1)

2018-10-11  本文已影响287人  高原放歌
月台(1)

        月台(1)

  古时的月台是赏月的平台,一百多年前有了铁路,旅客上下、货物装卸的平台被称为月台。奇怪的是,火车呼啸而来,时人多不接受,如今人看转基因一般,以为不祥怪物,竟不知何故给它停靠的地方冠以那么诗意的称谓。

  我在铁路工作那些年,多次问过“老铁路”们,为什么叫月台?无解。这两天为这个《月台》系列杂文打腹稿,又泛起这个老问题,在网上搜了一下,还是不得解。不过有个说法引起注意,说是早年的站台平面与车门高差大,车上人须跃上或跃下,跃月谐音,久之,便说成月台了。

  我这六十多年,记忆中月台上的故事多极了,筛选一些记录下来,是生活片段,也是社会缩影。

     

              太原东站月台

    东站月台故事有两则。

  少年时家住太原旧站不远,常顺着面粉厂那条铁路专线溜进车站,躲过了检票。

    有次去东山打酸枣,本应在东站下车,不料那趟列车不在东站停靠,好在在市区行驶,车速不快。我们决定跳车。

  有个邻居是铁路工人,他闲聊无心,我旁听有意,记住了两个跳车要点,一,看车下枕木,如果能看清楚,说明车速不快,可以跳,如果看不清楚了,说明车速很快,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跳。二,跳车时切记,顺着车前进方向,身体向后倾斜,脚一着地,不要停留,立刻向前跑。多年后在大学课堂上听老师讲理论力学时,对那个铁路工人师傅跳车要领的力学原理恍然大悟。

  那次跳车有四个伙伴,在车上简述要领,纵身一跃。成功了三个,摔了一个,他着地后跑的慢,被惯性作用带到,打了几个滚,衣服破了,皮肉无损。

  这是其一。

  第二则也是少年时代,从北郊向阳店返回市里,担心太原站出站查票严,在东站下了车。当然不敢从出口闯关,发现月台上有辆小平车在装货,窃喜。平车从月台顺着铁路从南口出站,虽然也有查票的,但没有怀疑我们,因为我们帮着拉车的工人在吃力地推车。

                2018,10,11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